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归田(歸田)  拼音:guī tián
1.归还田地。《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民年二十受田,六十归田。」
2.辞官返乡,归隐田园。如:「解甲归田」。
《國語辭典》:徒步  拼音:tú bù
1.步行。《文选。李陵。答苏武书》:「而裹万里之粮,帅徒步之师,出天汉之外,入强胡之域。」也作「徒行」。
2.比喻平民百姓。《汉书。卷五八。公孙弘传》:「弘自见为举首,起徒步,数年至宰相封侯。」
《國語辭典》:麻衣  拼音:má yī
1.麻布制作的衣服,为古代诸侯、大夫、士家居时穿著的常服。也是平民平时衣著。《诗经。曹风。蜉蝣》:「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唐。杜甫 前苦寒行二首之二:「楚人四时皆麻衣,楚天万里无晶辉。」
2.古时丧服。《礼记。间传》:「又期而大祥,素缟麻衣。」
《國語辭典》:深衣  拼音:shēn yī
一种古代服装。上下衣裳相连,长及脚踝,男女皆可穿。有些妇女的深衣衣襟接得很长,穿时可缠绕数次。《礼记。深衣》:「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短毋见肤,长毋被土。」元。袁士元 北门团练贝子美诗:「过客多怜我,深衣不称身。」
《國語辭典》:麻衣相法  拼音:má yī xiàng fǎ
五代、宋时,麻衣道者所流传下来的相术,后世有麻衣法、麻衣术、麻衣相,皆依托为名。也称为「麻衣神相法」。
《國語辭典》:白袷  拼音:bái jiá
白色的夹衣。唐。李贺 染丝上春机诗:「䌽线结茸背复叠,白袷玉郎寄桃叶。」清。厉鹗〈疏影。轻阴冉冉〉词:「寒添白袷清明后,扫不尽随风微敛。」
《国语辞典》:两截(两截)  拼音:liǎng jié
1.两段。如:「这根竹子太长,恐怕得分成两截,才能用车载走。」
2.古时平民皆穿短衫与裤子,故称短衫长裤的两段式打扮为「两截」。也作「两接」、「两截子」。
《國語辭典》:小的  拼音:xiǎo de
1.幼小的孩子。元。关汉卿《五侯宴。楔子》:「一个妇人,怀里抱著个小孩儿,我问他声咱,兀那嫂嫂,你为何抱著这小的在此啼哭,可是为何那?」也作「小底」。
2.平民对官员或仆役对主人的自称。元。郑廷玉《后庭花》第四折:「张千云:『禀爷,真个通神!是有一眼井,小的下去,打捞出这个口袋来。』」也作「小底」。
3.对仆役的泛称。元。吴昌龄《张天师。楔子》:「净云:『老哥不知,但是我家的小的每,都是生药名!』」也作「小底」。
《國語辭典》:凉棚(涼棚)  拼音:liáng péng
四面无墙,遮阳纳凉的棚子。《老残游记》第三回:「殿前搭著凉棚,摆设著四五张桌子,十几条板凳卖茶,以便游人歇息。」「小朋友最喜欢在凉棚下听老爷爷讲故事。」
《國語辭典》:蛾子  拼音:é zi
动物名。昆虫纲鳞翅类。腹部短而粗,触角细长如丝,翅面灰白,形体与蝶类相似而较肥大。
《國語辭典》:小底  拼音:xiǎo de
1.幼小的孩子。宋。王铚《默记》:「王介甫家,小底不如大底;南阳谢师宰家,大底不如小底。」也作「小的」。
2.平民、仆役对官员、主人的自称。如:「师爷,您别生气!小底这就给您办去!」也作「小的」。
3.对仆役的泛称。宋。周煇《北辕录》:「小底入报,传旨免礼。」也作「小的」。
《國語辭典》:小的  拼音:xiǎo de
1.幼小的孩子。元。关汉卿《五侯宴。楔子》:「一个妇人,怀里抱著个小孩儿,我问他声咱,兀那嫂嫂,你为何抱著这小的在此啼哭,可是为何那?」也作「小底」。
2.平民对官员或仆役对主人的自称。元。郑廷玉《后庭花》第四折:「张千云:『禀爷,真个通神!是有一眼井,小的下去,打捞出这个口袋来。』」也作「小底」。
3.对仆役的泛称。元。吴昌龄《张天师。楔子》:「净云:『老哥不知,但是我家的小的每,都是生药名!』」也作「小底」。
《國語辭典》:凉篷(涼篷)  拼音:liáng péng
船上所搭建用以遮阳取凉的棚子。《儒林外史》第四一回:「那外江的船,都下掉了楼子,换上凉篷,撑了进来。」
《漢語大詞典》:白夹
1.白色夹衣。
2.旧时平民的服装。亦借指无功名的士人。
《国语辞典》:布衣卿相  拼音:bù yī qīng xiàng
以平民身分担任卿相等官职的人。古时平民、贵族在政教方面的权益差别甚大,至春秋战国后始有以平民身分而任用为卿相的情事。
《漢語大詞典》:青衣小帽
旧时平民服装。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设朝》:“你青衣小帽,在此不便。”儒林外史第八回:“﹝ 王守仁 ﹞换了青衣小帽,黑夜逃走。”《荡寇志》第一二二回:“ 吴用 忙叫:‘……我想不如青衣小帽,同 戴院长 偷渡过去为稳。’”
《國語辭典》:贱敛贵出(賤斂貴出)  拼音:jiàn liàn guì chū
廉价买进,高价卖出。唐。韩愈 曹成王碑:「王始政于温,终政于襄,桓平物估,贱敛贵出。」也作「贱敛贵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