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906,分128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分类词汇
君子
百年
圣人
英雄
行人
御史
相与
阴阳
使君
人物
凤凰
多情
后来
知音
东山
《國語辭典》:君子  拼音:jūn zǐ
1.在位者或君王。《易经。乾卦。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礼记。曲礼上》:「故君子式黄发。」唐。孔颖达。正义:「君子谓人君也。」
2.才德出众的人。《论语。子路》:「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3.称谓。妻子对丈夫的称呼。《诗经。召南。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漢語大詞典》:君子军(君子軍)
指 春秋 时 越王 勾践 以心腹组成的军队。《后汉书·郑玄传》:“昔 齐 置士乡, 越 有君子军,皆异贤之意也。”
《漢語大詞典》:君子竹
竹耐寒挺立,心虚节贞,德比君子,故称为“君子竹”。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出墙有千竿君子竹,遶寺长百株大夫松。”
《國語辭典》:百年  拼音:bǎi nián
1.一百岁。三国魏。曹丕 与吴质书:「谓百年己分,可长共相保,何图数年之间,零落略尽。」南朝梁。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百年上寿,既曰徒然。如其诚说,亦以过半。」
2.比喻时间、年代的久远。汉。班固〈西都赋〉:「国藉十世之基,家承百年之业。」晋。左思〈咏史诗〉:「韩公沦卖药,梅生隐市门。百年信荏苒,何用苦心魂。」
3.比喻年纪衰老。唐。杜甫 登高诗:「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4.年寿的终点。《东周列国志》第八回:「父在日犹然;若父百年之后,岂复能相容乎?」
《國語辭典》:圣人(聖人)  拼音:shèng rén
1.有完美品德的人,如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等。
2.专称孔子。《孟子。公孙丑上》:「子夏、子游、子张,皆圣人有之一体。」《儒林外史》第二回:「丁祭肉若是不吃,圣人就要计较了。」
3.古时对天子的敬称。《礼记。大传》:「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新唐书。卷一三九。李泌传》:「著黄者圣人,著白者山人。」
4.清酒。《三国志。卷二七。魏书。徐邈传》:「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
5.佛教称见道位以上的修行人,相对轮回中的凡夫而言。《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二三:「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住五阴,如梦、如响、如影、如焰、如幻、如化,能具足无相尸罗波罗蜜,具足戒不缺、不破、不杂、不著,圣人所赞。」
《漢語大詞典》:中圣人(中聖人)
酒醉的隐语。三国志·魏志·徐邈传:“ 魏国 初建,为尚书郎。时科禁酒,而 邈 私饮至於沉醉。校事 赵达 问以曹事, 邈 曰:‘中圣人。’ 达 白之 太祖 , 太祖 甚怒。度 辽 将军 鲜于辅 进曰:‘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 邈 性脩慎,偶醉言耳。’” 唐 陆龟蒙 《添酒中六咏》之五:“尝作酒家语,自言中圣人。”
分類:酒醉
《國語辭典》:英雄  拼音:yīng xióng
才能超群出众的人。《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于是提剑挥鼓,发命东夏,收罗英雄,弃瑕取用。」《三国演义》第一回:「人情势利古犹今,谁识英雄是白身?」
《漢語大詞典》:行人
参加同业商行的商人。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五章第二节:“ 金 朝城镇商业中的行,见于记载的有油面行、布行、银行等。参加同业商行的商人称为‘行人’。”
《國語辭典》:御史  拼音:yù shǐ
职官名。周时掌赞书、授法令的事务。战国时为史官,秦汉并为亲近之职,其长官为御史大夫,为汉三公之一,次为御史中丞,掌秘书,兼司纠察,官署称为御史府,后汉以降称为御史台,以中丞为台长,始专任弹劾。唐御史台复置大夫,中丞为副,至明改为都察院,以都御史统辖诸御史,清因之。见唐。杜佑《通典。卷二四。职官六》。
《國語辭典》:相与(相與)  拼音:xiāng yǔ
1.相偕、相互。《文选。马融。长笛赋》:「于是游閒公子,暇豫王孙,心乐五声之和,耳比八音之调,乃相与集乎其庭。」《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于是相与结侣,携手俱游。」
2.结交。《后汉书。卷三三。冯鲂传》:「今日相与,尚无所顾。」《儒林外史》第一回:「时知县倚著危素的势,要在这里酷虐小民,无所不为。这样的人,我为甚么要相与他?」
3.朋友,交情好的人。《儒林外史》第四回:「工房听见县主的相与到了,慌忙迎到里面客位内坐著,摆上九个茶盘来。」
《國語辭典》:阴阳(陰陽)  拼音:yīn yáng
1.化生万物的两种元素,即阴气、阳气。《易经。系辞上》:「阴阳不测之谓神。」《西游记》第九回:「人生于天地之间,禀阴阳而资五行,尽由父生母养。岂有为人在世而无父母者乎?」
2.根据四时、节气、方位、星象来讲人事吉凶的数术。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正纬》:「于是伎数之士附于诡术,或说阴阳,或序灾异。」《三国演义》第四六回:「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
3.旧时专门替人占卜,看风水,择日等的人。《金瓶梅》第六回:「阴阳宣念经毕,揭起千秋幡,扯开白绢。」。《儒林外史》第四回:「次日请将阴阳徐先生来写了七单。老太太是犯三七,到期该请僧人追荐。」也称为「阴阳生」、「阴阳人」。
4.电磁中的阴极和阳极。
《國語辭典》:使君  拼音:shǐ jūn
1.尊称奉天子之命,出使四方的使者。《后汉书。卷一六。寇恂传》:「非敢胁使君,窃伤计之不详也。」
2.对官吏、长官的尊称。《三国志。卷三二。蜀书。先主备传》:「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三国演义》第一○回:「曹兵既至,岂可束手待死!某愿助使君破之。」
《國語辭典》:人物  拼音:rén wù
1.人和物。《汉书。卷一一。匡衡传》:「能尽人物之性,可以赞天地之化。」《儒林外史》第一回:「这会城却也人物富庶,房舍稠密。」
2.人。《文选。何晏。景福殿赋》:「远则袭阴阳之自然,近则本人物之至情。」《醒世恒言。卷六。小水湾天狐贻书》:「主人家道:『长官语音,不像江南人物。』王臣道:『实不相瞒,在下原是京师人氏。』」
3.人的仪表、气度。《三国演义》第六○回:「操先见张松人物猥琐,五分不喜;又闻语言冲撞,遂拂袖而起,转入后堂。」《儒林外史》第二○回:「见那新娘子辛小姐,真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人物又标致,嫁装又齐整。」
4.有品格、才干的杰出人才。唐。杜甫〈赠崔十三评事公辅〉诗:「舅氏多人物,无惭困翮垂。」《儒林外史》第二三回:「顾盐商道:『不但东西出的好,就是人物也出在我们徽州。』」
《國語辭典》:凤凰(鳳凰)  拼音:fèng huáng
1.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的称为「凤」,雌的称为「凰」,为象徵祥瑞的鸟。也称为「丹鸟」、「火鸟」、「鶤鸡」。
2.县名。位于湖南省境之西,麻阳县西北,西南有凤凰山,旧为厅。
《國語辭典》:多情  拼音:duō qíng
1.富于感情。《三国演义》第五七回:「孔明自是多情,乃公瑾量窄,自取死耳。」《红楼梦》第四五回:「黛玉忙笑道:『东西事小,难得你多情如此。』」
2.指情人。《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宦门子弟错立身。第一○出》:「未知何日,再与多情欢会?」元。赵长卿探春令。楼头月满〉词:「为多情,役得神魂撩乱,又被梅萦绊。」
《國語辭典》:后来(後來)  拼音:hòu lái
1.后至、后到。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支道林还东,时贤并送于征虏亭,蔡子叔前至,坐近林公,谢万石后来,坐小远。」
2.以后。《红楼梦》第六四回:「二姐又是水性的人,在先已和姐夫不妥,又常怨恨当时错许张华,致使后来终身失所。」
3.后进之人。《后汉书。卷六四。卢植传》:「宜置博士,为立学官,以助后来,以广圣意。」
《國語辭典》:知音  拼音:zhī yīn
春秋时,俞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琴。当伯牙弹琴志在高山时,子期便从琴音感到峨峨若泰山;当伯牙志在流水时,子期又感到洋洋若江河。子期死后,伯牙便绝弦不弹,因为再也没有人能像子期那样懂得他的音乐了。见《列子。汤问》。后比喻了解自己的知心朋友。《文选。古诗一九首。西北有高楼》:「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三国魏。曹丕 与吴质书:「昔伯牙绝弦于钟期,仲尼覆醢于子路,痛知音之难遇,伤门人之莫逮。」
《國語辭典》:东山(東山)  拼音:dōng shān
1.日观峰的别名。参见「日观峰」条。
2.《诗经。豳风》的篇名。共四章。根据〈诗序〉:「东山,周公东征也。」或亦指东征之士既归而述怀之诗。首章二句为:「我徂东山,慆慆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