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64,分18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运职
阃席
肥缺
差遣
秘书
教授
侍读
委任
称职
随事
当职
大任
差使
分数
回避
《漢語大詞典》:运职(運職)
指管理运粮的职务。旧唐书·食货志下:“ 咸亨 三年, 关中 飢,监察御史 王师顺 奏请运 晋 、 絳州 仓粟以赡之,上委以运职。”
《漢語大詞典》:阃席(閫席)
指对妇女进行教化的职务。梁书·皇后传·高祖丁贵嫔:“方论妇教,明章閫席;玄池早扃, 湘 沅 已穸。”
《國語辭典》:肥缺  拼音:féi quē
报酬优厚的职位。《文明小史》第二九回:「内中单表河南杞县是第一个肥缺,当地有个谣言,叫做『金杞县,银太康』,原来杞县知县,每年出息有十来万银子。」
《國語辭典》:差遣  拼音:chāi qiǎn
1.派遣。《魏书。卷三一。于栗磾传》:「须旧羽林虎贲执仗出入,领军可为差遣。」《文明小史》第二回:「营里派的兵丁,亦都齐集店中,听候差遣。」也作「差使」。
2.原为旧时官场中临时委任的官职,后亦泛指事情、职务。《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若是蔺氏有甚差遣,无不遵依停当。」也作「差使」、「差事」。
《國語辭典》:秘书(祕書)  拼音:mì shū
1.古代图书集中帝室,如西汉藏于天禄阁,东汉藏于东观,故宫中所藏的图书秘记,称为「秘书」。《文选。班固。答宾戏》:「永平中为郎,典校秘书。」
2.管理文书并协助主管管理事务的人员。《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于时有个秘书卫随,最能广识天下奇人。」
《國語辭典》:教授  拼音:jiào shòu
1.传授知识、技艺。《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那宝玉未入学堂之先,三四岁时已得贾妃手引口传,教授了几本书,数千字在腹内了。」
2.职官名。宋、元以后府、州、县学的学官,掌学校课试等职。后亦用为对教书先生的尊称。《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五年之后,选了衢州教授。」
3.在大学及专科以上学校任教的教师中职级最高者。如:「他今年升了教授。」
《國語辭典》:侍读(侍讀)  拼音:shì dú
职官名。主掌教授诸王经书。南北朝、唐、宋诸王府,有侍读、侍讲的官吏。唐有侍读、侍讲等学士。宋、元、明有翰林侍读学士及侍读。清翰林院、内阁,亦有侍读学士及侍读等官。
《國語辭典》:委任  拼音:wěi rèn
1.任用、托付。《三国演义》第五七回:「瑜以凡才,荷蒙殊遇,委任腹心,统御兵马。」《老残游记》第一六回:「我若得了你们的银子,开脱了你们,不但辜负抚台的委任,那十三条冤魂肯依我吗?」
2.文职公教人员官等之一,在简任、荐任之下。
《國語辭典》:称职(稱職)  拼音:chèng zhí
才能足够胜任所担负的职务。《汉书。卷一○。成帝纪。赞曰》:「博览古今,容受直辞。公卿称职,奏议可述。」《三国演义》第一一回:「刘备虽汉朝苗裔,功微德薄,为平原相犹恐不称职。」
《國語辭典》:随事(隨事)  拼音:suí shì
依其职务。《续汉书志。第二五。百官志二》:「其署曹掾史,随事为员,诸卿皆然。」
《漢語大詞典》:当职(當職)
(1).担任职务。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功多者其爵尊,能治众者其官大。故无能者不敢当职焉,有能者亦不得蔽隐。”后汉书·循吏传·王涣:“﹝ 王涣 ﹞为太守 陈宠 功曹,当职割断,不避豪右。”
(2).旧时职官的自称。 宋 陆游 《戊申严州劝农文》:“盖闻为政之术,务农为先……当职自蒙朝命,来剖郡符,虽诚心未格於丰穰,然拙政每存於抚字。”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九:“﹝ 赵闲闲 ﹞尝於礼部厅壁上牓云:‘当职係三品官,为人书扇面失体,请诸人知。’” 明 高明 《琵琶记·宦邸忧思》:“我自从离了父母妻室,来此赴选,不拟一擢高科,拜授当职。”
(3).指主管职官。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张魏公二事:“士子争财於学校,教化不明,太守罪也。当职先罚俸半月,牒学照规行。”
《國語辭典》:大任  拼音:dà rèn
重大的责任、重要职位。《左传。成公十六年》:「国有大任,焉得专之。」《三国演义》第一二回:「玄德曰:『备一身安能当此大任?』」
《國語辭典》:差使  拼音:chāi shǐ
1.派遣。元。关汉卿〈谢天香。第一折〉:「能吹弹,好比人每日常看伺,惯歌讴,好比人每日常差使。」《红楼梦》第三七回:「天天有四个,原预备里面差使的。」也作「差遣」。
2.原为旧时官场中临时委任的官职,后亦泛指事情、职务。《红楼梦》第五九回:「每日早起晚睡,自己辛苦了还不算,每日逼著我们来照看,生恐有人蹧蹋,我又怕误了我的差使。」《老残游记》第一七回:「我刚才得了个好点的差使,忌妒的人很多,能不告诉宫保吗?」也作「差遣」、「差事」。
3.旧时称罪犯。如:「他奉命押这两个差使上路。」也作「差事」。
《國語辭典》:分数(分數)  拼音:fēn shù
1.成绩。
2.不足单位的数。如2/3引申为:分子除以分母,商数未算清者。
3.部分,一定的比例数。
《國語辭典》:回避  拼音:huí bì
1.躲避。《汉书。卷七六。赵广汉传》:「见事风生,无所回避。」宋。苏轼 行香子。昨夜霜风词:「昨夜霜风。先入梧桐。浑无处、回避衰容。」也作「回避」。
2.因有所顾忌而退让。《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相如听得廉颇有这言语,不肯与廉颇相会,每出,才望见廉颇,辄引车回避。」也作「回避」。
《國語辭典》:回避(迴避)  拼音:huí bì
1.因有所顾忌而离开、躲避。《红楼梦》第五三回:「一时,贾珍进来吃饭,贾容之妻回避了。」《文明小史》第一○回:「等到他身走进房间,众秀才只得起身回避。」也作「回避」。
2.因避嫌而不参预其事。如:「青青到法院告黄华,如果黄华的妻子在法院当法官,她就必须回避,不能接办这件案子。」也作「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