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袅袅(嫋嫋)  拼音:niǎo niǎo
1.形容轻盈柔弱。《文选。左思。吴都赋》:「蔼蔼翠幄,袅袅素女。」也作「袅袅」。
2.形容摇曳不定。汉。无名氏〈白头吟〉:「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筛筛。」也作「袅袅」、「袅袅」。
3.音调悠扬不绝。如:「馀音袅袅,三日不绝。」也作「袅袅」。
4.风动的样子。《楚辞。屈原。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也作「袅袅」。
《國語辭典》:袅袅(裊裊)  拼音:niǎo niǎo
1.萦回缭绕的样子。如:「轻烟袅袅」。《南齐书。卷二八。苏侃传》:「情绵绵而方远思袅袅而遂多。」
2.形容轻盈柔弱。唐。杜牧 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也作「袅袅」。
3.形容摇曳不定。唐。李贺〈老夫采玉歌〉:「斜山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也作「袅袅」、「袅袅」。
4.音调悠扬不绝。如:「馀音袅袅,绕梁三日」。也作「袅袅」。
《國語辭典》:缭绕(繚繞)  拼音:liáo rào
1.环绕、盘旋。元。关汉卿《鲁斋郎》第三折:「常则是笙箫缭绕了鬟簇,三杯酒满金鹦鹉。」《文明小史》第三五回:「华岩上更有一桩奇景,就是瀑布,有二十多丈宽,七十多丈长,望上去烟云缭绕,底下漭腾澎湃,有若雷鸣。」
2.飘摇。汉。张衡〈南都赋〉:「脩袖缭绕而满庭,罗袜蹑蹀而容与。」
《國語辭典》:缨络(纓絡)  拼音:yīng luò
1.以珠玉缀成的装饰品。《北史。卷九五。林邑传》:「王戴金花冠,形如章甫,衣朝霞布,珠玑缨络。」也作「璎珞」。
2.缠绕。指世俗的牵绊。《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方解缨络,永托兹岭。」
《國語辭典》:缴绕(繳繞)  拼音:jiǎo rào
迂回缠绕。《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名家苛察缴绕,使人不得反其意,专决于名而失人情。」唐。元稹〈韦氏馆与周隐客杜归和泛舟〉诗:「轻舟閒缴绕,不远池上楼。」
《漢語大詞典》:绵络(綿絡)
亦作“緜络”。
(1).缠绕;网络。《楚辞·招魂》:“ 秦 篝 齐 缕, 郑 绵络些。” 王逸 注:“绵,缠也;络,缚也。”汉书·扬雄传下:“是以 宓牺氏 之作也,緜络天地,经以八卦。”
(2).连续;连绵。《宋书·王微传》:“今有此书,非敢叨拟 中散 ,诚不能顾影负心,纯盗虚声,所以绵络累纸,本不营尚书虎爪板也。” 宋 叶适 《湖州胜赏楼记》:“特岭联亙,巧石绵络,颇抑湖之重势而蔽遮其寒风,故其人意安而气和。” 明 归有光 《史论序》:“先生自三五载籍,迄於 宋 亡,绵络千载,非止 有唐 一代之事。”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一曰席号,上雨旁风,架搆绵络,藩篱其中。”
《漢語大詞典》:拘缠(拘纏)
缠绕;纠缠。 唐 杜甫 《寄题江外草堂》诗:“尚念四小松,蔓草易拘缠。”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至於邪神偶像,原无灵爽式凭,但人心既为财妖色鬼所惑,或为烟鬼酒魔所迷……遂为魔鬼所拘缠矣。”
《漢語大詞典》:缠萦(纏縈)
缠绕。 唐 白居易 《江州赴忠州至江陵舟中》诗:“烛蛾谁救护,蚕茧自缠縈。” 明 刘基 《题也先进德祖母徐氏节义传》:“青松与兔丝,引蔓相缠縈。”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胭脂:“为因一綫缠縈,致使羣魔交至。” 殷夫 《给母亲》诗:“但现在,我也有新的生命,不怕浪漫的痴情再缠萦心庭。”
分類:缠绕
《漢語大詞典》:缠络(纏絡)
缠绕。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汝水:“其水逕流 昆 醴 之间,缠络四县之中。”云笈七籤卷五一:“二景缠络,万神内欢。” 鲁迅 《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
分類:缠络缠绕
《漢語大詞典》:缕络(縷絡)
犹缠绕。 唐 牛僧孺 《李苏州遗太湖石奇状绝伦因题二十韵奉呈梦得乐天》:“搀叉锋刃簇,缕络钓丝縈。” 宋 叶适 《故宝谟阁待制知平江府赵公墓志铭》:“ 崑山 并大洋,盗出没不可踪迹,以其半置 嘉定县 ,凿 锦帆涇 ,百港缕络之所宗也。”
分類:缠绕
《國語辭典》:绍缭(紹繚)  拼音:shào liáo
缠绕。汉。无名氏〈有所思〉诗:「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
分類:缠绕
《漢語大詞典》:绕萦
犹缠绕。
分類:缠绕
《漢語大詞典》:娄络(婁絡)
缠绕。 唐 韩愈 《示儿》诗:“庭内无所有,高树八九株。有藤娄络之,春华夏阴敷。”
分類:缠绕
《漢語大詞典》:萦藟(縈藟)
缠绕。 唐 王绩 《古意》诗之三:“渔人递往还,网罟相縈藟,一朝失运会,刳肠血流死。”
分類:缠绕
《漢語大詞典》:缠仗(纏仗)
缠绕。 元 关汉卿 《拜月亭》第二折:“怎生般不应当,脱着衣裳,感得这些天行好缠仗。”
分類:缠绕
《國語辭典》:攀缠(攀纏)  拼音:pān chán
攀缘缠绕。如:「青藤攀缠在树干上。」
分類:缠绕纠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