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曲子压和凝


《北梦琐言》卷六
晋相和凝,少时好为曲子词,布于汴、洛。洎入相,专托人收拾焚燬不暇。然相国厚重有德,终为艳词玷之。契丹入夷门,号为「曲子相公」。
《國語辭典》:曲子  拼音:qǔ zi
广泛流传于城镇、市集中,用于填词的民间曲调。《朱子语类。卷一四○。论文下》:「古乐府只是诗,中间却添许多泛声。后来人怕失了那泛声,逐一声添个实字,遂成长短句,今曲子便是。」《红楼梦》第六三回:「听了这曲子,眼看著芳官不语。湘云忙一手夺了,掷与宝钗。」
《国语辞典》:水磨腔曲子  拼音:shuǐ mó qiāng qǔ zi
腔调很细腻的昆曲。《石点头。卷四。瞿凤奴情愆死盖》:「虽不会吟诗作赋,却也有些小聪明,学唱两套水磨腔曲子。」
《国语辞典》:敦煌曲子  拼音:dūn huáng qǔ zi
敦煌石窟所发现的唐代民间歌曲。有五、七言的整齐句式,也有长短句;有单段的,也有多段词共用一个曲调的;还有若干段成套连续演唱的大曲。
《漢語大詞典》:曲子相公
五代 晋 相 和凝 的绰号。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六:“ 晋 相 和凝 ,少年时好为曲子词,布於 汴 洛 。洎入相,专託人收拾焚毁不暇。然相国厚重有德,终为艷词玷之。 契丹 入 夷门 ,号为‘曲子相公’。” 清 李渔 《闲情偶寄·演习·授曲》:“予作一生 柳七 ,交无数 周郎 ,虽未能如‘曲子相公’,身都通显,然论其生平製作,塞满人间。”
分類:绰号
《漢語大詞典》:挼曲子
谓随节拍伴舞。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宰执亲王宗室百官入内上寿:“每遇舞者入场,则排立者叉手,举左右肩,动足应拍,一齐羣舞,谓之‘挼曲子’。”
分類:节拍
《國語辭典》:阳春(陽春)  拼音:yáng chūn
1.温暖的春天。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西游记》第三七回:「又遇著阳春天气,红杏夭桃,开花绽蕊,家家士女,处处王孙,俱去游春赏玩。」
2.形容无添加物或配件。如:「阳春面」、「阳春车」。
3.称颂惠爱百姓的政治。参见「有脚阳春」条。
4.俗称阴历十月为小阳春。
5.乐曲名。参见「阳春白雪」条。
《國語辭典》:阳春白雪(陽春白雪)  拼音:yáng chūn bái xuě
1.乐曲名:(1)古琴十大名曲之一。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晋国乐师师旷或齐国的刘涓子所作。现存琴谱中〈阳春〉和〈白雪〉是两首乐曲。(2)〈阳春白雪〉又名〈阳春古曲〉,琵琶大曲的代表作,其特点是综合文曲、武曲的表现手法和演奏风格。最早见于浦东派鞠士林传抄的琵琶谱,名为《六板》,其后发展成不同版本,后人称李芳园《南北派十三套大曲新谱》、沈浩初《养正轩琵琶谱》整理的10段与12段乐谱为《大阳春》;汪煜庭所传的7段乐谱为《小阳春》。目前社会上比较流行的〈阳春白雪〉是7段的《小阳春》。乐曲以活泼、新颖的旋律和稍快而有力的节奏,描绘大地回春、生气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
2.书名:(1)宋赵闻礼撰,八卷,外集一卷。共搜录宋代不传之作品,约二百馀家。(2)元杨朝英编撰。全名为《乐府新编阳春白雪》,前后集各分五卷,词曲兼收,尤多元人散曲中的小令、套数。
3.比喻精深高雅的文学艺术作品。东周战国。宋玉 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
《國語辭典》:过门(過門)  拼音:guò mén
1.经过门口。《孟子。离娄下》:「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
2.俗称女子出嫁或男子入赘。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一折:「明日是个好日辰,将梁鸿招过门罢。」《红楼梦》第四回:「所以郑重其事,必待三日后方过门。」
3.戏剧表演中,演唱中断时只有乐队单独演奏,称为「过门」。具有串场的作用。
《國語辭典》:道情  拼音:dào qíng
1.道德的情操。南朝宋。谢灵运〈述祖德〉诗:「拯溺由道情,龛暴资神理。」
2.一种以唱为主的说唱艺术。用渔鼓和简板伴奏,原为道士演唱道教故事的曲子,用以宣扬出世思想,警醒顽俗。后来也用一般民间故事做题材。《清平山堂话本。张子房慕道记》:「行至半山,忽见张良渔鼓简子,口唱道情。」元。周密《武林旧事。卷七。乾淳奉亲》:「后苑小厮儿三十人,打息气唱道情。」
《国语辞典》:妙曲  拼音:miào qǔ
美妙的曲子。《后汉书。卷四九。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仲长统》:「弹〈南风〉之雅操,发清商之妙曲。」三国魏。嵇康〈琴赋〉:「尔乃理正声,奏妙曲,扬白雪,发清角。」
《漢語大詞典》:引子
带领幼雏。 唐 杜甫 《晴》诗之二:“啼乌争引子,鸣鹤不归林。”
分類:引子带领
《國語辭典》:减字(減字)  拼音:jiǎn zì
唐宋曲子词中的术语。当时音乐家为了在声韵、用字上有所伸缩,便依原调减去若干字数,依旧曲而做新声。如词牌木兰花,宋人定为七言八句,后来将一、三、五句各减去末三字,成为减字木兰花。
《漢語大詞典》:时曲(時曲)
当时流行的曲子。 清 徐喈凤 《会仙记》:“女遂倚楼歌时曲数闋,达旦而去。”
《漢語大詞典》:制曲(製曲)
填写曲子。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此言前人未见之事,后人见之,可备填词製曲之用。”
《漢語大詞典》:前声(前聲)
古典戏曲用语。 元 明 杂剧的每支曲子须标明其所属的宫或调,同一折中宫调相同的各曲,只在第一支曲前标明调名,其后各曲,则标“前声”或“前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