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获 → 穫獲获”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系虏(係虜)
掳获;俘获。韩非子·奸劫弑臣:“君臣相亲,父子相保,而无死亡繫虏之患,此亦功之至厚者也。”一本作“ 係虏 ”。晋书·江统传:“老幼繫虏,丁壮降散。”宋书·索虏传论:“强者为转尸,弱者为繫虏。”
(1).掳获;俘获。韩非子·奸劫弑臣:“边境不侵,君臣相亲,父子相保,而无死亡係虏之患,此亦功之至厚者也。”三国志·魏志·陶谦传“ 太祖 以粮少引军还”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韦昭 《吴书》:“然兵连众结,锋鏑布野,恐一朝解散,夕见係虏,是以阻兵屯据,欲止而不敢散也。”新唐书·萧铣传赞:“若 铣 力困计殫,以好言自释於下,係虏在廷,抗辞不屈,伪辩易穷,卒以殊死, 高祖 圣矣哉!”
(2).指俘获的人。 唐 刘禹锡 《贺赦表》:“柔远以仁,则还其係虏;赏近以礼,则泽及后昆。”
(3).拘囚,囚系。 晋 陆机 《辨亡论下》:“拔 吕蒙 於戎行,识 潘濬 於係虏。推诚信士,不恤人之我欺;量能授器,不患权之我逼。”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一:“呜呼! 思文皇后 之死在行在, 烈皇后 之死在宫中, 永明皇后 之死在係虏。虽先后不同,其成仁取义则一也。”
《國語辭典》:俘囚  拼音:fú qiú
被俘受囚的人。《南史。卷一五。檀道济传》:「议者谓所获俘囚,应悉戮以为京观。」宋。苏轼 代侯公说项羽辞:「侯公至楚,晨扣军门,谒项羽曰:『臣闻汉王之父太公为俘囚,臣切庆大王获所以胜于汉者。』」
《漢語大詞典》:克获(剋獲)
谓战胜并有所掳获。汉书·武帝纪:“ 元朔 六年,夏四月, 卫青 復将六将军絶幕,大克获。”周书·莒庄公洛生传:“至於攻战,莫有当其锋者,是以克获常冠诸军。”新唐书·宦者传上·鱼朝恩:“故 朝恩 因麾下数克获窃以自高。”
俘获。后汉书·盖延传:“ 延 等往来要击 宪 别将於 彭城 、 郯 、 邳 之间,战或曰数合,颇有剋获。”晋书·祖逖传:“诸坞主感戴, 胡 中有异谋,輒密以闻,前后剋获,亦由此也。”北史·韩雄传:“每抄掠 东魏 ,所向剋获。”
《漢語大詞典》:俘级(俘級)
战争中掳获的敌方人员及其已死者的首级。南史·宋武帝纪:“ 番禺 之功,俘级万数; 左里 之捷,鸟散鱼溃。元凶远窜,传首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