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昭回  拼音:zhāo huí
1.星辰之光的回转。《诗经。大雅。云汉》:「倬彼云汉,昭回于天。」唐。杨烱〈老人星赋〉:「昼观云物,夜察昭回。」
2.日月或其光芒。唐。上官昭容九月九日上幸慈恩寺登浮图群臣上菊花寿酒诗:「睿词悬日月,长得仰昭回。」唐。沈佺期 巫山高诗二首之一:「巫山峰十二,合沓隐昭回。」
《國語辭典》:参辰(參辰)  拼音:shēn chén
参,参星,在西边。辰,辰星,在东边。参星和辰星分处东西两边,一颗升起时另一颗正好没入地平线,两颗星从来不曾同时出现,故以参辰比喻彼此隔绝或互相对立。《乐府诗集。卷三四。相和歌辞九。晋。傅玄。豫章行苦相篇》:「昔为形与影,今为胡与秦。胡秦时相见,一绝踰参辰。」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二折:「他每一做一个水上浮沤,和爷娘结下不厮见的冤雠,恰便似日月参辰和卯酉。」
《國語辭典》:参商(參商)  拼音:shēn shāng
1.参,参星,居西方。商,商星,也称为「辰星」,居东方。参星与商星位在东西两方,此出彼没,故以参商比喻彼此隔绝,不得相见。《文选。曹植。与吴季重书》:「面有逸景之速,别有参商之阔。」
2.比喻双方意见不合,或感情不和睦。《幼学琼林。卷二。朋友宾主类》:「彼此不合,谓之参商。」
《國語辭典》:星历(星曆)  拼音:xīng lì
1.星术与历法的合称。《史记。卷二六。历书》:「太史公曰:『盖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閒。」
2.记载星球于经纬线上各时刻所在位置的历书。
《國語辭典》:星辰  拼音:xīng chén
星的通称。《淮南子。地形》:「照之以日月,经之以星辰,纪之以四时,要之以太岁。」《三国演义》第六九回:「辂自幼便喜仰视星辰,夜不能寐。」
《漢語大詞典》:星纬(星緯)
(1).天文星象。亦指以星象占定人事吉凶祸福的方术。后汉书·姜肱传:“ 肱 博通《五经》,兼明星纬,士之远来就学者三千餘人。”旧唐书·方伎传序:“圣王禁星纬之书,良有以也。” 清 黄宗羲 《张景岳传》:“﹝ 张景岳 ﹞於医之外,象数、星纬、堪舆、律吕,皆能究其底藴。”
(2).指星辰。南齐书·武帝纪:“星纬失序,阴阳愆度。” 宋 曾巩 《贺熙宁十年南郊礼毕大赦表》:“钩陈太微,星纬咸若。”参见“ 星辰 ”。
《國語辭典》:星辰  拼音:xīng chén
星的通称。《淮南子。地形》:「照之以日月,经之以星辰,纪之以四时,要之以太岁。」《三国演义》第六九回:「辂自幼便喜仰视星辰,夜不能寐。」
《漢語大詞典》:星珠
泛指星辰。 唐 李绅 《忆登栖霞寺峰》诗:“星珠错落耀,月宇参差虚。”
分類:星辰
《漢語大詞典》:昼星(晝星)
(1).白日出现星辰。 晋 王嘉 拾遗记·后汉:“﹝ 郭况 ﹞错杂宝以饰臺榭……昼视之如星,夜望之如日。里语曰:‘ 洛阳 多钱 郭氏 室,夜日昼星富无匹。’。”
(2).指白日的星辰。南齐书·天文志上:“难曰:‘日之夜蚀验於夜星之亡,昼蚀既尽,昼星何故反不见?’”
《漢語大詞典》:星斗(星鬭)
古谓星辰运行失常、错位。后汉书·襄楷传:“夫天子事天不孝,则日食星鬭。”
《國語辭典》:星霜  拼音:xīng shuāng
星辰的位置随季节而移动,霜每年遇寒而降。比喻岁月。唐。柳宗元〈代柳公绰谢上任表〉:「历践中外,星霜履移。」唐。白居易 岁晚旅望诗:「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
《漢語大詞典》:逆顺(逆順)
(1).逆与顺。多指臣民的顺与不顺,情节的轻与重,境遇的好与不好,事理的当与不当等。管子·版法解:“人有逆顺,事有称量。”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法如是足也。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差。” 唐 杜甫 《往在》诗:“主将晓逆顺,元元归始终。” 宋 范成大 《偶箴》诗:“逆顺境来欣戚变,咄哉谁是主人翁?” 清 侯方域 《颜真卿论》:“当 禄山 叛而 平原 固守,稍识逆顺者皆然,不必 真卿 也。”
(2).指星辰的逆行与顺行。隋书·律历志下:“其月之所食,皆依日亏起,每随类反之,皆与日食限同表里,而与日返其逆顺。”
《國語辭典》:天神  拼音:tiān shén
天上的神。汉。司马相如〈封禅文〉:「而脩礼地祇,谒款天神。」《三国演义》第一○一回:「前面一人,手执皂幡,隐隐似天神一般。」
《國語辭典》:四表  拼音:sì biǎo
四方之外。《书经。尧典》:「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文选。陆机。豪士赋序》:「嗟乎!光于四表,德莫富焉。」
《漢語大詞典》:群望
受祭于天子、诸侯的山川星辰。望,谓不能亲到,望而遥祭。左传·昭公十三年:“初, 共王 无冢适,有宠子五人,无适立焉,乃大有事于羣望。” 杜预 注:“羣望,星辰山川。”文选·张衡〈东京赋〉:“元祀惟称,羣望咸秩。” 薛综 注:“羣岳众神,望以祭祀之,皆有秩次。”旧五代史·梁书·太祖纪四:“帝深軫下民,遂命庶官徧祀於羣望。”
《國語辭典》:章服  拼音:zhāng fú
1.一种古代犯人所穿的特殊衣服,用以标识犯人所犯之刑。《史记。卷一○。孝文本纪》:「盖闻有虞氏之时,画衣冠异章服以为僇,而民不犯。」
2.一种古代礼服。上有图案,用以区别等级。
《漢語大詞典》:退舍
(1).退却;退避。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子若欲战,则吾退舍。”《韩诗外传》卷六:“ 庄王 受节,左右麾 楚 军退舍七里。” 唐 白居易 《〈因继集〉重序》:“卷末批云:‘更拣好者寄来。’盖示餘勇,磨礪以须我耳。余不敢退舍,即日又收拾新作格律诗共五十首寄去。” 王闿运 《诏建定兴鹿壮节祠碑》:“寇伏其勇,咨且退舍。”
(2).比不上;不敢与争。 宋 叶适 《题陈止斋帖》:“余尝评公不用诗家常律,及其意深义精,自成宫徵,而工诗者反皆退舍,殆过古人矣。”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五:“ 杜陵 用事之妙,絶出千古,即 子安 生 开元 间,亦当退舍。”
(3).指星辰后移位置。史记·天官书:“其(指岁星)趋舍而前曰赢,退舍曰缩。”
《國語辭典》:芒角  拼音:máng jiǎo
1.棱角。南朝梁。武帝〈答陶弘景书〉:「运笔邪则无芒角,执手宽则书缓弱。」
2.光芒。宋。苏轼 夜泛西湖二绝诗:「苍龙已没牛斗横,东方芒角升长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