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25,分55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道教
人道教育
分类词汇
道家
众妙
金书
道流
道门
玄教
仙教
黄庭教
黄金
红尘
生死
道人
白雪
《國語辭典》:道教  拼音:dào jiào
崇奉元始天尊及太上老君为教祖的宗教。相传创于东汉张陵,陵著有道书二十篇,自号天师,故也称为「天师道」。以符咒为人治病,讲炼丹长生之术,入教者须缴纳五斗米,时人称为「五斗米道」。始盛行于蜀郡,后经弟子广布,信徒渐增,遂正式成为道教,流传于全国。
《国语辞典》:人道教育  拼音:rén dào jiào yù
教导儿童尊重生命,使他们对动物有爱心,免除残暴行为的教育。
《國語辭典》:道家  拼音:dào jiā
1.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派别。以老子、庄子为代表人物,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后亦指崇尚黄帝、老庄之说者。《汉书。卷三○。艺文志》:「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西游记》第二回:「流字门中,乃是儒家、释家、道家、阴阳家、墨家、医家,或看经、或念佛,并朝真降圣之类。」
2.炼丹服药、修道求仙之士。汉。王充《论衡。道虚》:「道家或以导气养性,度世而不死。」《南齐书。卷五四。高逸列传。顾欢》:「今道家称长生不死,名补天曹,大乖老、庄立言本理。」
3.指道教。唐。张敬忠 准敕勘复蜀州青城山常道观奏:「观还道家,寺依山外旧所,使道佛两所各有区分者。」《宋史。卷一七九。食货志下一》:「既而玉清昭应宫灾,遂诏谕中外,不复缮修。自是道家之奉有节,土木之费省矣。」
《漢語大詞典》:众妙(衆妙)
(1).一切深奥玄妙的道理。《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晋 潘岳 《闲居赋》:“仰众妙而絶思,终优游以养拙。”《北史·隐逸传·徐则》:“夫道得众妙,法体自然,包涵二仪,混成万物。” 唐 李白 《大猎赋》:“括众妙而为师,明无幽而不烛兮。” 金 元好问 《和仁卿演太白诗意》之一:“静坐且留观众妙,还丹无用説长生。”
(2).众多的妙趣。 清 林嗣环 《〈秋声诗〉自序》:“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3).借指道教。唐大诏令集·道士女冠在僧尼之上诏:“遂使殊方之典,鬱为众妙之先;诸华之教,翻居一乘之后。”
《漢語大詞典》:金书(金書)
(1).指用金简刻写或金泥书写的文字。 唐 贾岛 《送于中丞使回纥册立》诗:“君立天骄发使车,册文字字著金书。”古今小说·杨思温燕山逢故人:“ 思温 行至 昊天寺 前,只见真金身铸五十三参,铜打成旛竿十丈,上有金书‘勅赐昊天悯中禪寺’。”
(2).指道教或佛教之经典。《汉武内传》:“侍女 纪离容 至云:‘尊母欲得金书祕字六甲灵飞左右策精之文十二事。’” 宋 秦观 《游龙瑞宫次程公韵》:“鹤衔寳箭排烟去,龙护金书带雨来。” 元 揭傒斯 《送陈讲主奉诏校经罢归馀杭》诗:“圣主隆象教,金书开寳坊。”
(3).指法律条文。《隋书·刑法志》:“将恐玉科轻重,全关墨綬,金书去取,更由丹笔。”
(4).指天神的诏书。 南朝 梁 沈约 《游金华山》诗:“若蒙羽驾迎,得奉金书召。”
《漢語大詞典》:道流
(1).某种主张、教义的流布。庄子·山木:“道流而不明居,德行而不名处。”
(2).指道家。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谈空空於释部,覈玄玄於道流。” 李善 注:“释部,内典也。汉书曰:‘道家流者,出於史官,歷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也。’”
(3).道士之辈。 唐 孟浩然 《梅道士水亭》诗:“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 宋 王十朋 《龙瑞道士赠兰》诗:“清含道流气,轻带羽衣黄。” 阿英 《关于北京〈燕九竹枝词〉》:“至今远近道流,皆于此日聚城西 白云观 ,观即 长春 修炼处也。”
(4).指道教。《初刻拍案惊奇》卷七:“ 玄宗 虽崇奉道流,那 惠妃 却篤信佛教,各有所好。”
《國語辭典》:道门(道門)  拼音:dào mén
1.学道的方法或门径。如:「道门难进,不仅须自己寻觅,且要接受他人的指点。」
2.道教。如:「这是道门的规矩,你不要轻忽了。」
《國語辭典》:玄教  拼音:xuán jiào
道教的别称。唐。李咸用 吴处士寄香兼劝入道诗:「空挂黄衣宁续寿,曾闻玄教在知常。」
分類:佛教道教
《漢語大詞典》:仙教
指道教。 唐 孟郊 《求仙曲》诗:“仙教生为门,仙宗静为根……自当出尘网,驭凤登 崑崙 。”
分類:道教
《漢語大詞典》:黄庭教
指道教。因《黄庭经》所说为道教的养真修炼之道。 唐 陆龟蒙 《寄茅山何威仪》诗之一:“年来已奉黄庭教,夕鍊腥魂晓吸霞。”
《國語辭典》:黄金(黃金)  拼音:huáng jīn
1.一种贵重金属,因具美丽夺目的金黄色光泽而得名。延、展性极佳,化学性稳定,可用于电力、太空等工业,也可用来制造货币、首饰等。也称为「金子」。
2.铜。《书经。舜典》:「金作赎刑。」汉。孔安国。传:「金,黄金。」唐。孔颖达。正义:「此传黄金,吕刑黄铁,皆是今之铜也。」
3.粪便的戏称。如:「不可让宠物随地便溺,以免黄金遍地,有碍市容观瞻。」
《國語辭典》:红尘(紅塵)  拼音:hóng chén
1.俗世、繁华热闹的地方。南朝陈。徐陵 洛阳道诗二首之一:「绿柳三春暗,红尘百戏多。」清。陈澧〈水龙吟。词仙曾驻峰头〉词:「此夜三人对影,倚高寒红尘全洗。」
2.尘埃。《文选。班固。西都赋》:「红尘四合,烟云相连。」唐。刘禹锡〈元和十一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國語辭典》:生死  拼音:shēng sǐ
1.生存或死亡。《文选。任昉。出郡传舍哭范仆射诗》:「结欢三十载,生死一交情。」《儒林外史》第三四回:「治晚勿幸大病,生死难保,这事断不能了。」
2.坚持,不顾一切。《金瓶梅》第四一回:「于是生死把大妗子留下了,然后作辞上轿。」
《國語辭典》:道人  拼音:dào rén
1.修道或得道的人。《三国演义》第九回:「忽见一道人,青袍白巾,手执长竿。」《西游记》第二一回:「大圣直至门前,见一道人,项挂数珠,口中念佛。」
2.寺院里的侍役。《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道人报与长老知道。长老将自己龛子,妆了可常,抬出山顶。」
《國語辭典》:白雪  拼音:bái xuě
1.白色的雪。《孟子。告子上》:「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欤?」
2.形容人肌肤洁白细致。东周战国。宋玉 神女赋:「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
3.道家炼丹之术,常称水银为「白雪」。《西游记》第一七回:「讲的是立鼎安炉,抟砂炼汞;白雪黄芽,傍门外道。」
4.乐曲名。参见「阳春白雪」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