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37,分30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选士
失人
论才
药笼
抡才
岁贡
保任
楚材
俊伟
明法
空群
求才
徵士
遗才
致人
《國語辭典》:选士(選士)  拼音:xuǎn shì
1.选择优秀的人才。《旧唐书。卷一一九。杨绾传》:「国之选士,必藉贤良。」
2.周代称由各地区甄选、推荐到中央的才秀人士。《礼记。王制》:「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
《漢語大詞典》:失人
谓错过人才;错用人才。论语·卫灵公:“子曰:‘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 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夫 周公 大圣,以贵下贱,吐哺握髮,惧於失人。” 宋 苏舜钦 《火疏》:“臣以谓近位之失人,政令之多缺,赏罚弗公之所致也。” 明 刘基 《杂解》:“有天下未尝无人也,有人未尝无用也,用得其当谓之得人,用失其当谓之失人。”
《漢語大詞典》:论才(論才)
评论文才。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知音:“及 陈思 论才,亦深排 孔璋 。”
选拔人才。论,通“ 抡 ”。 宋 王安石 《详定试卷》诗:“当时赐帛倡优等,今日论才将相中。”
《漢語大詞典》:药笼(藥籠)
盛药的器具。比喻储备人才之所。 明 陈继儒 《读书镜》卷九:“夫海内才士,诚国家药笼中所不可无。” 清 钱谦益 《送房海客赴南吏部》诗:“物情或可饶甘子,药笼无多辨豨苓。” 郁达夫 《采石矶》七:“八府的学生,正来 当涂 应试,听得学使 朱公 的雅兴,都想来看看 朱公 药笼里的人材。”参见“ 药笼中物 ”。
《國語辭典》:药笼中物(藥籠中物)  拼音:yào lóng zhōng wù
盛装在药笼里备用的药物。语出《旧唐书。卷一○二。元行冲传》:「此吾药笼中物,何可一日无也!」比喻预储的人才。《孽海花》第一三回:「章、闻二公,既有异才,终究是老师药笼中物,何必介介呢?」
分類:备用人才
《漢語大詞典》:抡才(掄才)
亦作“ 抡材 ”。 选拔人才。 唐 刘禹锡 《史公神道碑》:“ 元和 中,太尉 愬 为 魏 帅,下令抡才于辕门。”旧唐书·刘迺传:“今夫文部,既始之以抡材,终之以授位。”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赵忠定抡才:“此先公抡才报国之一端也。”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惟改柱张絃,抡才访道。” 清 钱谦益 《祭赵端肃公文》:“今我衔命,抡材於 浙 。” 清 沈起凤 《谐铎·苏三》:“吾宁识英雄於 孙山 之外,不敢向及第花下抡才矣。”
分類:选拔人才
《國語辭典》:岁贡(歲貢)  拼音:suì gòng
1.古代诸侯或属国每年向朝廷遣使进贡的财物。《国语。周语上》:「日祭、月祀、时享岁贡、终王,先王之训也。」《三国演义》第六八回:「孙权从其言,令步骘往曹营求和,许年纳岁贡。」
2.古代诸侯、郡国每年选拔优秀学生推荐到京师。《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诸侯岁贡少学之异者于天子,学于大学,命曰造士。」
3.科举时代,府、州、县每年按照定额,选拔资格较老的廪生,贡于京师,入国子监讲习学业,称为「岁贡」。《聊斋志异。卷八。褚生》:「后吕以岁贡,廷试入都。」
《漢語大詞典》:保任
(1).保守;保持。《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昔陪臣 书 ,能输力於王室,王施惠焉。其子 黶 ,不能保任其父之劳。” 明 李贽 《复京中友朋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只此一字,便是 孔 门学派。能亲便是生机。些子意思,人人俱有,但知体取,就是保任之扩充之耳。”
(2).担保。周礼·秋官·大司寇“使州里任之,则宥而舍之” 唐 贾公彦 疏:“云使州里任之者,仍恐习前为非而不改,故使州长里宰保任乃舍之。”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其次则恩泽子弟,庠序不教之以道艺,官司不考问其才能,父兄不保任其行义,而朝廷輒以官予之,而任之以事。”
(3).指担保者。《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三年》:“凡募弓箭手、 蕃 捉生、强人、山河户,不以等样,第募有保任年十七以上、弓射七斗、任负带者。”
(4).特指向朝廷推荐人才而负担保的责任。汉书·爰盎传“ 盎 兄 噲 任 盎 为郎中”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 盎 为兄所保任,故得为郎中也。”旧唐书·薛登传:“谨案 汉 法,所与之主,终身保任。 杨雄 之坐 田仪 ,责其昌荐; 成子 之居 魏 相,酬於得贤。”宋史·选举制六:“保任之制。銓注有格。概拘以法,法可以制平而不可以择才,故予夺升黜,品式具在,而又责官以保任之。”
(5).泛指保荐,推荐。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前几天有 麟 信来,要我介绍他于 公侠 ,我复绝他了,说我和 公侠 虽认识,但尚不到荐人程度……倘与以保任,僨事亦不可知耳。”
(6).佛教语。禅宗谓涵养真性而运用之。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禅宗》:“禅家这种态度的修养,是经过相当努力而有几个阶段的。粗浅些说,至少可分三层次第:最初要有迫切的寻求,其次凑泊悟解,发明心地,再次是‘保任’和‘行解相应’。”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禅宗》:“禅家从悟解把握到践行的本源以后,还须注意保任功夫。”
《漢語大詞典》:楚材
亦作“ 楚才 ”。 楚 地的人才。亦泛指南方的人才。 唐 骆宾王 《狱中书情通简知己》诗:“昔岁逢 杨意 ,观光贵 楚 材。” 宋 黄庭坚 《和邢惇夫秋怀》之四:“ 秦 收 郑 渠成, 晋 得 楚 材多。” 清 王士禛 带经堂诗话·众妙·指数下:“ 楚 才自 胡君信 承诺 、 顾赤方 景星 而外,仅见此人。” 程善之 《革命后感事和怀霜作》:“干戈扰扰滋瓜蔓,岁月因循累 楚 材。”参见“ 楚材晋用 ”。
分類:人才南方
《國語辭典》:楚材晋用(楚材晉用)  拼音:chǔ cái jìn yòng
楚国的人才为晋国所用。语本《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虽楚有材,晋实用之。」比喻人才外流。《周书。卷四五。儒林传。沈重传》:「而楚材晋用,岂无先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我化了钱,教出了人,却叫外国人去用,这才是楚材晋用呢!」
《國語辭典》:俊伟(俊偉)  拼音:jùn wěi
俊秀雄伟。《楚辞。王逸。招隐士章句序》:「昔淮南王安,博雅好古,招怀天下俊伟之士。」《三国演义》第三一回:「三子袁尚字显甫,是绍后妻刘氏所出,生得形貌俊伟,绍甚爱之。」
《國語辭典》:明法  拼音:míng fǎ
1.申明法令。《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皇帝临位,作制明法。」,参见「明法审令」条。
2.自然的规律。《庄子。知北游》:「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3.明的法令。《汉书。卷五二。窦田灌韩传。韩安国》:「今大王列在诸侯,訹邪臣浮说,犯上禁,桡明法。」
《國語辭典》:空群  拼音:kōng qún
相传伯乐善相马,经他挑选后的马群,已没有良马。见唐。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后比喻能选拔真才。宋。陆游 陈阜卿得先生手帖诗:「冀北当年浩莫分,斯人一顾每空群。」
《国语辞典》:求才  拼音:qiú cái
徵求人才。如:「报上每天都有很多公司行号的求才启事。」唐。陆贽〈请许台省长官举荐属吏状〉:「夫求才贵广,考课贵精。求广在于各举所知,长吏之荐择是也;考精在于按名责实,宰臣之序进是也。」
《國語辭典》:徵士  拼音:zhēng shì
古人称赞学行并高,而不出仕的隐士。南朝宋。颜延之〈陶徵士诔〉:「有晋徵士浔阳陶渊明,南岳之幽居者也。」
《國語辭典》:遗才(遺才)  拼音:yí cái
1.虽有才华而考试落第的人。《宋史。卷一五五。选举志一》:「是年及端拱初,礼部试已,帝虑有遗才,取不中格者再试之,于是由再试得官者数百人。」
2.旧时秀才考举人时,临时核准参加考试的人,称为「遗才」。《警世通言。卷二六。唐解元出奇玩世》:「直至临场,曹公再三苦求,附一名于遗才之末。是科遂中了解元。」
《漢語大詞典》:致人
(1).控制别人。孙子·虚实:“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2).招致人才。 明 刘基 《郁离子·枸橼》:“或问致人之道。 郁离子 曰:‘道致贤,食致民……故善致物者,各以其所好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