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六艺(六藝)  拼音:liù yì
1.古代教育学生的六种科目。指礼、乐、射、御、书、数。《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2.儒家的六经。指《诗》、《书》、《易》、《礼》、《乐》、《春秋》。唐。韩愈 师说:「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分类字锦》:身通六艺(身通六艺)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史记孔子世家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分类:
《分类字锦》:六艺喉衿(六艺喉衿)
赵岐孟子题辞七十子之畴会集夫子所言以为论语论语者五经之錧辖六艺之喉衿也正义錧辖者车轴头铁也说文云车键也喉衿者说文云喉咽也衿衣领也言论语为五经六艺之要如比錧辖与夫喉衿也
分类:
《漢語大詞典》:六艺经传
“六经”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此处是指六经。即《》、《》、《》、《乐》、《》、《春秋》。注意:“六艺”有时是指礼、乐、射、御、书、术等六种技艺。传,是解释经书的书。如:《春秋左氏传》、《诗经毛氏传》等。“六艺经传”一词源于《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所引其父司马谈之言:“夫儒者六艺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例如: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韩愈《师说》
《分类字锦》:六艺折中(六艺折中)
史记孔子世家赞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史记孔子世家赞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分类:
《分类字锦》:六艺之一(六艺之一)
元史王恂传恂早以算术名裕宗尝问焉恂曰算数六艺之一定国家安人民乃大事也
分类:数学
《漢語大詞典》:六学(六學)
(1).指六艺或六经。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玉杯:“六学皆大,而各有所长:道志,故长於质;制节,故长於文;《乐》咏德,故长於风;著功,故长於事;本天地,故长於数;春秋正是非,故长於治。” 宋 叶适 《送陈彦群》诗:“众儒治六学,厥志存不朽。”
(2).谓 周 代的小学、东学、南学、西学、北学、太学。见大戴礼记·保傅北史·刘芳传:“案 郑 注《学记》, 周 则六学,所以然者,注云:‘内则设师保以教,使国子学焉;外则有太学庠序之官。’此其证也。”
(3). 唐 国子监设六馆,亦称“ 六学 ”。旧唐书·职官志三:“﹝国子监﹞祭酒、司业之职,掌邦国儒学训导之政令,有六学。一国子学,二太学,三四门,四律学,五书学,六算学也。”
《漢語大詞典》:群艺(羣藝)
犹六艺。 唐 张说 《元府君墓志铭》:“学综羣艺,词坛精微。”
分類:六艺
《高级汉语词典》:艺文
同艺文
分类:艺文
《漢語大詞典》:书数(書數)
六艺中的六书、九数之学。列子·仲尼:“有善治声乐者,有善治书数者。”后汉书·刘盆子传:“ 崇 虽起勇力而为众所宗,然不知书数。”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历法·算学:“算学亦书数中要事,而於勾稽钱穀尤为吃紧。”
《國語辭典》:三教  拼音:sān jiào
1.夏代教忠,商代教敬,周代教文,称为「三教」。见汉。班固《白虎通。卷七。三教》。
2.佛、儒、道三教的合称。
《國語辭典》:游艺(游藝)  拼音:yóu yì
1.优游于六艺之学。《论语。述而》:「依于仁,游于艺。」南朝宋。谢庄〈宋孝武宣贵妃诔〉:「游艺殚数,抚律穷机。」
2.一般多指通俗的民间艺能表演,后亦包括娱乐性较高的戏剧或音乐会。也作「游艺」。
3.游学讲艺。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游艺中原,脚根无线,如蓬转。」清。汪中〈先母邹孺人灵表〉:「迨中入学宫,游艺四方,稍致甘旨之养。」
《國語辭典》:游艺(遊藝)  拼音:yóu yì
一般多指通俗的民间艺能表演,后亦包括娱乐性较高的戏剧或音乐会。也作「游艺」。
《漢語大詞典》:射御
(1).射箭御马之术。古代六艺中的两种,都属尚武的技艺。书·秦誓:“仡仡勇夫,射御不违。”国语·楚语上:“﹝ 申公巫臣 ﹞使其子 狐庸 为行人於 吴 ,而教之射御,导之伐 楚 。”
(2).泛指战术技能等武事。 唐 陆贽 《策问识洞韬略堪任将帅科》:“选士废射御之仪,教人无搜狩之礼。” 清 孙枝蔚 《少狂喜文章》诗:“问以射御事,逡巡谢不能。”
《漢語大詞典》:讲艺(講藝)
讲论六艺。《后汉书·樊準传》:“及 光武皇帝 受命中兴,羣雄崩扰,旌旗乱野,东西诛战,不遑启处,然犹投戈讲艺,息马论道。”《文选·颜延之〈皇太子释奠会作〉》:“国尚师位,家崇儒门,稟道毓德,讲艺立言。” 李善 注:“《西都赋》曰:‘讲论乎六艺。’”《魏书·儒林传·常爽》:“是故 季路 勇士也,服道以成忠烈之概; 宁越 庸夫也,讲艺以全高尚之节。”
分類:讲论六艺
《漢語大詞典》:三物
(1).犹三事。指六德、六行、六艺。《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二曰六行:孝、友、睦、婣、任、恤。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郑玄 注:“物犹事也。”左传·襄公三年:“ 解狐 得举, 祁午 得位, 伯华 得官,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夫!” 明 宋濂 《送邓贯道还云阳序》:“《周官》之制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所谓三物,若六德、六行、六艺是也。” 清 曾国藩 《送江小帆同年视学湖北序》:“承平既久,法意寖失,郡县有司不知三物为何事,而教民之任,独以责之学政与校官。”
(2).三种物类。指豕、犬、鸡。《诗·小雅·何人斯》:“出此三物,以诅尔斯。” 毛 传:“三物,豕、犬、鷄也。” 清 钱谦益 《吴德舆次东坡狱中寄子由韵,作丁丑纪闻诗,感而和之》:“孤身岂合投豺虎,三物何当诅犬鷄。”
(3).三种。墨子·公孟:“ 公孟子 谓 子墨子 曰:‘君子恭己以待,问焉则言,不问焉则止,譬若鐘然,扣则鸣,不扣则不鸣。’ 子墨子 曰:‘是言有三物焉,子乃今知其一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