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军行(軍行)
行军。后汉书·皇甫嵩传:“每军行顿止,须营幔修立,然后就舍帐。”后汉书·申屠刚传:“盗贼羣辈,且以万数,军行众止,窃号自立。” 李贤 注:“兴军而行,拥众而止,无畏惮於危亡也。”
军职。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以一命命 郤缺 为卿,復与之 冀 ,亦未有军行。” 杜预 注:“虽登卿位,未有军列。”国语·周语中:“昔先大夫 荀伯 自下军之佐以政, 赵宣子 未有军行而以政。”
《漢語大詞典》:武职(武職)
(1).指武官。与“文职”对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内史治国民,中尉掌武职。”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祖宗以来,凡双月十六日,例有应答牌子,前往教场比试,武职应袭。”
(2).军职。儿女英雄传第八回:“自从我祖父手裡就了武职,便讲究些兵法阵图。”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言事·武弁建言太黩:“﹝ 刘永昌 ﹞又上言武职立功之人故絶,其姪孙以下俱许承袭。”
《漢語大詞典》:军列(軍列)
军职。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亦未有军行” 晋 杜预 注:“虽登卿位,未有军列。”
分類:军职
《漢語大詞典》:戎级(戎級)
军职。 唐 颜真卿 《右武卫将军臧公神道碑铭》:“少以勋劳,亟紆戎级。”
分類:军职
《漢語大詞典》:开府(開府)
(1).古代指高级官员(如三公、大将军、将军等)成立府署,选置僚属。后汉书·董卓传:“ 傕 ( 李傕 )又迁车骑将军,开府,领司隶校尉,假节。” 三国 魏 阮籍 《辞蒋太尉辟命奏记》:“开府之日,人人自以为掾属。”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 史君 开府未浹旬,欲戴纶巾挥白羽。”
(2).指有权开府的官员。 唐 杜甫 《春日忆李白》诗:“清新 庾开府 ,俊逸 鲍参军 。”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九:“ 无咎 ( 晁无咎 )云:‘疑 宋开府 鐡石心肠。’”
(3).特指 庾信 。 宋 欧阳修 《答判班孙待制见寄》诗:“惟恨 江淹 才已尽,难酬 开府 句清新。”
(4).府兵军职。 西魏 和 北周 时全国府兵分属于二十四军,每军设一开府,兵额约二千人。参阅北史·李弼等传论新唐书·兵志
《漢語大詞典》:指挥(指揮)
亦作“ 指麾 ”。亦作“ 指撝 ”。
(1).以手或手持物挥动示意。鹖冠子·博选:“凭几据杖,指麾而使,则厮役者至。”易·谦“六四,无不利撝谦” 三国 魏 王弼 注:“指撝皆谦,不违则也。”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见 光 在松树上拊手指挥嗤笑之, 綝 问侍从,皆无所见。” 唐 李颀 《题璿公山池》诗:“指挥如意天花落,坐卧閒房春草深。”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老儒则端坐石磴上,讲孟子‘ 齐桓 、 晋文 之事’一章,字剖句析,指挥顾盼,如与四五人对语。”
(2).发令调遣。荀子·议兵:“ 汤 武 之诛 桀 紂 也,拱挹指麾,而强暴之国莫不趋使,诛 桀 紂 若诛独夫。” 汉 桓宽 盐铁论·论功:“是以刑省而不犯,指麾而令从。” 唐 刘知几 史通·辨职:“夫使 辟阳 、 长信 ,指撝 马 郑 之前; 周勃 、 张飞 ,弹压 雷桐 之右,斯亦怪矣。” 明 唐顺之 《塞下曲赠翁东崖侍郎总制》之十六:“画戟森森清昼閒,指挥只是笑谈间。” 徐怀中 《西线轶事》二:“到前边要服从命令听指挥,一定要保证电话畅通。”
(3).安排。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榆白杨:“能种一顷,岁收千匹,唯须一人守护,指挥处分。”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或大期将至,即肋下微痛……便须指挥家事,以俟终焉。” 清 恽敬 《西楚都彭城论》:“指挥既定,人心自固。”
(4).犹指示。 宋 范仲淹 《与中舍书》:“请三哥指挥儿姪知委。” 宋 苏轼 《相度准备赈济第三状》:“臣已指麾 杭州 ,不得减价,依旧作七十收糴。” 明 高明 《琵琶记·义仓赈济》:“招状执结是实,伏乞相公指挥。”
(5).犹指点。 明 汤显祖 《南柯记·之郡》:“指挥风景迟去輦,为惜流光晚下鞭。”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寄生:“女从门外过,媪故指挥云树以迟纤步, 王孙 窥覘尽悉,意颤不能自持。”
(6).谓意之所向。 汉 许慎 《〈说文解字〉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晋 袁宏 后汉纪·明帝纪下:“归舍皆仰屋窃叹,虽口不言,指挥可知,皆谓多寃狱,莫敢言者。”
(7). 唐 宋 诏敕和命令的统称。 唐 黄滔 《唐昭宗实录》:“今年新及第进士 张貽宪 等二十五人并指挥取今月九日於 武德殿 祗候。”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建炎二年六月:“尚书省言,检会 靖康 元年已降指挥:人户愿将金帛钱粮献助者,计价依条补授名目。”宋史·宁宗纪一:“ 汝愚 曰:‘内禪事重,须议一指挥。’太皇太后允诺。 汝愚 袖出所拟以进。”
(8).军职名。 唐 中叶后有都指挥使, 后唐 、 后周 及 宋 ,均沿用其名,为禁卫之官。 宋 代殿前司及侍卫亲军均有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 金元 亲军亦置之。 明 代内外诸卫皆置指挥使。 清 代惟京城有兵马司指挥,为坊官,与 宋 明 之制不同。近世有前敌总指挥、总指挥等,均为军级以官职,又与古时不同。
(9). 五代 、 宋 军队的编制单位。 宋 王溥 五代会要·京城诸军:“ 后唐 长兴 三年三月敕:‘……左右羽林置四十指挥,每十指挥立为一军。’” 宋 曾公亮 等武经总要卷二:“国朝军制,凡五百人为一指挥,其别有五都,都一百人,统以一营。”
(10).专指领导乐队、合唱队进行排练和演出的人。其职责为根据音乐作品的内容和风格,以手势、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来指示节拍、速度、力度、思想感情等的变化。 冰心 《晚晴集·我的童年》:“我非常尊敬而且羡慕那位乐队指挥!” 李一氓 《〈阿英文集〉序》:“指挥上台,管弦乐团既演奏 贝多芬 《第九交响乐》,也演奏《黄河大合唱》。”
《漢語大詞典》:军容(軍容)
(1).指军队和军人的礼仪法度、风纪阵威和武器装备。司马法·天子之义:“古者,国容不入军,军容不入国。”文选·左思〈吴都赋〉:“军容蓄用,器械兼储。” 刘逵 注:“军容,军之容表,言矛剑等也。” 唐 杨巨源 《上刘侍中》诗:“军容雄朔漠,公望冠巖廊。” 清 钱谦益 《太仆寺少卿史弼授中宪大夫制》:“矧乃职在庶蕃,何难整军容于牧马。”
(2).官名。军职。 南北朝 时已有。中 唐 后为观军容使的简称。南齐书·桓康传:“ 宋 大明 中,随 太祖 为军容。”新唐书·宦者传上·鱼朝恩:“阴阳不和,五穀踊贵,皆军容事,宰相何与哉!”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恶得及第:“卑吏面奉军容处分, 裴秀才 非状元,请侍郎不放。”
《漢語大詞典》:校尉
军职名。据史记, 秦 末起义军中已有此职。《项羽本纪》载: 项梁 “部署 吴中 豪杰为校尉、候、司马。”又《张耳陈馀列传》载: 陈胜 “以 张耳 、 陈餘 为左右校尉。” 汉 代始建为常职,其地位略次于将军,并各随其职务冠以各种名号。掌管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长官,亦有称校尉者。 隋 唐 以后迄 清 为武散官之号,地位逐渐降低。 明 清 之际也称卫士为校尉,其地位尤低。参阅通典·职官十六《续通典·职官十六》
《漢語大詞典》:百户
(1).犹百家。《淮南子·氾论训》:“ 尧 无百户之郭, 舜 无置锥之地,以有天下。”史记·封禅书:“赐民百户牛一酒十石,加年八十孤寡布帛二匹。”后汉书·章帝纪:“加赐 河南 女子百户牛酒。” 李贤 注:“此女子百户,若是户头之妻,不得更称为户;此谓女户头,即今之女户也。”
(2).官名。 元 设百户为“百夫之长”,隶属于千户,为世袭军职。 明 清 为低级军官。《元典章·兵部·整治军兵》:“万户、千户、百户不肯奉公优恤军人,专务尅取益己。”清史稿·食货志一:“ 嘉庆 初, 铜仁 、 石峴 苗 地建碉卡,置屯军,每军百名,设百户一,总旗二。”
《漢語大詞典》:合后(合後)
(1).后援或断后掩护。 元 郑光祖 《三战吕布》第一折:“您三将统领各部下人马为合后,前去 虎牢关 下,与 吕布 交战。”《水浒传》第五五回:“开路人兵,齐担大斧;合后军将,尽拈长枪。”
(2).军职名,与“先锋”相对。《前汉书平话》卷上:“ 灌婴 为合后…… 樊噲 为前步先锋。”《水浒传》第七六回:“再説 童枢密 调拨军兵,点差 睢州 兵马都监 段鹏举 为正先锋…… 陈州 都监 吴秉彝 为正合后, 许州 都监 李明 为副合后。”《东周列国志》第六四回:“﹝ 齐庄公 ﹞以 王孙挥 为大将, 申鲜虞 副之, 州绰 邢蒯 为先锋, 晏氂 为合后……择吉出师。”
《漢語大詞典》:军咨(軍諮)
古军职名。相当于后世军队中的参议、参谋。晋书·阮籍嵇康等传论:“至於 嵇康 遗 巨源 之书, 阮氏 创先生之传,军諮散髮,吏部盗樽,岂以世疾名流,兹焉自垢?”
《漢語大詞典》:武官
(1).担任军职的官员。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古者重武官,有主射以督课之。” 晋 庾亮 《与郗鉴笺》:“主上自八九岁以及成人,入则在宫人之手,出则唯武官小人。”红楼梦第三六回:“那文官更不比武官了:他念两句书,记在心里,若朝廷少有瑕疵,他就胡弹乱諫,邀忠烈之名。”
(2).指军事官职。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欲与一武官,而其人不愿,乃赐田十顷免徭役杂赋云。”
(3).驻外使馆的组成人员的一种。通常由一国的军事部门派遣军事人员担任。职责是代表本国军事主管部门处置同驻在国军事主管部门之间的军事交往事宜。同时也是本国外交代表在军事问题上的顾问。武官享受外交特权。
《漢語大詞典》:都头(都頭)
(1).军职名。都将的别称。 唐 末 田令孜 募神策新军为五十四都,诸都以都将率领,亦称都头。 五代 沿之。 宋 时禁军有都头、副都头,位次指挥使。新唐书·兵志:“ 僖宗 幸 蜀 , 田令孜 募神策新军为五十四都……以左右神策大将军为左右神策诸都指挥使,诸都又领以都将,亦曰‘都头’。”旧五代史·梁书·李重胤传:“﹝ 重胤 ﹞率众来降。 太祖 素识之,拔用不次,署为先锋步军都头。”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宋金官印:“ 宋 军制以五百人为一营,每营设指挥使一员,其下为五都,每都马军设军使一员,副兵马使一员,步军设都头一员,副都头一员。”
(2).旧时称衙役、捕快头目。《水浒传》第四二回:“本县差下这两个都头,每日来勾取。管定了我们,不得转动。” 明 沈璟 《义侠记·征途》:“千里神交无一面,若见都头意自倾。”《老残游记》第二十回:“这 陶三爷 是 歷城县 里的都头,在本县红得了不得。”
(3).泛指头领,头脑。《西游记》第八九回:“他便是个搜山揭海,破洞攻城,闯祸的个都头!你怎么惹他?”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官船﹞结末又走个娇娇滴滴少年美貌的奶奶上来, 徐能 是个贪财好色的都头,不觉心窝发痒,眼睛里迸出火来。”
《漢語大詞典》:武吏
指军职官员。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薛能:“﹝ 薛能 ﹞资於傲忽,又多佻轻忤世。及为藩镇,每易武吏。”
《漢語大詞典》:承局
(1). 宋 代的低级军职,属殿前司。宋史·职官志六:“每都有军使、副兵马使、十将、将虞候、承局、押官,各以其职隶于殿前司。”《水浒传》第七回:“两个承局催得 林冲 穿了衣服,拿了那口刀,随这两个承局来。”
(2).差役的尊称。 宋 尤袤 《梁溪遗稿补遗·淮民谣》:“青衫两承局,暮夜连句呼。” 宋 朱熹 《答吕伯恭书》:“承局回,承书,得闻比日尊候万福。”古今小说·月明和尚度翠柳:“﹝ 柳府尹 ﹞写罢,封了简子,差一箇承局,送与 水月寺 玉通和尚 。”
(3). 清 代皇商在各省的承办人。红楼梦第四回:“自 薛蟠 父亲死后,各省中所有的卖买承局、总管、伙计人等,见 薛蟠 年轻不諳世事,便趁时拐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