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淹留  拼音:yān liú
1.久留、逗留。《楚辞。屈原。离骚》:「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西游记》第二七回:「他取经心重,那里肯淹留,无已,遂行。」也作「逗留」、「逗遛」、「奄留」。
2.挽留。唐。杜甫 有客诗:「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
3.缓慢。《魏书。卷六四。郭祚传》:「虽断决淹留,号为烦缓,然士女怀其德泽,于今思之。」
《國語辭典》:高踪(高蹤)  拼音:gāo zōng
高尚的言行事迹。汉。扬雄〈河东赋〉:「轶五帝之遐迹兮,蹑三皇之高踪。」
《漢語大詞典》:饮河(飲河)
(1).谓喝 黄河 水。山海经·大荒北经:“ 夸父 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於 禺谷 。将饮 河 ,而不足也,将走大泽。”事又载《列子·汤问》。 唐 韩愈 《双鸟诗》:“朝饮 河 生尘,暮饮海絶流。”
(2).庄子·逍遥游云: 尧 让天下于 许由 , 由 曰:“鷦鷯巢於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 成玄英 疏:“ 许由 ,隐者也……隐於 箕山 ,师於 啮缺 ,依山而食,就河而饮。 尧 知其贤,让以帝位。 许由 闻之,乃临河洗耳。”后遂用作典故,以“饮河”比喻所需求极有限。 晋 左思 《咏史》之八:“饮 河 期满腹,贵足不愿餘。” 唐 王绩 《游北山赋》:“饮河知足,巢林必安。”
(3).比喻隐退,不追求荣利。 南朝 梁 陶弘景 《解官表》:“臣闻 尧 风冲天, 潁 阳振饮河之谈, 汉 德括地, 商 阴峻餐芝之气。”参阅吕氏春秋·求人、 晋 皇甫谧 高士传·许由
《漢語大詞典》:收身
(1).指隐退。 唐 韩愈 《和仆射相公朝回见寄》:“放意机衡外,收身矢石间。” 宋 陆游 《闲咏》之五:“危途九折浩无津,晚幸收身作散人。” 清 顾炎武 《将远行作》诗:“收身蓬艾中,所之若穷途。”
(2).缩着身体。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 张君瑞 ﹞曲匝了半餉,收身强起。”
分類:隐退身体
《漢語大詞典》:高骞(高騫)
(1).高举;高飞。 宋 陆游 《系舟下牢溪游三游洞诗》:“下入裂坤轴,高騫插青冥。”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武彝山日记:“一带峭壁高騫。” 明 沈鲸《双珠记·风鉴通神》:“俟数极时通,那时奋发任高騫。”
(2).比喻隐退。 明 高启 《始归园田》诗之一:“岂欲事高騫,居崇自难任。” 清 龚自珍 《尊史三》:“若夫高騫远引,抱道以逝,矢孤往於名山,含薄懟於卿士,身隐矣,焉用文之?”
(3).高超不凡。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僧术:“才情颇赡,夙志高騫。” 清 无名氏 《亡国恨·生祭》:“他风骨高騫,品谊沉潜,不愧世界青年。”
《漢語大詞典》:仕止
指出仕或隐退。 明 李贽 《与弱侯焦太史书》:“重念 龙谿老 没矣, 近老 亦又老矣, 五臺老 未知仕止如何?”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七十致仕:“今则距悬车之期,只有二年,而尚有议余不应遽退者。殆亦未就古人行藏之大义,及仕止之恒规,而一按之也。”
分類:出仕隐退
《漢語大詞典》:敛退(斂退)
收敛退让;隐退。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五:“敛退就新懦,趋营悼前猛。” 宋 苏辙 《题张安道乐全堂》诗:“晚岁事蒙养,敛退就此堂。” 明 李东阳 《和沉地官时旸游城西朝天宫韵》:“买田种桑稻,躬耕课奴僮,缅思 太行 愿,敛退真吾宗。”
《漢語大詞典》:潜遁(潛遁)
(1).隐退。《三国志·魏志·王烈传》:“龙凤隐耀,应德而臻,明哲潜遁,俟时而动。”三国志·蜀志·彭羕传:“﹝ 秦宓 ﹞枕石漱流,吟咏緼袍,偃息於仁义之途,恬惔於浩然之域,高概节行,守贞不亏;虽古人潜遁,蔑以加旃。” 唐 陈子昂 《昭夷子赵氏碑》:“见乌支丹穴,密有潜遁之意。”
(2).暗逃。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济水二:“ 师旷 邢伯 闻鸟乌之声,知 齐 师潜遁。” 宋 叶适 《蔡知閤墓志铭》:“中外讹言益甚,或言‘某将輒奔赴’,或传‘某军私聚哭’,大抵皆反矣;朝士潜遁者前后数人,私窃以家去者甚众。”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一夜暴风雨,乃乘长老方祷,潜遁出寺。”
分類:隐退
《漢語大詞典》:沈滞(沈滯)
亦作“沉滞”。
(1).积滞;郁积。国语·周语下:“气不沉滞,而亦不散越。”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二:“加以迹少愆累,心无沉滞,故得耳。”
(2).犹隐退。《楚辞·九辩》:“愿沉滞而不见兮,尚欲布名乎天下。”后汉书·崔駰传:“故英人乘斯时也,犹逸禽之赴深林,蝱蚋之趣大沛,胡为嘿嘿而久沉滞也?”后汉书·崔駰传:“子笑我之沉滞,吾亦病子屑屑而不已也。”
(3).指仕宦久不迁升。 汉 王充 论衡·状留:“遵礼蹈絶,修身守节,在下不汲汲,故有沉滞之留。” 三国 魏 曹操 《与王脩书》:“将言前后百选,輒不用之,而使此君沉滞冶官。”晋书·陈寿传:“﹝ 寿 ﹞遭父丧,有疾,使婢丸药。客往见之,乡党以为贬议。及 蜀 平,坐是沉滞者累年。” 刘师培 《废兵废财论》:“盖一切之威力,均生于财。同一作宦,富者可以躋升,而贫者终身沉滞。”
(4).泛指长期处于某种状况;停滞。 郭沫若 《北伐途次》十八:“效法 日本 其实是间接效法 欧 美 ,更具体地说:便是在暗默间想怎样把 中国 数千年沉滞着的封建社会转化为近代的资本主义社会。”
(5).拖延时日;耽搁。后汉书·袁安传:“久议沉滞,各有所志,盖事以议从,策以众定……君何尤而深谢?”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相思:“生与 韶华 曰:‘我有手书一缄,烦汝送 琼 ,幸勿沉滞。’”
(6).滞留;淹留。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张道人异事:“我亦以子沉滞人间,未能远引也。”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一:“身是幽魂,沉滞於此,不闻读书声者,百餘年矣。”
(7).滞重,不灵便。吕氏春秋·情欲:“筋骨沉滞,血脉壅塞。”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他绝顶聪明,然而他给予人的却是那么一种沉滞的懒怠之感。”《花城》1981年第5期:“下班了,我拖着沉滞的步子,经过隔壁门口。”
(8).谓疾病沉重,经久不愈。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吾今疾在沉滞,性命无常。”《隋书·炀帝纪上》:“今岁耆老赴集者,可於近郡处置,年七十以上,疾患沉滞,不堪居职,即给赐帛,送还本郡。”
《国语辞典》:沉滞(沉滞)  拼音:chén zhì
1.积闷而不流畅。《国语。周语下》:「气不沉滞,而亦不散越。」《吕氏春秋。仲春纪。贵生》:「筋骨沉滞,血脉壅塞。」
2.滞留。《后汉书。卷四五。袁张韩周列传。袁安》:「久议沉滞,各有所志。」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九。滦阳续录一》:「身是幽魂,沉滞于此,不闻书声者,百馀年矣。」
3.隐退。《楚辞。宋玉。九辩》:「愿沉滞而不见兮,尚欲布名乎天下。」
4.形容不景气、不热络。如:「近日利空消息频传,股市交易因而沉滞。」
《漢語大詞典》:遐逝
(1).远行;远游。文选·张衡〈思玄赋〉:“凭归云而遐逝兮,夕余宿乎扶桑。”旧注:“遐,远也。逝,往也。” 三国 魏 曹丕 《沧海赋》:“美百川之独宗,壮沧海之威神。经扶桑而遐逝,跨天崖而託身。” 唐 萧颖士 《白鹇赋》:“后厩置之骏奔,仰君门以遐逝。” 宋 杨万里 《轿中看山》诗:“端居忽飞动,遐逝即回转。”
(2).归隐;隐退。文选·张衡〈归田赋〉:“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 李善 注:“世务纷浊,以喻尘埃。”三国志·蜀志·郤正传:“韙 叔肸 之优游,美 疎氏 之遐逝。” 晋 傅咸 《答栾弘诗》:“鸞凤养仪,戢翼幽林。未附雅调,以和韶音。距平遐逝,厉志弥深。”
《漢語大詞典》:淹流
(1).隐退;屈居下位。 南朝 宋 鲍照 《赠故人马子乔》诗之五:“淹流徒攀桂,延佇空结兰。” 唐 姚系 《送周愿判官归岭南》诗:“往復念遐阻,淹流慕平生。”一本作“ 淹留 ”。 傅敷 《辛亥夏日述怀一首集陶句》:“误落尘网中,淹流遂无成。”
(2).羁留;逗留。 元 曹之谦 《送李郭二子还乡》诗:“丧乱身为客,淹流泪满衣。” 明 顾大典 《青衫记·访兴不遇》:“ 兴奴 既然远去,我又难以淹流,不免且到 江州 ,寻个便人,寄书与他便了。”
《漢語大詞典》:蜚遁
逃遁;隐退。 清 钱谦益 《岁星解寿薛谐孟先生六十》:“脱屣富贵,蜚遯流俗,天下之人望之,以为秀出天外,不可梯接。”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譬之同在漏舟……其所厌者为此漏舟,非厌同在漏舟之人,明矣。与彼蜚遯甘节之夫所志正相反对,彼所厌者,实圆颅方趾之人羣也。”
分類:逃遁隐退
《国语辞典》:沉抑  拼音:chén yì
1.沉闷压抑。《楚辞。屈原。九章。惜诵》:「情沉抑而不达兮,又蔽而莫之白。」《后汉书。卷二八下。冯衍传》:「心怫郁而纡结兮,意沉抑而内悲。」
2.隐退。《管子。宙合》:「贤人之处乱世也,知道之不可行,则沉抑以辟罚。」
3.压制而埋没。《抱朴子。外篇。广譬》:「逸才沉抑,则与凡庸为伍。」《明史。卷二一九。张四维传》:「于是四维稍汲引海内正人为居正所沉抑者。」
《漢語大詞典》:潜退(潛退)
(1).隐退;隐居。 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潜退之士,得意山泽。”北齐书·杨愔传:“ 愔 以世故未夷,志在潜退,乃谢病……隐於 嵩山 。”
(2).秘密撤退。 郭希仁 《从戎纪略》:“东军不支,乃以号哨调吊桥营队救应,到原上又不支,乃夜半潜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