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草野  拼音:cǎo yě
1.民间、江湖。唐。白居易〈兰若寓居〉诗:「名宦老慵求,退身安草野。」
2.形容鄙陋、粗俗。《韩非子。说难》:「虑事广肆,则曰草野而倨侮。」《儒林外史》第三三回:「但小侄麋鹿之性,草野惯了。」
《國語辭典》:良民  拼音:liáng mín
安分守法的百姓。《管子。明法解》:「盗贼弗诛,则伤良民。」《三国演义》第一○回:「聚众数十万,头目不等,劫掠良民。」
《國語辭典》:释褐(釋褐)  拼音:shì hé
旧制,新进士必在太学行释褐礼,脱去布衣而换穿官服。后用来比喻做官或进士的及第授官。《文选。扬雄。解嘲》:「夫上世之士,或解缚而相,或释褐而傅。」宋。王禹偁 成武县作诗:「释褐来成武,初官且自强。」
《國語辭典》:徭役(傜役)  拼音:yáo yì
旧时国家规定男子有服劳役的义务,包括修筑城池、造桥铺路、防卫乡里、戍守边疆等。《南史。卷七○。循吏传。序》:「继以昏乱,政由群孽,赋调云起,徭役无度。」《资治通鉴。卷四五。汉纪三十七。明帝永平十二年》:「是时,天下安平,人无徭役,岁比登稔,百姓殷富,粟斛三十,牛羊被野。」也作「徭役」。
《國語辭典》:徭役  拼音:yáo yì
旧时官府指派成年男子义务性的劳役,包括修城、铺路、防卫乡里、戍守边疆等工作。汉。晁错论贵粟疏〉:「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四时之间,无日休息。」《后汉书。卷四九。王符传》:「圣人深知力者民之本,国之基也。故务省徭役,使之爱日。」也作「徭役」。
《國語辭典》:白袷  拼音:bái jiá
白色的夹衣。唐。李贺 染丝上春机诗:「䌽线结茸背复叠,白袷玉郎寄桃叶。」清。厉鹗〈疏影。轻阴冉冉〉词:「寒添白袷清明后,扫不尽随风微敛。」
《國語辭典》:韦布(韋布)  拼音:wéi bù
韦带布衣,指粗陋的衣服。汉。司马相如〈报卓文君书〉:「五色有灿,而不掩韦布。」唐。韩愈〈荆潭唱和诗序〉:「与韦布里闾憔悴专一之士,较其毫釐分寸。」
《國語辭典》:编氓(編氓)  拼音:biān méng
编入册籍的民丁。指平民。参见「编户」条。《宋史。卷四○○。汪大猷传》:「贷钱射利,隐寄田产,害及编氓。」
《漢語大詞典》:布袍
(1).布制长袍。后汉书·东夷传·三韩:“大率皆魁头露紒,布袍草履。”南史·沈约传:“恒服布袍芒屩,以麻绳为带。” 唐 唐彦谦 《早行遇雪》诗:“荒村絶烟火,髯冻布袍湿。”
(2).犹布衣。指平民。 宋 刘过 《寿建康太尉》诗:“万里寒风一布袍,持将诗句謁英豪。” 明 周履靖 《和贯休山居十咏》:“ 长安 多少豪华客,何似山林一布袍。”
《國語辭典》:匹妇(匹婦)  拼音:pǐ fù
寻常百姓。汉。班彪 王命论:「夫以匹妇之明,犹能推事理之致,探祸福之机。」晋。潘岳〈西征赋〉:「畴匹妇其已泰,胡厥夫之缪官。」
分類:妇女平民
《漢語大詞典》:小夫
(1).平民百姓中的男性。庄子·列御寇:“小夫之知,不离苞且竿牘。” 汉 王符 潜夫论·交际:“ 孟軻 辞禄万钟,小夫贪於升食。” 宋 曾巩 《抚州颜鲁公祠堂记》:“至今虽小夫妇人,皆知公之为烈也。” 明 李贽 《答耿司寇书》:“翻思此等,反不如市井小夫,身履是事,口便説是事。”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七:“《豳风》、二《南》、二《雅》、三《颂》,或出於妇人小夫衝口率意之作。”
(2).一般工匠。隶续·中平兽洗款识 洪适 释:“下两字甚野,盖铸冶小夫所书者。”
(3). 秦 时低级军爵。《商君书·境内》:“爵,自一级已下至小夫,命曰校徒、操、出公。”出, 俞樾 云:“疑当作士。”见诸子平议·商子“吏自操及杖以上”。
《漢語大詞典》:青裙
青布裙子。古代平民妇女的服装。 前蜀 杜光庭 《仙传拾遗·张子房》:“﹝ 张良 ﹞遇四、五小儿路上羣戏,一儿曰:‘着青裙,入天门,揖 金母 ,拜 木公 。’”新五代史·楚世家·周行逢:“﹝ 严氏 ﹞至则营居以老,岁时衣青裙押佃户送租入城。”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三:“读太夫人《緑浄轩自寿》云:‘自分青裙终老妇,滥叨紫綍拜乡君。’”
《漢語大詞典》:逐便
(1).乘便,顺便。 唐 高适 《谢上剑南节度使表》:“臣今逐便指撝,乘閒式遏,救苍生之疲弊,宽陛下之忧勤。”
(2).旧谓公职人员犯有过失削为平民。 宋 司马光 《申明役法札子》:“见雇役人候差到役,人各放令逐便。” 宋 赵升 朝野类要·降免:“逐便:既量移,如又该恩,则放令逐便。”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 衡州 编管人 胡詮 放逐便。”
(3).指驱逐,驱赶。五灯会元·昭觉勤禅师法嗣·虎丘绍隆禅师:“恁么则和尚放某甲逐便也。”
《漢語大詞典》:秀民
德才优异的平民。国语·齐语:“其秀民之能为士者,必足赖也。” 韦昭 注:“秀民,民之秀出者也。” 唐 韩愈 《欧阳生哀辞》:“ 闽 越 地肥衍,有山泉禽鱼之乐,虽有长材秀民通文书吏事与上国齿者,未尝肯出仕。” 明 方孝孺 《孙伯融传》:“时秀民有能才者,见方战争胜负未分,皆伏居山谷中不肯出。”
分類:优异平民
《國語辭典》:藿食  拼音:huò shí
以豆叶为食。语出汉。刘向《说苑。卷一一。善说》:「肉食者已虑之矣,藿食者尚何与焉。」后比喻粗食或借指在野的人。南朝齐。孔稚圭 荐杜京产表:「麻衣藿食,二十馀载,虽古之志士,何以加之?」
《國語辭典》:编民(編民)  拼音:biān mín
编入册籍的民丁。指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