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阑干敲遍不应人


《全唐诗》卷六百三十八〈倚醉〉
倚醉无端寻旧约,却怜惆怅转难胜【那令惆怅转难胜】。静中楼阁深春雨【静中楼阁春深雨】,远处帘栊半夜灯【远处帘栊夜半灯】。抱柱立时风细细,绕廊行处思腾腾。分明窗下闻裁剪,敲遍阑干唤不应。
《國語辭典》:不应(不應)  拼音:bù yìng
不回应。宋。欧阳修〈踏莎行。碧藓回廊〉词:「阑干敲遍不应人,分明帘下闻裁剪。」《三国演义》第九回:「(董卓)惊问肃曰:『持剑是何意?』肃不应,推车直入。」
《國語辭典》:不应(不應)  拼音:bù yīng
1.不须、不该。宋。周文璞〈赠赵子野歌〉:「书来不应寄他物,只要秋林一双笛。」宋。苏轼 八声甘州。有情风词:「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2.不是、过失。《水浒传》第三回:「原告人保领回家,邻佑杖断有失救应;房主人并下处邻舍,止得个不应。」
3.不知。宋。陈师道〈河上〉诗:「还家慰儿女,归路不应长。」宋。陈德武〈忆秦娥。疏帘揭〉词:「娟娟月,不应何恨,照人离别。」
4.不曾、不尝。唐。韩翃〈送客之江宁〉诗:「春流送客不应赊,南入徐州见柳花。」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國語辭典》:心不应口(心不應口)  拼音:xīn bù yìng kǒu
心里想的与嘴里说的不一致,形容人虚伪作假。《群音类选。清腔类。卷五。步步娇。簟展湘纹新凉透曲》:「恨他心不应口,把欢娱翻成僝僽。情儿泛泛,浑如江水流。」
《国语辞典》: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拼音:jiào tiān tiān bù yìng,jiào dì dì bù líng
呼天唤地也得不到回应。形容处境十分困难,得不到任何帮助。如:「在山中迷路多日,饥寒交迫,又面临暴风雨,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不知如何才能脱困?」
《国语辞典》:言不应点(言不应点)  拼音:yán bù yìng diǎn
言而无信。如:「此人言不应点,别太轻信他。」
《国语辞典》:大不应是(大不应是)  拼音:dà bù yīng shì
非常地不对。《西游记》第三三回:「就是从轻,土地也问个摆站,山神也问个充军,我们也领个大不应是。」
分类:不对
《國語辭典》:供不应求(供不應求)  拼音:gōng bù yìng qiú
供给不能满足需求。如:「这本小说最近很畅销,供不应求。」也作「供不敷求」。
《漢語大詞典》:手不应心(手不應心)
犹言力不从心。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日往月来,不觉一年有餘, 李公子 囊篋渐渐空虚,手不应心,妈妈也就怠慢了。”
《漢語大詞典》:口不应心(口不應心)
嘴里说的和心里想的不一样。《三国演义》第十四回:“ 张飞 曰:‘弟自今以后,不饮酒,不打军士,诸般听人劝諫便了。’ 糜竺 曰:‘只恐口不应心。’”《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养娘替 玉郎 梳粧,低低説道:‘官人,你昨夜恁般説了,却又口不应心,做下那事!倘被他们晓得,却怎处?’” 沙汀 《一个秋天晚上》:“班长又口不应心地继续说了下去。”
《分类字锦》:理不应拜(理不应拜)
南史袁宪传陈武帝作相除司徒户曹初谒遂抗礼长揖中书令王劢谓宪曰卿何矫众不拜录公宪曰于理不应致拜卫尉赵知礼曰袁生举止详中故有陈汝之风
分类:正直
《國語辭典》:不用  拼音:bù yòng
1.不使用。汉。武帝 贤良诏:「周之成康,刑措不用,德及鸟兽。」
2.不必、不需要。《红楼梦》第二九回:「到明儿我在正面楼上,你在旁边楼上,你也不用到我这边来立规矩,可好不好?」
《國語辭典》:多事  拼音:duō shì
1.本指诸多事端,后用以比喻不安定的状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天下多事,吏弗能纪,百姓困穷而主弗收恤。」《红楼梦》第一六回:「正值凤姐近日多事之时,无片刻閒暇之工。」
2.多管閒事。《文明小史》第三回:「有些欢喜多事的,不免在茶坊酒店里散布谣言,说大人把永顺一府的山,通统卖给了外国人。」《儒林外史》第一四回:「倒是我多事,不该来惹这婆子口舌!」
《國語辭典》:不合  拼音:bù hé
1.相违、不契合。如:「意见不合」、「个性不合」。《红楼梦》第五回:「这日不知为何,他二人言语有些不合起来。」
2.违反或踰越某种道理、条件、潮流等。如:「不合原理」、「不合体制」。《红楼梦》第六三回:「因我们投亲去了,闻得他因不合时宜,权势不容,竟投到这里来。」
3.不该、不当。《大宋宣和遗事。元集》:「宋江接了金钗,不合把与那娼妓阎婆惜收了;争奈机事不密,被阎婆惜知得来历。」《喻世明言。卷二。陈御史巧勘金钗细》:「到第三日,不合又往,致阿秀羞愤自缢。」
4.不停、不住。元。睢玄明〈耍孩儿。乐官行径套。尾〉:「把我似救月般响起来,打蝗虫似鬨不合。」
5.不可。《武王伐纣平话》卷下:「二人又谏曰:『大王休兵罢战,不合伐纣,恐大王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