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芒角  拼音:máng jiǎo
1.棱角。南朝梁。武帝〈答陶弘景书〉:「运笔邪则无芒角,执手宽则书缓弱。」
2.光芒。宋。苏轼 夜泛西湖二绝诗:「苍龙已没牛斗横,东方芒角升长庚。」
《國語辭典》:棱角(稜角)  拼音:léng jiǎo
1.物体边缘的接角。唐。韩愈〈南山〉诗:「晴明出棱角,缕脉碎分绣。」也称为「棱子」。
2.比喻人锋芒毕露。如:「他为人内敛严谨,表面不露棱角。」
3.比喻待人处事不圆通、周到。如:「为人要圆融,不要太有棱角。」
《國語辭典》:影子  拼音:yǐng zi
1.光线无法穿透物体形成的阴影。
2.在镜子、水面等物中映出的影像。也称为「影儿」。
3.模糊的印象。《文明小史》第一八回:「他是个读书人,并不在这上头考究,所以有些规矩,大半忘记,只恍惚记得一点影子。」也称为「影儿」。
4.身影、人影。如:「我才一转身,他就跑得连影子也不见了。」也称为「影儿」。
5.端倪。《儒林外史》第五○回:「贵相知此事,老先生自然晓得个影子?」
《國語辭典》:端兆  拼音:duān zhào
头绪、消息。《聊斋志异。卷一。画皮》:「迫而求之,不知所在;前后冥搜,殊无端兆,惭恨而归。」
分類:端倪迹象
《國語辭典》:消息  拼音:xiāo xí
1.比喻荣枯盛衰。《易经。丰卦》:「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2.音信、讯息。唐。杜甫〈哀江头〉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文明小史》第三回:「已经得了外面消息,怕有考童闹事。」
3.秘密、诀窍。《水浒传》第四七回:「左来右去,只走了死路,又不晓的白杨树转湾抹角的消息。」
4.机关的枢纽。《红楼梦》第四一回:「不意刘老老乱摸之间,其力巧合,便撞开了消息,掩过镜子,露出门来。」《三侠五义》第六三回:「伸手一摸,似乎活的。摸了多时,可巧手指一按,只听咯噔一声,将消息滑开,却是个转身门儿。」也称为「泛子」、「消息儿」。
《國語辭典》:眉眼  拼音:méi yǎn
1.眉毛与眼睛,可用来代表容貌。如:「这女孩儿眉眼长得挺秀气的。」
2.人的眼色、表情。如:「眉眼盈盈」。
3.比喻事情的眉目、头绪。《醒世姻缘传》第八四回:「事体已有了眉眼,昨日给了凭科里四两银子。」
《漢語大詞典》:见端(見端)
看到事物的端倪。荀子·非相:“小辩而察,见端而明,本分而理,圣人士君子之分具矣。”韩非子·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
显露的端倪。 孙中山 《军人精神教育》:“ 中国 今日虽无大资本家,然其见端固已有之。”
分類:显露端倪
《國語辭典》:线头(線頭)  拼音:xiàn tóu
1.线的一端。如:「奶奶花了好大功夫,才把线头穿过针孔。」唐。白居易 春题湖上诗:「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2.缝纫完成后,残馀在物件上的线段。如:「这件衣服的作工不够精细,许多线头没有修剪乾净。」
《漢語大詞典》:倪露
露出端倪,为人所知。 王闿运 《陈景雍传》:“其才不可抑,则倪露於世。”
《国语辞典》:线头儿(线头儿)  拼音:xiàn tóu ér
1.线缕的端绪。如:「衣服车缝后,留有许多线头儿,必须修剪掉。」
2.用馀的短线。《红楼梦》第三五回:「爱惜东西,连个线头儿都是好的;蹧蹋起来,那怕值千值万的都不管了。」
3.比喻事情的端倪。如:「这件案子经过不断调查,总算有个线头儿了。」
《國語辭典》:风吹草动(風吹草動)  拼音:fēng chuī cǎo dòng
风吹使草摇动。语出《敦煌变文集新书。卷五。伍子胥变文》:「傥被擒获,百死无生。[偷踪窃道,饮气吞声,风吹草动,即便藏形。]」比喻轻微的动静变化。《水浒传》第二四回:「倘有些风吹草动,武二眼里认的是嫂嫂,拳头却不认的是嫂嫂。」《文明小史》第二九回:「恐怕大胆住下,有些风吹草动,家里人怪起来没有回答。」
《漢語大詞典》:揆端
估量事物的端倪。 汉 王充 论衡·实知:“凡圣人见祸福也,亦揆端推类,原始见终,从閭巷论朝堂,由昭昭察冥冥。”
分類:估量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