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举义(舉義)  拼音:jǔ yì
为正义而起兵反抗。如:「秦朝末年,六国遗民陈胜、吴广等纷纷举义以抗秦复国。」
分類:举义起义
《漢語大詞典》:兴义(興義)
(1).崇尚道义。管子·问:“爵授有德,则大臣兴义。”
(2).犹起义。新唐书·杜伏威传:“天下共苦 隋 ,豪杰相与兴义。”
《國語辭典》:起手  拼音:qǐ shǒu
1.下手、著手。如:「观棋不语真君子,起手无回大丈夫。」《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唐奶奶起手的,不可背本,万一知道,必然见怪。」清。吴乔《围炉诗话》卷一:「一篇诗祇立一意,起手、中间、收结互相照应,方得无懈可击。」
2.行教礼,即稽首,叩头至地的跪拜礼。《西游记》第四四回:「手敲著渔鼓,口唱著道情词,近城门,迎著两个道士,当面躬身道:『道长,贫道起手。』」
《國語辭典》:浮云(浮雲)  拼音:fú yún
1.天空飘浮的云。《楚辞。宋玉。九辩》:「块独守此无泽兮,仰浮云而永叹。」
2.比喻不足挂心或重视的事物。《论语。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比喻小人、佞臣。《楚辞。宋玉。九辩》:「何泛滥之浮云兮,猋壅蔽此明月。」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4.比喻轻快飘逸的笔势。《晋书。卷八○。王羲之传》:「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5.比喻时光流逝迅速,世事变化无常。唐。韦应物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元。关汉卿《鲁斋郎》第三折:「不见浮云世态纷纷变,秋草人情日日疏。」
《國語辭典》:龙蛇(龍蛇)  拼音:lóng shé
1.龙和蛇。比喻非凡的人。《易经。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深山大泽,实生龙蛇。」
2.比喻英雄与凡夫。元。马致远 夜行船。百岁光阴套。乔木查曲:「纵荒坟横断碑,不辨龙蛇。」元。王伯成《贬夜郎》第四折:「大唐家朝冶里龙蛇不辨,禁帏中共猪狗同眠。」
3.比喻怀才隐退。《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上》:「以为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
4.形容草书纵逸的笔势。唐。李白〈草书歌行〉:「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宋。陆游〈汉宫春。羽箭雕弓〉词:「淋漓醉墨,看龙蛇、飞落蛮笺。」
5.矛戟类的兵器。唐。吕温〈代郑相公谢赐门戟状〉:「武库龙蛇,忽追飞于陋巷。」
《國語辭典》:龙蛇混杂(龍蛇混雜)  拼音:lóng shé hùn zá
比喻愚贤不一的人混在一起。《红楼梦》第九回:「人多了,就有龙蛇混杂,下流人物在内。」《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我这座国子监衙门,管著天下十七省龙蛇混杂的监生。」也作「龙蛇浑杂」、「龙蛇杂处」、「鱼龙混杂」。
《漢語大詞典》:青溪(青谿)
亦作“ 青谿 ”。
(1).碧绿的溪水。 唐 杜甫 《万丈潭》诗:“青溪含冥寞,神物有显晦。” 唐 卢鸿一 《嵩山十志·樾馆》诗:“紫巖隈兮青谿侧,云松烟蔦兮千古色。”
(2).古县名。今 浙江省 淳安县 。 北宋 方腊 起义于此。起义失败后,县名改为 淳安 。 宋 徐梦莘 三朝北盟会编卷二一八:“ 孙覿 《韩世忠墓誌铭》曰:‘ 宣和 初,妖人 方腊 起 青溪 ,不旬朝,众万数,破 衢 、 婺 、 杭 、 睦 、 歙 五州, 江 淮 大震。’”
(3).古水名。指 三国 吴 在 建业城 东南所凿 东渠 。发源于今 江苏省 南京市 锺山 西南,流经 南京 市区入 秦淮河 ,曲折达十余里,亦名 九曲青溪 。年久湮废,今仅存入 秦淮河 的一段。 唐 杨炯 《少室山少姨庙碑》:“亦犹 蒋侯 三妺, 青谿 之轨跡可寻; 虞帝 二妃, 湘水 之波澜未歇。” 宋 周必大 《记金陵登览》:“城中 青溪 ,入 秦淮 颇堙废。” 清 王士禛 《秦淮杂诗》之六:“ 青溪 水木最清华, 王 谢 乌衣 六代夸。”
(4).古水名。在今 湖北省 境内。以源出 青山 ,故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沮水:“ 沮水 南逕 临沮县 西, 青谿水 注之。水出县西 青山 ,山之东有 滥泉 ,即 青谿 之源也……以源出 青山 ,故以 青谿 为名。” 唐 骆宾王 《秋日于益州李长史宅宴序》:“五岳栖真,窅眇 青溪 之上;六爻贞遁,寂寞沧海之滨。”
(5).山名。在今 湖北省 当阳市 。
《漢語大詞典》:吴王
(1).指 春秋 吴国 之主。亦特指 吴王 夫差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吴王 勇而轻,若启之,将亲门。”《国语·吴语》:“ 吴王 夫差 起师伐 越 。”韩非子·喻老:“ 句践 入宦於 吴 ,身执干戈,为 吴王 洗马。” 唐 李白 《乌栖曲》诗:“ 姑苏臺 上乌栖时, 吴王 宫里醉 西施 。” 清 鹅湖逸士 《老狐谈历代丽人记》:“ 苏州 灵巖山 ,为 吴王 旧宫。”
(2). 明太祖 朱元璋 初期建立政权时的称号。明史·太祖纪一:“二十四年春正月丙寅朔。 李善长 等率羣臣劝进,不允。固请,乃即 吴王 位。”
(3). 元 末起义军首领 张士诚 ,据有 吴中 ,号 吴王 。明史·太祖纪一:“是月, 张士诚 自称 吴王 。”
(4). 清 乾隆 间 苗 民起义军领袖 吴八月 的称号。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七:“而 吴八月 据 平陇 ,遂称 吴王 。”
《國語辭典》:校尉  拼音:jiào wèi
职官名。汉时始有此官,职位略次于将军的武官。隋唐以后地位逐渐降低。
《國語辭典》:举事(舉事)  拼音:jǔ shì
1.行事。《管子。禁藏》:「举事而不时,力虽尽,其功不成。」《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郦山事大毕,今释阿房宫弗就,则是章先帝举事过也。」
2.起事。《后汉书。卷二三。窦融传》:「融闻智者不危众以举事,仁者不违义以要功。」《三国演义》第一六回:「绣乃移屯其军,分为四军,刻期举事。」
《國語辭典》:盗蹠(盜跖)  拼音:dào zhí
相传为古代的大盗,生性暴虐,横行天下。后用以形容残暴的人。《荀子。劝学》:「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蹠也。」《红楼梦》第七九回:「未免娇养太过,竟酿成个盗蹠的性气,爱自己尊若菩萨,待他人秽如粪土。」也作「盗蹠」。
《國語辭典》:义旗(義旗)  拼音:yì qí
本指起义军队的旗帜,后泛指起义的军队。唐。骆宾王 代徐敬业讨武氏檄:「顺宇内之推心,爰举义旗,以清妖孽。」也作「义军」。
《漢語大詞典》:鼪鼯
(1).鼪鼠与鼯鼠。比喻志趣相投的亲密朋友。 宋 黄庭坚 《书〈张仲谋诗集〉后》:“今窜逐蛮夷中,而 仲谋 来守 施州 ,所谓鼪鼯同游,蓬藋柱宇,而兄弟亲戚謦欬其侧者也。”
(2).旧时对起义群众的蔑称。 宋 辛弃疾 《满江红·贺王帅宣子平湖南寇》词:“白羽风生貔虎譟,青溪路断鼪鼯泣。”
《國語辭典》:黄巢(黃巢)  拼音:huáng cháo
人名。(西元?~884)唐曹州人。出身盐商,积财聚众,尤好收留亡命之徒。僖宗时率众攻掠河南、江西、福建、浙东等地,进陷长安,自称齐帝,后为李克用讨平,巢乃自刎而死。
《國語辭典》:北燕  拼音:běi yān
朝代名。(西元409~436)与东晋同时的十六国之一。冯跋所建,据有今热河境。
《漢語大詞典》:八关(八關)
指八个关口。(1)指 汉 末为镇压 黄巾 起义特设的八关都尉所辖的八关。后汉书·灵帝纪:“﹝ 中平 元年﹞,置八关都尉官。” 李贤 注:“八关谓 函谷 、 广城 、 伊闕 、 大谷 、 轘辕 、 旋门 、 小平津 、 孟津 也。”(2)指 明 末 腾越州 西南边境内的八关。 明 万历 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 云南 巡抚 陈用宾 筑,名为 神护 、 万仞 、 巨石 、 铜壁 、 铁壁 、 虎踞 、 天马 、 汉龙 。关址距当时边界或数十里或百余里不等。 清 季 中 英 勘定 滇 缅 边界, 虎踞 、 天马 、 汉龙 三关划属 缅甸 。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九:“八关自其西北斜抵东南。西四关属 蛮哈 守备,自西北而东南:一曰 神护 ,二曰 万仞 ,三曰 巨石 ,四曰 铜壁 。东四关属 陇把 守备,自西北而东南:一曰 铁壁 ,二曰 虎踞 ,三曰 天马 ,四曰 汉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