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南越  拼音:nán yuè
1.地名。古代百越之地,即今两广及越南北部。
2.国名。汉高祖刘邦曾立赵佗为南越王,据有今两广之地。后三传至王兴,丞相吕嘉与大臣作乱,别立建德为王。汉武帝元鼎五年,派遣路博德、杨仆讨伐吕嘉,翌年败之,吕嘉及建德被擒,南越亡,共九十三年。
《国语辞典》:安南  拼音:ān nán
1.地名。今贵州省晴隆县。
2.国名。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东南部。参见「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条。
《漢語大詞典》:有宋
(1).国名。即 宋国 。有,词头。庄子·在宥:“ 云将 不得问。又三年,东游,过 有宋 之野而适遭 鸿蒙 。”
(2).朝代名。有,词头。指 南朝 宋 。 南朝 宋 颜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 有宋 函夏,帝图弘远。” 南朝 宋 颜延之 《祭屈原文》:“惟 有宋 五年月日, 湘州 刺史 吴郡 张邵 恭承帝命,建旟旧 楚 。”
(3).朝代名。有,词头。指 赵匡胤 所建之 宋 。 明 韩洽 《题李龙眠诸夷职贡图》诗:“ 龙眠居士 生 有宋 ,未必诸蕃真入贡。”
《国语辞典》:齐国(齐国)  拼音:qí guó
1.国名。位于今山东省一带。周武王封姜太公于此,传至战国时,君位被权臣田氏篡夺。后为秦国所灭。
2.齐,中央。齐国指中州、中国、中华。《列子。黄帝》:「华胥氏之国,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
《国语辞典》:日本  拼音:rì běn
Japan
国名。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与日本海之间,由本州、四国、九州、北海道等四个大岛及附近小岛所组成,面积三十七万八千平方公里,人口约一亿二千一百五十万人。首都为东京都(Tokyo),人民信仰日本神道教、道教、佛教,主要语言为日本语。为君主立宪的国家。渔产丰富,海运便利,是亚洲最大的工业国家,币制为Yen。也称为「扶桑」。
《国语辞典》:新罗(新罗)  拼音:xīn luó
国名。古代朝鲜的三个王国之一。相传为赫居世所建,至西元四世纪中叶,成为朝鲜半岛东南的强国。定都庆州,继而与百济、高句丽鼎足而立。七世纪中叶灭百济及高句丽,赶走唐朝军队,几乎一统半岛。后于九世纪衰落,而灭于王氏高丽(王建)。新罗国王十分仰慕中国文化,除派遣子弟至长安留学外,其文字、历法、律令制度、服饰等尽依唐式,唐化程度十分澈底,故也称为「君子国」。
《国语辞典》:秦国(秦国)  拼音:qín guó
国名。周孝王封伯益之后于秦(约今甘肃省天水县),庄公时徙居大丘(今之陕西省兴平县东南的槐里城)。孝公时定都咸阳,得商鞅变法图强,积极东侵。惠王时重用张仪,以连横政策离间六国。昭襄王用范雎采远交近攻之策向东扩展。秦王政二十六年(西元前221)统一天下,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帝国。
《国语辞典》:朝鲜(朝鲜)  拼音:cháo xiān
国名。即现在的韩国。介于黄海、日本海之间。汉、唐以来,久为中国藩属。也称为「高丽」、「高句丽」、「句骊」。
《國語辭典》:僧伽  拼音:sēng qié
梵语saṁgha的音译。意为大众或会议。佛教用以指出家团体。《大智度论》卷三:「多比丘一处和合是名僧伽。」
《國語辭典》:波斯  拼音:bō sī
1.国名。(Persia)今伊朗的旧名,在亚洲西部。参见「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条。
2.烛工、烛商所供奉的行神。相传波斯原为一贫苦樵夫,伐树时,偶然间砍倒一棵树,见树皮上有白脂,进贡于禹,后制为蜡烛,遂被奉为行神。
《国语辞典》:巴西  拼音:bā xī
Brazil
国名。位于南美洲东部,西与哥伦比亚、玻利维亚及秘鲁为邻,西南与巴拉圭、阿根廷、乌拉圭交界,北与委内瑞拉、盖亚那、苏利南接壤,东临大西洋。参见「巴西联邦共和国」条。
《國語辭典》:北燕  拼音:běi yān
朝代名。(西元409~436)与东晋同时的十六国之一。冯跋所建,据有今热河境。
《国语辞典》:越南  拼音:yuè nán
Vietnam
国名。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东南部。参见「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条。
《国语辞典》:荷兰(荷兰)  拼音:hé lán
Netherlands
国名。为欧洲西北部的立宪王国。参见「荷兰王国」条。
《国语辞典》:犹太(犹太)  拼音:yóu tài
1.居住于亚洲西边的巴勒斯坦地区的游牧民族之一。参见「犹太人」条。
2.国名。西元前九五三年希伯来分裂后,建于巴勒斯坦的南部。后又夺取耶路撒冷,建立为以色列各支派联合王国的首都。西元前五八六年亡于巴比伦。重建国家后,西元七○年为罗马帝国所毁。
3.带种族歧视意味的谑称,指生性吝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