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中年作恶
 
中年别
 
中年怕踏长亭路
 
中年怀抱
 
中年丝竹
 
作数日恶
 
儿辈知此乐
 
儿辈莫教知
 
哀感中年
 
好怀中年减
 
未必能陶写
 
东山丝竹
 
歌管陶写
 
正赖丝与竹
 
畏逢亲友别
  
丝竹东山
 
丝竹陶写
 
羲之常恐儿曹觉
 
莫遗儿辈觉
 
越山丝竹
 
陶写中年

相关人物
谢安


《世说新语笺疏》上卷上〈言语〉~2~
谢太傅语王右军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欣乐之趣。」
《晋书》卷八十〈王羲之列传〉~20~
安尝谓羲之曰:「中年以来,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羲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顷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其欢乐之趣。」朝廷以其誓苦,亦不复徵之。
典故
剑术学袁公
 
剑术教猿猱
 
学剑白猿翁
 
师白猿
  
猿翁搏
   
白猿剑术
 
白猿鏖越女
 
袁公剑术
 
越女剑术
 
越楚子
 

《吴越春秋》卷九〈勾践阴谋外传·勾践十三年〉~226~
越王又问相国范蠡曰:「孤有报复之谋,水战则乘舟,陆行则乘舆,舆舟之利,顿于兵弩。今子为寡人谋事,莫不谬者乎?」范蠡对曰:「臣闻古之圣君,莫不习战用兵,然行阵队伍军鼓之事,吉凶决在其工。今闻越有处女,出于南林,国人称善。愿王请之,立可见。」越王乃使使聘之,问以剑戟之术。处女将北见于王,道逢一翁,自称曰袁公。问于处女:「吾闻子善剑,愿一见之。」女曰:「妾不敢有所隐,惟公试之。」于是袁公即杖箖箊竹,竹枝上颉桥,未堕地,女即捷末。袁公则飞上树,变为白猿。遂别去。
《昭明文选》卷五〈赋丙·京都下·吴都赋〉
其上则猿公哀吟。晋·刘渊林注引《吴越春秋》曰:「越有处女,出于南林之中,越王使使聘问以剑戟之事。处女将北见于越王,道逢老翁,自称素袁公,问处女:吾闻子善为剑术,愿一观之。女曰:妾不敢有所隐,唯公试之。于是袁公即跳于林竹,槁折堕地,处女即接末,袁公操本以刺处女,女应节入,三入,因举枝击之,袁公即飞上树,化为白猿,遂引去。」

简释

白猿:咏剑术。唐李白《中丞宋公以吴兵三千赴河南军次寻阳脱余之四参谋幕府因赠之》:“白猿惭剑术黄石借兵符。”


例句

袁公论剑术,孙子叙兵篇。 崔日知 冬日述怀奉呈韦祭酒张左丞兰台名贤

弓鸣苍隼落,剑动白猿悲。 李峤 军师凯旋自邕州顺流舟中

白猿惭剑术,黄石借兵符。 李白 中丞宋公以吴兵三千赴河南军次寻阳脱余之囚参谋幕府因赠之

学剑越处子,超然若流星。 李白 东海有勇妇

少年学剑术,凌轹白猿公。 李白 结客少年场行

见买若耶溪水剑,明朝归去事猿公。 李贺 南园十三首

授符黄石老,学剑白猿翁。 杜牧 题永崇西平王宅太尉愬院六韵

典故
一指绕
 
刚百炼
 
刚金百炼
      
至柔绕指

相关人物
刘琨(字越石)


《昭明文选》卷二十五〈诗丁·赠答三·重赠卢谌〉~75~
握中有悬璧,本自荆山璆。惟彼太公望,昔在渭滨叟。邓生何感激,千里来相求。白登幸曲逆,鸿门赖留侯。重耳任五贤,小白相射钩。苟能隆二伯,安问党与雠?中夜抚枕叹,想与数子游。吾衰久矣夫,何其不梦周?谁云圣达节,知命故不忧。宣尼悲获麟,西狩涕孔丘。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时哉不我与,去乎若云浮。朱实陨劲风,繁英落素秋。狭路倾华盖,骇驷摧双辀。何意百鍊刚,化为绕指柔。唐·李善注引应劭《汉书注》曰:「说者以金取坚刚,百鍊不耗。」唐·吕延济注:「百鍊之铁坚刚,而今可绕指,自喻经破败而至柔弱也。」

例句

谁念刘越石,化为绕指柔。 李白 留别贾舍人至二首

干有千寻竦,精闻百炼钢。 柳宗元 弘农公以硕德伟材屈于诬枉左官三岁复为大僚天监昭明人心感悦宗元窜伏湘浦拜贺末由谨献诗五十韵以毕微志

可使寸寸折,不能绕指柔。 白居易 李都尉古剑

焉能为绕指,拂拭试时人。 窦群 题剑

不能更出尘中也,百炼刚为绕指柔。 贯休 山居诗二十四首

刚肠成绕指,玄发转垂丝。 韩偓 向隅

典故
一棹剡溪
  
乘兴棹
 
乘兴王猷
 
乘兴船
 
何必见安道
 
剡中情味
 
剡中舟
 
剡川游
 
剡曲船
 
剡棹
 
剡溪乘兴
 
剡溪寻
 
剡溪棹
 
剡溪游
  
剡溪舟
  
剡溪游
 
剡溪雪
 
剡溪风雪
 
剡舟夜雪
 
向剡溪
 
问安道
 
回舟尽兴
  
回船剡溪
 
回雪访
 
子猷棹船回
 
子猷清兴
 
子猷狂
 
子猷船
 
子猷访
 
子猷访戴
 
寻安道
  
寻戴客
 
寻访剡溪人
 
山阴一叶舟
 
山阴回棹
  
山阴月
 
山阴归船
 
山阴溪船
  
山阴舟
 
山阴船
 
山阴访
 
山阴访戴
  
山阴道回
 
山阴雪
 
山阴雪夜船
 
徽之问寂寥
 
徽之棹
 
思安道
 
忆山阴
  
忆戴船
  
扁舟兴尽归
 
扁舟雪夜
 
泛山阴月
 
泛舟思戴
 
王子雪舟
 
王寻戴
 
王猷船过剡溪
 
短棹乘兴
 
兴比乘舟访
 
兴尽
 
兴尽回酒船
 
兴尽归舟
 
叶棹相寻
 
见安道
 
觅戴逵
 
访安道
  
访戴舟
 
访雪舟
 
越水泛舟
  
阻扁舟
 
雪下船
 
雪中棹
 
雪夜访
 
雪溪小棹
 
雪舟访
 
雪访相访

相关人物
戴逵(字安道)
 
王徽之(字子猷)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任诞〉~760~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偟,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艺文类聚》卷二〈天部下·雪〉~22~
《语林》曰:王子猷居山阴,大雪夜,眠觉,开室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徬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溪,即便夜乘轻就戴。经宿方至,既造门,不前便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简释

访戴:喻指访友或行事洒脱。唐李白《酬坊州王司马与间正字对雪见赠》:“访戴昔未偶,寻嵇此相得。”


例句

兴掩寻安道,词胜命仲宣。 刘禹锡 奉和中书崔舍人八月十五日夜玩月二十韵

兴比乘舟访,恩怀倒屣亲。 司空曙 送高胜重谒曹王

羸病懒寻戴,田园方咏陶。 司空曙 闲园书事招畅当

正遂攀稽愿,翻追访戴欢。 吴融 和诸学士秋夕禁直偶雪

高于剡溪雪,一棹到门回。 吴融 山居喜友人相访

席上招贤急,山阴对雪频。 严维 题鲍行军小阁

其那知音不相见,剡溪乘兴为君来。 姚合 咏雪

已别剡溪逢雪去,雪山修道与师同。 戴叔伦 答崔法曹赋四雪

此时明径无行迹,唯望徽之问寂寥。 方干 叙雪寄喻凫(又)

吟阑馀兴逸,还忆剡溪船。 李咸用 雪十二韵

预约延枚酒,虚乘访戴船。 李商隐 忆雪

乘兴嫌太迟,焚却子猷船。 李白 寄韦南陵水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

挂席拾海月,乘风下长川。多洁新丰醁,满载剡溪船。中途不遇人,直到尔门前。 李白 叙旧赠江阳宰陆调

无因见安道,兴尽愁人心。 李白 望月有怀

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风流到剡溪。 李白 东鲁门泛舟二首之二

兴从剡溪起,思绕梁园发。 李白 淮海淮雪赠傅霭

虽然剡溪兴,不异山阴时。 李白 秋山寄卫尉张卿及王徵君

昨夜吴中雪,子猷佳兴发。 李白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访戴昔未偶,寻嵇此相得。 李白 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

此行殊访戴,自可缓归桡。 李白 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三首之一

兴来空忆戴,不似剡溪时。 李端 冬夜寄韩弇

独望徽之棹,青山在雪中。 李端 旅舍对雪赠考功王员外

戴家溪北住,雪后去相寻。 李端 云阳观寄袁稠

怀哉梁苑客,思作剡溪游。 李群玉 腊夜雪霁月彩交光开阁临轩竟睡不得命家仆吹笙数曲独引一壶奉寄江陵副使杜中丞

何人山雪夜,相访不相思。 李频 冬夜山中寻友

看著白蘋芽欲吐,雪舟相访胜闲行。 杜牧 湖南正初招李郢秀才

他年雪中棹,阳羡访吾庐。 杜牧 许七侍御弃官东归潇洒江南颇闻自适高秋企望题诗寄赠十韵

未因乘兴去,空有鹿门期。 杜甫 冬日有怀李白

东行万里堪乘兴,须向山阴上小舟。 杜甫 卜居

欲挂留徐剑,犹回忆戴船。 杜甫 哭李尚书

不是尚书期不顾,山阴野雪兴难乘。 杜甫 多病执热奉怀李尚书

暂忆江东鲙,兼怀雪下船。 杜甫 夜二首之一

非寻戴安道,似向习家池。 杜甫 从驿次草堂复至东屯二首之一

不识山阴道,听鸡更忆君。 杜甫 舟中夜雪有怀卢十四侍御弟

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杜甫 题张氏隐居二首之一

应同谷口寻春去,定似山阴带月归。 杨巨源 卢郎中拜陵遇雪蒙见召因寄

却笑山阴乘兴夜,何如今日戴家邻。 武元衡 中春亭雪夜寄西邻韩李二舍人

是菊花开日,当君乘兴秋。 独孤及 九月九日李苏州东楼宵

自然堪访戴,无复四愁诗。 皇甫冉 刘方平西斋对雪

闻有招寻兴,随君访戴船。 皇甫冉 和朝郎中扬子玩雪寄山阴严维

思君一相访,残雪似山阴。 皇甫冉 寻戴处士

或在醉中逢夜雪,怀贤应向剡川游。 章八元 归桐庐旧居寄严长史

还拟山阴一乘兴,雪寒难得渡江船。 罗隐 寄崔庆孙

笑杀山阴雪中客,等閒乘兴又须回。 罗隐 送裴饶归会稽

我思剡溪,杉筱萋萋,寤寝无迷。 萧颖士 江有枫一篇十章之八

相思不相访,烟月剡溪深。 许深 和毕员外雪中见寄

思君一相访,残雪似山阴。 许浑 寻戴处士

剡溪一醉十年事,忽忆棹回天未明。 许浑 对雪

入夜花如雪,回舟忆剡溪。 许浑 泛舟寻郁林寺道玄上人遇雨而返因寄

镜中非访戴,剑外欲依刘。 许浑 送林处士自闽中道越由霅抵两川

花前更谢依刘客,雪后空怀访戴人。 许浑 郊居春日有怀府中诸公并柬王兵曹

因过石城先访戴,欲朝金阙暂依刘。 许浑 酬和杜侍御

乘兴轻舟无近远,白云明月吊湘娥。 贾至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之二

更说东溪好,明朝乘兴寻。 钱起 宿远上人兰若

梦里还乡不相见,天涯忆戴复谁传。 钱起 寄永嘉王十二

雁有归乡羽,人无访戴船。 钱起 寄袁州李嘉祐员外

忆戴差过剡,游仙惯入壶。 钱起 山斋读书寄时校书杜叟

忘机贫负米,忆戴出无车。 钱起 罢官后酬元校书见赠

何当更乘兴,林下已苔生。 钱起 赠李十六

他日东流一乘兴,知君为我扫荆扉。 钱起 送褚大落第东归

那能有馀兴,不作剡溪寻。 韦应物 酬秦徵君徐少春府日见寄

踏雪偶因寻戴客,论文还比聚星人。 韦庄 新正日商南道中作寄李明府

访戴船回郊外泊,故乡何处望天涯。 韩偓 己巳年正月十二日自沙县抵邵武军将谋抚信之行到才一夕为闽相急脚相召却请赴沙县郊外泊船偶成一篇

高人傥有访,兴尽讵须回。 骆宾王 寓居洛滨对雪忆谢二

此地从来可乘兴,留君不住益凄其。 高适 东平别前卫县李寀少府

今朝欲乘兴,随尔食鲈鱼。 高适 送崔功曹赴越

依刘未是咏,访戴宁忘诸。 齐己 荆渚病中因思匡庐遂成三百字寄梁先辈

访戴情弥切,依刘力不胜。 齐己 酬元员外见寄八韵

典故
五湖倦客
 
五湖去
 
五湖客
  
五湖悼
 
五湖扁舟
 
五湖游
 
五湖烟月
 
五湖旧约
 
五湖舟
 
五湖舟揖
 
五湖船
 
五湖范蠡
 
五湖闲
 
五湖愿
 
少伯舟
 
爱五湖
 
扁舟子皮
 
归五湖
 
泛五湖
 
浮家五湖
 
渔舟范蠡
 
范生智
 
范舟
 
范蠡扁舟
 
范蠡船
 
越相功成去
 
越相烟波
 
越相舟
 
越蠡扁舟
 
钓五湖
 
陶朱生
 
鸱夷一去
 
鸱夷变姓名

相关人物
范蠡
 
勾践


《国语》卷二十一〈越语下·范蠡乘轻舟以浮于五湖〉~658~
反至五湖,范蠡辞于王曰:「君王勉之,臣不复入越国矣。」王曰:「不谷疑子之所谓者何也?」对曰:「臣闻之,为人臣者,君忧臣劳,君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会稽,臣所以不死者,为此事也。今事已济矣,蠡请从会稽之罚。」王曰:「所不掩子之恶,扬子之美者,使其身无终没于越国。子听吾言,与子分国。不听吾言,身死,妻子为戮。」范蠡对曰:「臣闻命矣。君行制,臣行意。」遂乘轻舟以浮于五湖,莫知其所终极。王命工以良金写范蠡之状而朝礼之,浃日而令大夫朝之,环会稽三百里者以为范蠡地,曰:「后世子孙,有敢侵蠡之地者,使无终没于越国,皇天后土、四乡地主正之。」
《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3257~
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喟然而叹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家。」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朱公。朱公以为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乃治产积居。与时逐而不责于人。故善治生者,能择人而任时。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后年衰老而听子孙,子孙脩业而息之,遂至巨万。故言富者皆称陶朱公。
《吴越春秋》卷十〈勾践伐吴外传·勾践二十四年〉
二十四年九月丁未,范蠡辞于王,曰:「臣闻主忧臣劳,主辱臣死,义一也。今臣事大王,前则无灭未萌之端,后则无救已倾之祸。虽然,臣终欲成君霸国,故不辞一死一生。臣窃自惟乃使于吴王之惭辱。蠡所以不死者,诚恐谗于太宰嚭,成伍子胥之事,故不敢前死,且须臾而生。夫耻辱之心,不可以大,流汗之愧,不可以忍。幸赖宗庙之神灵,大王之威德,以败为成,斯汤武克夏商而成王业者。定功雪耻,臣所以当席日久。臣请从斯辞矣。」越王恻然泣下沾衣。言曰:「国之士大夫是子,国之人民是子,使孤寄身托号以俟命矣。今子云去,欲将逝矣,是天之弃越而丧孤也,亦无所恃者矣。孤窃有言,公位乎,分国共之,去乎,妻子受戮。」范蠡曰:「臣闻君子俟时,计不数谋,死不被疑,内不自欺。臣既逝矣,妻子何法乎?王其勉之,臣从此辞。」乃乘扁舟,出三江,入五湖,人莫知其所适。

例句

庄周万物外,范蠡五湖间。 任华 寄李白

扁舟恋南越,岂独为鲈鱼。 储嗣宗 得越中书

莫便五湖为隐沦,年年三十升仙人。 刘商 姑苏怀古送秀才下第归江南

巧分孤岛思何远,欲似五湖心易迷。 刘威 题许子正处士新池

五湖仙岛几年别,九转药炉深夜开。 刘沧 赠隐者

明日东归变名姓,五湖烟水觅何人。 刘长卿 赠秦系

九陌要津劳目击,五湖闲梦诱心期。 唐彦谦 东韦曲野思

莫羡扁舟兴,功成去不难。 崔涂 秋夕送友人归吴

日下未驰千里足,天涯徒泛五湖舟。 戎昱 秋日感怀

莫怪当欢却惆怅,全家欲上五湖舟。 曹邺 碧寻宴上有怀知己

谁知此中兴,宁羡五湖人。 朱庆余 湖中闲夜遣兴

五湖僧独往,此去与谁期。 朱庆余 送惠雅上人西游

请君看取百年事,业就扁舟泛五湖。 李泌 长歌行

范子何曾爱五湖,功成名遂身自退。 李白 悲歌行

我纵五湖棹,烟涛恣崩奔。 李白 书情题蔡舍人雄

陶朱虽相越,本有五湖心。 李白 留别王司马嵩

少年早欲五湖去,见此弥将钟鼎疏。 李白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终与安社稷,功成去五湖。 李白 赠韦秘书子春二首

越水吴山任兴行,五湖云月挂高情。 李群玉 寄张祜

非思鲈鱼脍,且弄五湖船。 李群玉 将之吴越留别坐中文酒诸侣

烟波自此扁舟去,小酌文园杳未期。 李群玉 湘阴江亭却寄友人

五湖归去孤舟月,六国平来两鬓霜。 李郢 赠羽林将军

毕竟成功何处是,五湖云月一帆开。 杜牧 闻开江相国宋下世二首

他岁若教如范蠡,也应须入五湖烟。 杜牧 行经庐山东林寺

直是超然五湖客,未如终始郭汾阳。 杜牧 云梦泽

永系五湖舟,悲甚田横客。 杜甫 八哀诗赠司空王公思礼

不为感恩酬未得,五湖闲作钓鱼师。 杜荀鹤 出关投孙侍御

青云快活一未见,争得安闲钓五湖。 杜荀鹤 早发

方同七里路,更遂五湖心。 皇甫冉 赋得荆溪夜湍送蒋逸人归义兴山

微风月明夜,知有五湖心。 卢纶 观袁修侍郎涨新池

何言奉杯酒,得见五湖心。 卢纶 陪中书李纾舍人夜泛东池

知君当永夜,独钓五湖隅。 郑巢 送韦弇

谁知一沼内,亦有五湖心。 郑损 钓阁

五湖烟网非无意,未去难忘国士知。 郑谷 春暮咏怀寄集贤韦起居衮

闲看薛稷鹤,共起五湖心。 郑谷 秘阁伴直

顷来荷策干明主,还复扁舟归五湖。 钱起 送褚大落第东归

乃悟范生智,足明渔父贤。 陶翰 赠房侍御

功成他日后,何必五湖归。 雍陶 和刘补阙秋园寓兴六首

五湖竟负他年志,百战空垂异代名。 韩偓 过临淮故里

却恨韩彭兴汉室,功成不向五湖游。 高骈 写怀二首

典故
吟同楚执圭
 
吟生南越思
 
吟越
  
思乡庄舄
 
楚执圭吟
 
病客庄
 
病添庄舄
 
闻越声
 
舄吟
  
庄舄哀
 
庄舄思乡
 
庄舄悲吟
 
庄舄泪
 
庄舄病
 
庄舄讴
  
越人吟
  
越客吟
 
越客音
 
越声长苦
 
越讴
 
越宾歌

相关人物
庄舄


《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230~
韩魏相攻,期年不解。秦惠王欲救之,问于左右。左右或曰救之便,或曰勿救便,惠王未能为之决。陈轸适至秦,惠王曰:「子去寡人之楚,亦思寡人不?」陈轸对曰:「王闻夫越人庄舄乎?」王曰:「不闻。」曰:「越人庄舄仕楚执圭,有顷而病。楚王曰:『舄故越之鄙细人也,今仕楚执圭,贵富矣,亦思越不?』中谢对曰:『凡人之思故,在其病也。彼思越则越声,不思越则楚声。』使人往听之,犹尚越声也。今臣虽弃逐之楚,岂能无秦声哉!」

例句

须知越吟客,敧枕不胜情。 吴融 雨后闻〈思归乐〉二首之二

谢公积愤懑,庄舄空谣吟。 孟浩然 秦中苦雨思归赠袁左丞贺侍郎

湘瑟飕飗弦,越宾呜咽歌。 孟郊 泛黄河

烟水茫茫多苦辛,更闻江上越人吟。 孙逖 夜宿浙江

忽对荆山璧,委照越吟人。 庾抱 卧髂喜霁开扉望月简宫内知友

柱下闻周史,书中慰越吟。 张谓 寄李侍御

难忘楚尽处,新有越吟生。 曹松 赠余干袁明府

遁去不同秦客逐,病来还作越人吟。 李咸用 寄所知

烽堠惊秦塞,囚居困越吟。 李宣远 近无西耗

岂待庄舄吟,方知倦羁旅。 李德裕 夏晚有怀平泉林居(宜春作)

越吟因病感,潘鬓入秋悲。 李德裕 秋日登郡楼望赞皇山感而成咏

楚冠怀钟仪,越吟比庄舄。 李白 仕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徵君苏

送尔游华顶,令余发舄吟。 李白 送纪秀才游越

归羡辽东鹤,吟同楚执圭。 杜甫 卜居

哀世非王粲,终然学越吟。 杜甫 西阁二首之一

思乡比庄舄,遁世遇眭誇。 柳宗元 同刘二十八院长(禹锡)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奉寄澧州张员外使君(署)五十二韵之作因其韵增至八十通赠二君子(刘禹锡初与公同为盐察御史。故称院长)

早岁京华听越吟,闻君江海分逾深。 柳宗元 韩漳州书报彻上人亡因寄二绝

羸马望北走,迁人悲越吟。 王昌龄 江上闻笛

病添庄舄吟声苦,贫欠韩康药债多。 白居易 病中诗十五首(并序)之酬梦得贫居咏怀见赠

忽思班女怨,遥听越人吟。 窦牟 元日喜闻大礼寄上翰林四学士中书六舍人二十韵

西游象阙愧知音,东下荆溪称越吟。 罗隐 宿荆州江陵驿

秦树团团夕结阴,此中庄舄动悲吟。 罗隐 西京道德里

赋成无处换黄金,却向春风动越吟。 罗隐 送进士臧濆下第后归池州

青苔重叠封颜巷,白发萧疏引越吟。 翁承赞 对雨述怀示弟承检

来称郯子学,归是越人吟。 赵骅 送晁补阙归日本国

渐解巴儿语,谁怜越客吟。 郑谷 通川客舍

典故
伯阳隐遁
 
伺关
  
函关令
 
度关老子
  
盼青牛
 
紫氛
   
紫气逢真
 
紫气关
 
越流沙
 
迎紫气
 
关路紫烟
 
关门令尹
 
青牛老子

相关人物
老子
 
关令尹喜


《史记》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老子〉~24~
老子脩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彊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引《列仙传》曰:「关令尹喜者,周大夫也。善内学星宿,服精华,隐德行仁,时人莫知。老子西游,喜先见其气,知真人当过,候物色而迹之,果得老子。老子亦知其奇,为著书。与老子俱之流沙之西,服臣胜实,莫知其所终。亦著书九篇,名关令子。」唐·司马贞《史记索隐》按:「《列仙传》『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
《艺文类聚》卷七十八
《关令内传》:「关令登楼四望,见东极有紫气西迈。喜曰:『夫阳气尽九,星宿值合,岁月并王,复九十日之外,法应有圣人经过京邑。』至期,乃斋戒,其日果见老子。」

例句

紫气关临天地阔,黄金台贮俊贤多。 杜甫 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之九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杜甫 秋兴八首之五

函关若远近,紫气独依然。 皇甫冉 登玄元庙

今朝紫气新,物色果逢真。 陈子昂 酬李参军崇嗣旅馆见赠

典故
不爱耕稼

相关人物
宁越


《吕氏春秋》卷二十四《不苟论·博志》
宁越,中牟之鄙人也,苦耕稼之劳,谓其友曰:『何为而可以免此苦也?』其友曰:『莫如学。学三十岁则可以达矣。』宁越曰:『请以十五岁。人将休,吾将不敢休;人将卧,吾将不敢卧。』十五岁而周威公师之。矢之速也,而不过二里止也;步之迟也,而百舍不止也。今以宁越之材而久不止,其为诸侯师,岂不宜哉?

例句

不爱事耕稼,不乐干王侯。 杜牧 洛中送冀处士东游

典故
一曲清歌留住半窗云
 
一声珠唱驻行云
 
不放行云飞过
 
入行云
 
唱歌云欲聚
 
林木激越
 
林木馀声
 
歌入青云
 
歌管停云
 
歌声遏断
 
歌莫放行云
  
清唱云不去
 
清歌驻云
 
留住行云
 
留云歌
 
秦讴
  
穿云衢
 
绕行云
 
声入青云
 
声拂行云
 
声振林杪
 
声绕碧山晚云留
 
听歌云断
 
行云驻
 
遏彩云
    
遏云妙响
  
云不去
 
云不度
 
云定
 
云欲断
 
云为歌声不忍行
 
云绕扇
 
云表歌云遏
 
响遏珠尘
  
飞云驻
  
相关人物
秦青
 
薛谭


《列子》卷五《汤问》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晋·张湛注:「二人,秦国之善歌者。」

简释

遏云歌:喻指歌声优美动听。唐罗隐《春思》:”蜀国暖回溪峡浪,卫娘清转遏云歌。”


例句

清唱云不去,弹弦风飒来。 岑参 登凉州尹台寺

独向柏台为老吏,可怜林木响馀声。 崔元范 李尚书命妓歌饯有作奉酬

翠帽珠篇斗丝管,一弹一奏云欲断。 崔颢 卢姬篇

舞态疑回紫阳女,歌声似遏彩云仙。 戎昱 开元观陪杜大夫中元日观乐

响发行云驻,声随子夜新。 李峤

清歌遏流云,艳舞有馀闲。 李白 南都行

收处远缲烟,孤直縆云定。 杜牧 赠沈学士张歌人

吾闻昔秦青,倾侧天下耳。 杜甫 听杨氏歌

小妇无所作,娇歌遏行云。 权德舆 三妇诗

连连贯珠并,袅袅遏云频。 欧阳衮 听郢客歌阳春白雪

度曲飘清汉,馀音遏晓云。 王起 贡举人谒先师闻雅乐

蜀国暖回溪峡浪,卫娘清转遏云歌。 罗隐 春思

空中几处闻清响,欲绕行云不遣飞。 顾况

一声直入青云去,多少悲欢起此时。 高骈 赠歌者二首之一

典故
南越书生
 
吊终军
 
问长缨
 
持长缨
 
挥长缨
 
系南越
  
终童志
 
终军愤
 
终军请缨
  
请缨北阙
 
请缨手
 
请缨日
 
请缨系粤
 
请长缨
 
长绳缚
  
长缨缚
 
长缨缚戎主
 
长缨系

相关人物
终军


《汉书》卷六十四下〈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列传下·王褒〉~282~
南越与汉和亲,乃遣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请举国内属。天子大说,赐南越大臣印绶,壹用汉法,以新改其俗,令使者留填抚之。越相吕嘉不欲内属,发兵攻杀其王,及汉使者皆死。语在南越传。军死时年二十馀,故世谓之「终童」。唐·颜师古注:「言如马羁也。」

简释

请长缨:指立志报国,降服强敌。唐白居易《元和十二年淮寇未平》:“愚计忽思飞短檄,狂心便欲请长缨。”


例句

请缨期系虏,枕草誓捐躯。 元稹 哭吕衡州六首之三

何劳短兵接,自有长缨缚。 刘长卿 奉和李大夫同吕评事太行苦热行兼寄院中诸公仍呈王员外

遂令辞短褐,仍欲请长缨。 刘长卿 至德三年春正月时谬蒙差摄海盐令闻王师收二京因书事寄上浙西节度李侍郎中丞行营五十韵

见说圣君能仄席,不知谁是请长缨。 崔涂 己亥岁感事

寄谢山东妙,长缨徒自欺。 李峤 军师凯旋自邕州顺流舟中

请缨不系越,且向燕然山。 李白 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

雄如马武皆弹剑,少似终军亦请缨。 杜牧 东兵长句十韵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杜甫 岁暮

系越有长缨,封关祗一丸。 独孤及 贾员外处见中书贾舍人巴陵诗集览之怀旧代书寄赠

岛夷今可料,系颈有长缨。 独孤及 送长孙将军拜歙州之任

愚计忽思飞短檄,狂心便欲请长缨。 白居易 元和十三年淮寇未平诏停岁仗愤然有感率尔成章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祖咏 望蓟门

惆怅萧关道,终军愿请缨。 耿湋 旅次汉故畴

愿骑单马仗天威,挼取长绳缚虏归。 万齐融 仗剑行

吾君贤相事南征,独宿军厨负请缨。 薛能 相国陇西公南征能以留务独宿府城作

始见儒者雄,长缨系馀孽。 钱起 送薛判官赴蜀

决胜无遗策,辞天便起缨。 钱起 送郑书记

为儒多不达,见学请长缨。 马戴 送武陵王将军

请缨系南粤,凭轼下东藩。 魏徵 叙怀

典故
下车揖
 
下车相揖
 
越岫鸡盟
  

《遵生八笺·起居安乐笺下·宾朋交接条·序古名论》~374~
《风土记》曰:「越俗性率朴,初与人交有礼,封土坛,祭以犬鸡,祝曰:『卿乘车,我带笠,他日相逢下车揖;我步行,卿乘马,后日相逢卿当下。』」
典故
范蠡金铸
  
蠡亡范金
 
铸像
 
铸金越相
 
铸黄金
 
鸱夷像
 
黄金铸
 
黄金铸范蠡

相关人物
范蠡


《国语》卷二十一〈越语下·范蠡乘轻舟以浮于五湖〉~658~
反至五湖,范蠡辞于王曰:「君王勉之,臣不复入越国矣。」王曰:「不谷疑子之所谓者何也?」对曰:「臣闻之,为人臣者,君忧臣劳,君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会稽,臣所以不死者,为此事也。今事已济矣,蠡请从会稽之罚。」王曰:「所不掩子之恶,扬子之美者,使其身无终没于越国。子听吾言,与子分国。不听吾言,身死,妻子为戮。」范蠡对曰:「臣闻命矣。君行制,臣行意。」遂乘轻舟以浮于五湖,莫知其所终极。王命工以良金写范蠡之状而朝礼之,浃日而令大夫朝之,环会稽三百里者以为范蠡地,曰:「后世子孙,有敢侵蠡之地者,使无终没于越国,皇天后土、四乡地主正之。」
《吴越春秋》卷十〈勾践伐吴外传·勾践二十四年〉~264~
范蠡既去,越王愀然变色,召大夫种曰:「蠡可追乎?」种曰:「不及也。」王曰:「柰何?」种曰:「蠡去时,阴画六,阳画三,日前之神,莫能制者。玄武天空威行,孰敢止者?度天关,涉天梁,后入天一。前翳神光,言之者死,视之者狂。臣愿大王勿复追也。蠡终不还矣。」越王乃收其妻子,封百里之地,有敢侵之者,上天所殃。于是越王乃使良工铸金象范蠡之形,置之坐侧,朝夕论政。
典故

《庄子》内篇·卷二下《德充符》
「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唐·成玄英疏:「楚越迢递,相去数千,而于一体之中,起数千之远,异见之徒,例皆如是也。」

例句

蕙花渐寒暮,心事犹楚越。 钱起 长安旅宿

同衾成楚越,别岛〔凫〕类胡秦。 陈子昂 合州津口别舍弟至东阳峡步趁不及眷然有怀作以示之

典故
刘琨啸
 
刘郎清啸
 
吹笳清啸
 
清啸戍楼
 
笳却敌
 
胡笳夜月
 
胡骑北走
 
越石啸
 
越石笳

相关人物
刘琨(字越石)


《晋书》卷六十二〈刘琨列传〉~690~
琨少负志气,有纵横之才,善交胜己,而颇浮誇。与范阳祖逖为友,闻逖被用,与亲故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其意气相期如此。在晋阳,尝为胡骑所围数重,城中窘迫无计,琨乃乘月登楼清啸,贼闻之,皆悽然长叹。中夜奏胡笳,贼又流涕歔欷,有怀土之切。向晓复吹之,贼并弃围而走。

例句

月傍关山几处明,胡骑中宵堪北走。 杜甫 吹笛

刘琨坐啸风清塞,谢朓题诗月满楼。 武元衡 酬严司空荆南(一作州)见寄

郡楼遐想刘琨啸,相閤方窥谢傅棋。 殷文圭(宋时避讳。改殷为汤。) 中秋自宛陵寄池阳太守

祗应刘越石,清啸正相宜。 贯休 秋望寄王使君

漫教韩信兵涂地,不及刘琨啸解围。 韦庄 睹军回戈

典故
同绣被
 
奉绣被
 
妒鄂君
 
绣被
 
绣被掩口
 
绣被留欢
 
翠被君
 
舟中鄂君
 
咏鄂君
 
越鄂裘
 
鄂君绣被
  
相关人物
鄂皙


《说苑》卷十一〈善说〉~365~
襄成君始封之日,衣翠衣,带玉剑,履缟舄,立于游水之上,大夫拥钟锤,县令执桴号令,呼:「谁能渡王者于是也?」楚大夫庄辛,过而说之,遂造托而拜谒,起立曰:「臣愿把君之手,其可乎?」襄成君忿作色而不言。庄辛迁延沓手而称曰:「君独不闻夫鄂君子皙之汎舟于新波之中也?乘青翰之舟,极芘,张翠盖而翕犀尾,班丽衽,会钟鼓之音,毕榜枻越人拥楫而歌,歌辞曰:『滥兮抃草滥予昌枑泽予昌州州●州焉乎秦胥胥缦予乎昭澶秦踰渗惿随河湖。』鄂君子皙曰:『吾不知越歌,子试为我楚说之。』于是乃召越译,乃楚说之曰:『今夕何夕搴中洲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顽而不绝兮,知得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于是鄂君子皙乃脩袂,行而拥之,举绣被而覆之。鄂君子皙,亲楚王母弟也。官为令尹,爵为执圭,一榜枻越人犹得交欢尽意焉。今君何以踰于鄂君子皙,臣何以独不若榜枻之人,愿把君之手,其不可何也?」襄成君乃奉手而进之,曰:「吾少之时,亦尝以色称于长者矣。未尝过僇如此之卒也。自今以后,愿以壮少之礼谨受命。」

例句

青春明月夜,知上鄂君船。 司空曙 送严使君游山

《漢語大詞典》:丝竹中年(絲竹中年)
晋书·王羲之传:“ 谢安 尝谓 羲之 曰:‘中年以来,伤於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 羲之 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顷正赖丝竹陶写。’”后因谓中年人以丝竹陶情排遣哀伤为“丝竹中年”。 傅尃 《避地》诗之二:“宾朋此日差相倚,丝竹中年强自宽。”
《漢語大詞典》:猿公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 越 有处女出於 南林 ,国人称善…… 越王 乃使使聘之,问以剑戟之术。处女将北见於王,道逢一翁,自称曰 袁公 ,问於处女:‘吾闻子善剑,愿一见之。’女曰:‘妾不敢有所隐,唯公试之。’於是 袁公 即杖箖箊竹,竹枝上頡桥,末堕地,女即捷末, 袁公 则飞上树,变为白猿。”后以“猿公”指剑术高明的隐者。 唐 李贺 《南园》诗之七:“见买 若耶溪 水剑,明朝归去事 猿公 。” 清 陈维嵩 《夜游宫·秋怀》词:“齷齪谁能耐,总一笑浮云,睚眦独去,为佣学无赖。圮桥边,有 猿公 ,期我在。”
《國語辭典》:白猿  拼音:bái yuán
白色的猿猴。如:「游客一靠近栅栏,园中的白猿马上伸出手来讨食。」《晋书。卷五五。列传。张载》:「白猿玄豹,藏于棂槛,何以知其接垂条于千仞也?」
分類:白毛
《漢語大詞典》:白猿公
传说古代善剑术的人。事见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处女将北见於王,道逢一翁自称曰 袁公 ,问於处女:‘吾闻子善剑,愿一见之。’女曰:‘妾不敢有所隐,惟公试之。’於是 袁公 即杖箖箊竹,竹枝上頡桥未堕地,女即捷末, 袁公 则飞上树变为白猿。” 唐 李白 《结客少年场行》:“少年学剑术,凌轢 白猿公 。”亦作“ 白猿翁 ”。 唐 杜牧 《题永崇西平王宅太尉愬院六韵》:“授符 黄石老 ,学剑 白猿翁 。”
分類:剑术
《漢語大詞典》:白猿公
传说古代善剑术的人。事见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处女将北见於王,道逢一翁自称曰 袁公 ,问於处女:‘吾闻子善剑,愿一见之。’女曰:‘妾不敢有所隐,惟公试之。’於是 袁公 即杖箖箊竹,竹枝上頡桥未堕地,女即捷末, 袁公 则飞上树变为白猿。” 唐 李白 《结客少年场行》:“少年学剑术,凌轢 白猿公 。”亦作“ 白猿翁 ”。 唐 杜牧 《题永崇西平王宅太尉愬院六韵》:“授符 黄石老 ,学剑 白猿翁 。”
分類:剑术
《漢語大詞典》:越处子(越處子)
即 越女 。 唐 李白 《舞曲歌辞·东海有勇妇》:“学剑 越处子 ,超腾若流星。”参见“ 越女 ”。
《國語辭典》:越女  拼音:yuè nǚ
1.越有处女,精剑术,国人称善。越王句践谋复吴仇,乃聘女问剑戟之术。女将见王,道逢老翁自号袁公,试女剑术,袁公不能敌,后变为白猿而去。既见王,王加女号为「越女」,使教军士。见汉。赵晔《吴越春秋。句践阴谋外传》。
2.越国的美女。《史记。卷四○。楚世家》:「左抱郑姬,右抱越女。」
3.泛指一般的美女。唐。张籍 酬朱庆馀诗:「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漢語大詞典》:百炼(百煉,百鍊)
(1).多次锻炼;久经磨炼。 汉 应劭 汉官仪卷上:“金取坚刚,百鍊不秏。”三国志·魏志·崔琰传:“ 孙 ( 孙礼 )疏亮亢烈,刚简能断; 卢 ( 卢毓 )清警明礼,百鍊不消,皆公才也。”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郊遇》:“三昧上真炁已全,百炼中凡心俱浄。”
(2).宝刀名。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 吴大帝 有宝刀三……一曰百鍊,二曰青犊,三曰漏影。”
《漢語大詞典》:百炼刀(百鍊刀)
精炼钢刀。比喻精炼、犀利的文字。 明 王衡《郁轮袍》第三折:“我拜你学问是五经橱,文笔是百鍊刀。”
《國語辭典》:百鍊钢(百鍊鋼)  拼音:bǎi liàn gāng
经过多次锻鍊的钢铁。比喻意志坚强。也作「百鍊铁」、「百鍊刚」。
《漢語大詞典》:绕指
形容金属物件柔软得可以缠绕在手指头上。 明 徐渭 《知清丰沈公祠碑》:“西国之刀,其锋之銛,至断犀兕,然人得环之,则遶指也等於韦。” 明 徐渭 《知清丰沉公祠碑》:“柔如遶指,劲不留行。”亦作“ 遶指柔 ”。 清 李调元 《闻孙补山相国重膺简命节制四川喜而有作》诗:“和如靄日肃如秋,百鍊坚刚遶指柔。”
《國語辭典》:绕指柔(繞指柔)  拼音:rào zhǐ róu
1.经过陶镕而变得柔软。用来比喻受挫折后意志柔弱。《文选。刘琨。重赠卢谌诗》:「何意百鍊刚,化为绕指柔?」也作「绕指柔肠」。
2.形容柔软的事物。唐。高适 咏马鞭诗:「珠重重,星连连,绕指柔,纯金坚。」也作「绕指柔肠」。
3.形容柔顺的个性。也作「绕指柔肠」。
《國語辭典》:乘兴(乘興)  拼音:chéng xìng
趁著兴致好的时候。《晋书。卷八○。王羲之传》:「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安道邪!」《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忽闻小童之耳,意思甚快,乘兴离榻,觉得体力轻健,与平日无病时节无异。」
《漢語大詞典》:剡溪兴(剡溪興)
指隐居逸游造访故友的兴致。 唐 李白 《秋山寄卫尉张卿及王徵君》诗:“虽然 剡溪 兴,不异 山阴 时。”参见“ 剡溪船 ”。
《漢語大詞典》:剡溪船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王子猷 居 山阴 ,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偟,咏 左思 《招隐诗》。忽忆 戴安道 ,时 戴 在 剡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 戴 ?’”后因以“剡溪船”指隐居逸游,造访故友。 唐 李白 《叙旧赠江阳宰陆调》诗:“多酤 新丰 醁,满载 剡溪 船。” 元 赵孟俯 《次韵王时观》:“欲説旧游浑似梦,何时重上 剡溪 船。”
《漢語大詞典》:剡溪船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王子猷 居 山阴 ,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偟,咏 左思 《招隐诗》。忽忆 戴安道 ,时 戴 在 剡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 戴 ?’”后因以“剡溪船”指隐居逸游,造访故友。 唐 李白 《叙旧赠江阳宰陆调》诗:“多酤 新丰 醁,满载 剡溪 船。” 元 赵孟俯 《次韵王时观》:“欲説旧游浑似梦,何时重上 剡溪 船。”
《漢語大詞典》:回舟兴(回舟興)
王子猷 居 山阴 ,夜大雪,忽忆在 剡溪 的 戴安道 ,即乘小船访之。到门口不进而返。人问其故, 王 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 戴 。”事见《世说新语·任诞》。 唐 李白 《赠崔侍御》诗:“不取回舟兴,而来命驾寻。”
《漢語大詞典》:寻戴(尋戴)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王子猷 居 山阴 ,夜大雪……忽忆 戴安道 。时 戴 在 剡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 戴 ?’”后因称访友为“寻戴”。 前蜀 韦庄 《新正日商南道中作寄李明府》诗:“踏雪偶因寻 戴 客,论文还比聚星人。”
分類:访友
《漢語大詞典》:山阴夜雪(山陰夜雪)
犹言山阴乘兴。 唐 李白 《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秦》诗:“卷帘见月清兴来,疑是 山阴 夜中雪。” 宋 范成大 《次韵马少伊郁舜举寄示同游石湖诗卷》之七:“瀟洒 王郎 亦胜流,今年何事阻清游?当家风味今如此,孤负 山阴 夜雪舟。”自注:“ 王必大 独不赴二公同游之约。”参见“ 山阴乘兴 ”。
《漢語大詞典》:山阴乘兴(山陰乘興)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王子猷 ( 王徽之 )居 山阴 ,夜大雪……忽忆 戴安道 ( 戴逵 ),时 戴 在 剡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 王 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 戴 ?’”后因以“山阴乘兴”指访友。 唐 罗隐 《寄崔庆孙》:“交情澹薄应长在,俗态流离且勉旃。还拟 山阴 一乘兴,雪寒难得渡江船。” 宋 张孝祥 《踏莎行》词:“ 山阴 乘兴不须回, 毗耶 问疾难为对。”
分類:访友
《漢語大詞典》:山阴兴(山陰興)
指访友、会友的兴致。 唐 卢纶 《上巳日花楼宴》诗:“徒记 山阴 兴,祓禊乃为荣。” 宋 苏轼 《径山道中次韵答周长官兼赠苏寺丞》:“颇讶 王子猷 ,忽起 山阴 兴。” 宋 黄庭坚 《次韵任道雪中同游东皋之作》:“更有 山阴 兴,能无 秦 復陶。”参见“ 山阴乘兴 ”。
分類:访友兴致
《漢語大詞典》:山阴乘兴(山陰乘興)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王子猷 ( 王徽之 )居 山阴 ,夜大雪……忽忆 戴安道 ( 戴逵 ),时 戴 在 剡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 王 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 戴 ?’”后因以“山阴乘兴”指访友。 唐 罗隐 《寄崔庆孙》:“交情澹薄应长在,俗态流离且勉旃。还拟 山阴 一乘兴,雪寒难得渡江船。” 宋 张孝祥 《踏莎行》词:“ 山阴 乘兴不须回, 毗耶 问疾难为对。”
分類:访友
《漢語大詞典》:山阴道(山陰道)
用 王徽之 访 戴逵 事,以寄托对友人的怀念或惜别之情。 唐 杜甫 《舟中夜雪怀卢十四侍御弟》诗:“烛斜初近见,舟重竟无闻。不识 山阴 道,听鸡更忆君。” 宋 王沂 孙《齐天乐·赠秋厓道人西归》词:“冷烟残水 山阴 道,家家拥门黄叶…… 江 南恨切,问还与何人,共歌新闋?”参见“ 山阴乘兴 ”。
《漢語大詞典》:山阴乘兴(山陰乘興)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王子猷 ( 王徽之 )居 山阴 ,夜大雪……忽忆 戴安道 ( 戴逵 ),时 戴 在 剡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 王 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 戴 ?’”后因以“山阴乘兴”指访友。 唐 罗隐 《寄崔庆孙》:“交情澹薄应长在,俗态流离且勉旃。还拟 山阴 一乘兴,雪寒难得渡江船。” 宋 张孝祥 《踏莎行》词:“ 山阴 乘兴不须回, 毗耶 问疾难为对。”
分類:访友
《漢語大詞典》:忆戴(憶戴)
比喻想念友人。 唐 钱起 《山斋读书寄时校书杜叟》诗:“忆 戴 差过 剡 游仙惯入壶。” 唐 李端 《宿荐福寺东池有怀故园》诗:“繫舟偏忆 戴 ,炊黍愿期 张 。”参见“ 访戴 ”。
分類:想念友人
《國語辭典》:访戴(訪戴)  拼音:fǎng dài
晋王徽之雪夜乘兴坐小船往剡溪访戴逵的胜事。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后为拜访朋友的代称。唐。李白〈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诗:「访戴昔未偶,寻稽此相得。」
分類:访友
《漢語大詞典》:扁舟乘兴(扁舟乘興)
晋 王徽之 居 山阴 ,雪夜念及好友 戴逵 ,即乘小船去 剡溪 访之。经宿方至,至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 王 曰:“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 戴 ?”事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后因以“扁舟乘兴”为访友的典故。 明 高启 《题朱氏梅雪轩》诗:“雪晴花发须相记,我亦扁舟乘兴来。”参见“ 访戴 ”。
《國語辭典》:访戴(訪戴)  拼音:fǎng dài
晋王徽之雪夜乘兴坐小船往剡溪访戴逵的胜事。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后为拜访朋友的代称。唐。李白〈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诗:「访戴昔未偶,寻稽此相得。」
分類:访友
《國語辭典》:访戴(訪戴)  拼音:fǎng dài
晋王徽之雪夜乘兴坐小船往剡溪访戴逵的胜事。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后为拜访朋友的代称。唐。李白〈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诗:「访戴昔未偶,寻稽此相得。」
分類:访友
《國語辭典》:返棹  拼音:fǎn zhào
把船开回来。泛指返回。如:「此去经年,不知何时返棹。」
《漢語大詞典》:五湖心
谓隐退江湖之志。 唐 李白 《留别王司马嵩》诗:“ 陶朱 虽相 越 ,本有五湖心。” 宋 苏轼 《书皇亲画扇》诗:“谁谓风流贵公子,笔端还有五湖心。”《青箱杂记》卷五引 宋 钱昆 《题淮阴侯庙》诗:“隆準早知同鸟喙,将军应起五湖心。”参见“ 五湖 ”。
分類:隐退江湖
《國語辭典》:五湖  拼音:wǔ hú
湖泊名:(1)太湖。《国语。越语下》:「战于五湖。」唐。刘长卿 饯别王十一南游诗:「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2)洞庭湖。《韩非子。初见秦》:「秦与荆人战,大破荆,袭郢,取洞庭五湖江南。」(3)太湖及其附近的胥、蠡、洮、滆四湖。宋。吴文英八声甘州。渺空烟四远〉词:「宫里吴王沉醉,倩五湖倦客,独钓醒醒。」
《漢語大詞典》:思越
(1).心神散逸。犹言灵魂出窍。 三国 魏 吴质 《答东阿王书》:“精散思越,惘若有失。”
(2).谓神思飞越。 南朝 宋 颜延之 《祭屈原文》:“望 汨 心欷,瞻 罗 思越。”
《漢語大詞典》:庄舄吟(莊舄吟)
见“ 庄舄越吟 ”。
《國語辭典》:庄舄越吟(莊舄越吟)  拼音:zhuāng xì yuè yín
庄舄本是战国时越国人,虽然在楚国作官,但于病中,却仍思念故国,发出越声呻吟。
《國語辭典》:庄舄越吟(莊舄越吟)  拼音:zhuāng xì yuè yín
庄舄本是战国时越国人,虽然在楚国作官,但于病中,却仍思念故国,发出越声呻吟。
《漢語大詞典》:越吟
战国 时 越 人 庄舄 仕 楚 ,爵至执珪,虽富贵,不忘故国,病中吟 越 歌以寄乡思。事见史记·张仪列传。 汉 王粲 《登楼赋》:“ 钟仪 幽而 楚 奏兮, 庄舄 显而 越 吟。”后因以喻思乡忆国之情。 唐 郎士元 《宿杜判官江楼》诗:“叶落觉乡梦,鸟啼惊 越 吟。” 宋 陆游 《上二府乞宫祠启》:“优游食足,敢陈 楚 些之穷;衰疾土思,但抱 越 吟之苦。” 明 姚潜 《过旧县再和南平韵》:“惟我耽 吴 酒,何人不 越 吟?” 鲁迅 《无题》诗:“下土惟 秦 醉,中流輟 越 吟。”
分類:执圭富贵
《國語辭典》:函谷关(函谷關)  拼音:hán gǔ guān
位于河南省灵宝县西南的关口。东起崤山,西至潼津,地形至为险要。战国时为秦所建,故也称为「秦关」。
《國語辭典》:东来紫气(東來紫氣)  拼音:dōng lái zǐ qì
比喻吉祥的徵兆。参见「紫气东来」条。唐。杜甫 秋兴诗八首之五:「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國語辭典》:紫气(紫氣)  拼音:zǐ qì
紫色的云气。比喻祥瑞之气。唐。杜甫 秋兴诗八首之四:「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國語辭典》:紫气东来(紫氣東來)  拼音:zǐ qì dōng lái
传说老子将过函谷关,关令尹喜登楼,见有紫气从东而来,知道有圣人过关。后用来比喻吉祥的徵兆。清。洪升《长生殿》第一六出:「紫气东来,瑶池西望,翩翩青鸟庭前降。」也作「东来紫气」。
分類:祥瑞
《漢語大詞典》:歌云(歌雲)
指动听的歌声。典出列子·汤问:“ 薛谭 学謳于 秦青 ,未穷 青 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 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 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宋 张先 《凤栖梧》词:“可惜歌云容易去,东城杨柳东城路。”
分類:动听歌声
《漢語大詞典》:秦青
(1).古善相马者 秦牙 、 管青 的并称。文选·张协〈七命〉:“ 秦青 不能识其众尺, 方堙 不能覩其若灭。” 李善 注:“吕氏春秋曰:‘古者善相马者 管青 相脣吻, 秦牙 相前,皆天下良士也!’”
(2).古时善歌者。列子·汤问:“ 薛谭 学謳於 秦青 ,未穷 青 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 弗止,饯於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 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唐 张祜 《边上逢歌者》诗:“垂老秋歌出塞庭,遏云相付旧 秦青 。” 明 汪廷讷 《广陵月》第二出:“循腔自可成絶唱,千载 秦青 远继芳。”
分類:善相相马
《漢語大詞典》:遏流云(遏流雲)
见“ 遏云 ”。
《國語辭典》:遏云(遏雲)  拼音:è yún
语本《列子。汤问》:「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形容歌声嘹亮。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比及听遏云歌半掩桃花扇,先看它舞罢鹧鸪篇。」
《漢語大詞典》:遏行云(遏行雲)
见“ 遏云 ”。
《國語辭典》:遏云(遏雲)  拼音:è yún
语本《列子。汤问》:「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形容歌声嘹亮。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比及听遏云歌半掩桃花扇,先看它舞罢鹧鸪篇。」
《國語辭典》:遏云(遏雲)  拼音:è yún
语本《列子。汤问》:「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形容歌声嘹亮。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比及听遏云歌半掩桃花扇,先看它舞罢鹧鸪篇。」
《漢語大詞典》:遏云歌(遏雲歌)
指嘹亮优美的歌声。 唐 罗隐 《春思》诗:“ 蜀国 暖回溪峡浪, 卫娘 清转遏云歌。”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艺文赏鉴一》:“ 吴 姬双唱遏云歌,惊散鸳鸯与雁鷺。”参见“ 遏云 ”。
《國語辭典》:遏云(遏雲)  拼音:è yún
语本《列子。汤问》:「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形容歌声嘹亮。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比及听遏云歌半掩桃花扇,先看它舞罢鹧鸪篇。」
《國語辭典》:响遏行云(響遏行雲)  拼音:xiǎng è xíng yún
形容声音响亮高妙,能止住行云。《列子。汤问》:「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漢語大詞典》:驻行云(駐行雲)
形容歌声响亮美妙。 宋 张纲 《浣溪沙·荣国生日》词之一:“百和宝薰笼瑞雾,一声珠唱驻行云。”参见“ 响遏行云 ”。
《國語辭典》:响遏行云(響遏行雲)  拼音:xiǎng è xíng yún
形容声音响亮高妙,能止住行云。《列子。汤问》:「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漢語大詞典》:驻云(駐雲)
使云停留不行。形容歌声响亮,音乐美妙。 宋 苏轼 《苏州闾丘江君二家雨中饮酒》诗之一:“已烦仙袂来行雨,莫遣歌声便驻云。”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混成集:“翁一日自品象管作数声,真有驻云落木之意,要非人间曲也。”参见“ 响遏行云 ”。
《國語辭典》:响遏行云(響遏行雲)  拼音:xiǎng è xíng yún
形容声音响亮高妙,能止住行云。《列子。汤问》:「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漢語大詞典》:系虏(係虜)
掳获;俘获。韩非子·奸劫弑臣:“君臣相亲,父子相保,而无死亡繫虏之患,此亦功之至厚者也。”一本作“ 係虏 ”。晋书·江统传:“老幼繫虏,丁壮降散。”宋书·索虏传论:“强者为转尸,弱者为繫虏。”
(1).掳获;俘获。韩非子·奸劫弑臣:“边境不侵,君臣相亲,父子相保,而无死亡係虏之患,此亦功之至厚者也。”三国志·魏志·陶谦传“ 太祖 以粮少引军还”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韦昭 《吴书》:“然兵连众结,锋鏑布野,恐一朝解散,夕见係虏,是以阻兵屯据,欲止而不敢散也。”新唐书·萧铣传赞:“若 铣 力困计殫,以好言自释於下,係虏在廷,抗辞不屈,伪辩易穷,卒以殊死, 高祖 圣矣哉!”
(2).指俘获的人。 唐 刘禹锡 《贺赦表》:“柔远以仁,则还其係虏;赏近以礼,则泽及后昆。”
(3).拘囚,囚系。 晋 陆机 《辨亡论下》:“拔 吕蒙 於戎行,识 潘濬 於係虏。推诚信士,不恤人之我欺;量能授器,不患权之我逼。”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一:“呜呼! 思文皇后 之死在行在, 烈皇后 之死在宫中, 永明皇后 之死在係虏。虽先后不同,其成仁取义则一也。”
《國語辭典》:请缨(請纓)  拼音:qǐng yīng
汉武帝时,南越与汉和亲,武帝派终军出使南越,说服南越王入朝归顺。终军自己请命,愿意接受此任务,必使南越王来朝。典出《汉书。卷六十四下。终军传》。后比喻自请从军。唐。王勃〈滕王阁序〉:「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宋。刘克庄 水调歌头。一卷阴符词:「依稀记,曾请缨系粤,草檄征辽。」
分類:请求
《國語辭典》:长缨(長纓)  拼音:cháng yīng
1.长带子。《文选。李陵。与苏武诗三首之二》:「临河濯长缨,念子怅悠悠。」《文选。陆机。吴王郎中时从梁陈作诗》:「轻剑拂鞶厉,长缨丽且鲜。」
2.比喻达官贵人。《文选。江淹。杂体诗。陆平原》:「朱黻咸髦士,长缨皆俊人。」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
《漢語大詞典》:车笠(車笠)
太平御览卷四○六引 晋 周处 《风土记》:“ 越 俗性率朴,意亲好合,即脱头上手巾,解要间五尺刀以与之为交,拜亲跪妻,初定交有礼……祝曰:‘卿虽乘车我戴笠,后日相逢下车揖;我虽步行卿乘马,后日相逢卿当下。’”后因以“车笠”喻贵贱贫富不移的深厚友谊。 清 黄宗羲 《祭冯韡卿文》:“升沉虽异,车笠无忘。” 清 赵翼 《与邵松阿别几三十年今夏始至虞山奉访》诗之一:“车笠论交谊最亲,别来常恐见无因。” 康有为 《大同书》己部第一章:“且 欧 美 之风,尤为贱贫而尚富。不幸而贫,则故人犹覿面不识,絶无车笠之谊;若其富也,则国主前席,握手为懽。”
《漢語大詞典》:车笠盟(車笠盟)
谓不以贵贱而改变友情的盟誓。 清 李渔 《风筝误·贺岁》:“老夫与令先尊有车笠之盟,又受妻孥之託,怎敢以生死变交。”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麻疯女邱丽玉:“僕与渠原无车笠盟,不过曾覿面。虽然,当为子徐图,尽寸心。”参见“ 车笠 ”。
《漢語大詞典》:车笠(車笠)
太平御览卷四○六引 晋 周处 《风土记》:“ 越 俗性率朴,意亲好合,即脱头上手巾,解要间五尺刀以与之为交,拜亲跪妻,初定交有礼……祝曰:‘卿虽乘车我戴笠,后日相逢下车揖;我虽步行卿乘马,后日相逢卿当下。’”后因以“车笠”喻贵贱贫富不移的深厚友谊。 清 黄宗羲 《祭冯韡卿文》:“升沉虽异,车笠无忘。” 清 赵翼 《与邵松阿别几三十年今夏始至虞山奉访》诗之一:“车笠论交谊最亲,别来常恐见无因。” 康有为 《大同书》己部第一章:“且 欧 美 之风,尤为贱贫而尚富。不幸而贫,则故人犹覿面不识,絶无车笠之谊;若其富也,则国主前席,握手为懽。”
《漢語大詞典》:范金(範金)
用模子浇铸金属品。范,通“ 范 ”。礼记·礼运:“后圣有作,然后脩火之利,范金合土,以为臺榭宫室牖户。” 孔颖达 疏:“范金者,谓为形范以铸金器。” 清 龚自珍 《纵难送曹生》:“天下范金、摶垸、削楮、揉革、造木几,必有伍。”
(1).以模子浇铸金属。 唐 白行简 《金在鎔》诗:“巨橐方鎔物,洪鑪欲范金。”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二:“ 南仲 因请更定晷漏,帅大喜,命 南仲 召匠制之,遂范金为壶,刻木为箭。” 清 黄宗羲 《张南垣传》:“ 汉 唐 以来,梵天帝释圣主名臣之像皆以绘画,其后稍稍通之而为塑土、范金、摶换。”
(2).犹贴金,镀金。 明 沈德符 野获编·释道·番僧赐印:“ 嘉靖 中,赐 辽 徽 二废王真人印,事固不经,式亦奇大,然止范金为之耳。”
《漢語大詞典》:楚越
楚国 和 越国 。喻相距遥远。庄子·德充符:“ 仲尼 曰:‘自其异者视之,肝胆 楚 越 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 成玄英 疏:“ 楚 越 迢递,相去数千。”《文选·卢谌〈赠刘琨诗〉》:“爰造异论,肝胆 楚 越 。” 李善 注:“ 高诱 《淮南子》注曰:‘肝胆,喻近也; 楚 越 ,喻远也。’” 唐 李白 《寄远》诗之八:“坐思行叹成 楚 越 ,春风玉颜畏销歇。” 清 张惠言 《水调歌头·春日赋示杨生子掞》词:“百年復几许?慷慨一何多…… 楚 越 等閒耳,肝胆有风波。”
分類:相距遥远
《漢語大詞典》:鄂君船
楚王 母弟 鄂君 子晳 泛舟湖上, 越 女为之操舟,并作歌赞之。后因以“鄂君船”为与友人泛舟的典故。 唐 司空曙 《送严使君游山》诗:“青春明月夜,知上 鄂君 船。”亦作“ 鄂君舟 ”、“ 鄂舟 ”。 明 梅鼎祚 《玉合记·义妒》:“记初窥薄怒頳相逗,将辞转盼精堪授,今日蒙羞载 鄂 舟。” 明 陈子龙 《雨中行建德江》诗:“药房帝子室,绣被 鄂君 舟。”
《漢語大詞典》:鄂舟
见“ 鄂君船 ”。
《漢語大詞典》:鄂君船
楚王 母弟 鄂君 子晳 泛舟湖上, 越 女为之操舟,并作歌赞之。后因以“鄂君船”为与友人泛舟的典故。 唐 司空曙 《送严使君游山》诗:“青春明月夜,知上 鄂君 船。”亦作“ 鄂君舟 ”、“ 鄂舟 ”。 明 梅鼎祚 《玉合记·义妒》:“记初窥薄怒頳相逗,将辞转盼精堪授,今日蒙羞载 鄂 舟。” 明 陈子龙 《雨中行建德江》诗:“药房帝子室,绣被 鄂君 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