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01,分4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比肩
要路
师道
耆老
跋扈
易地
尊者
佳胜
襟袖
重镇
势利
名位
腾骧
平等
特进
《國語辭典》:比肩  拼音:bì jiān
1.并肩。如:「比肩兴国」、「他们两人比肩而行。」《淮南子。说山》:「三人比肩,不能外出户。」《新唐书。卷一八一。列传。曹确》:「工商杂流,假使技出等夷,正当厚给以财,不可假以官,与贤者比肩立、同坐食也。」
2.比喻地位或声望相等。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明诗》:「张、潘、左、陆,比肩诗衢。」晋。张悛〈为吴令谢询求为诸孙置守冢人表〉:「子弟量才,比肩进取。」
3.比喻同辈的人。如兄弟、姊妹、妯娌。《金瓶梅》第六二回:「中年虽招贵夫,常有疾病,比肩不和,生子夭亡。」
4.一个接著一个。形容众多。《荀子。非相》:「弃其亲家而欲奔之者,比肩并起。」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正纬》:「至于光武之世,笃信斯术,风化所及,学者比肩。」
《國語辭典》:要路  拼音:yào lù
1.必经的道路。《北史。卷四三。李崇传》:「崇乃村置一楼,楼悬一鼓,盗发之处,双槌乱击。四面诸村,闻鼓皆守要路。」
2.显重的地位。《旧唐书。卷七四。崔仁师传》:「丈夫当先据要路以制人,岂能默默受制于人也。」唐。杜甫〈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递呈苏涣侍御〉诗:「致君尧舜付公等,早据要路思捐躯。」
《國語辭典》:师道(師道)  拼音:shī dào
尊师重道之理,从师问学之道。唐。韩愈 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國語辭典》:耆老  拼音:qí lǎo
老人,多指德高望重者。《三国志。卷五四。吴书。吕蒙传》:「蒙旦暮使亲近存恤耆老,问所不足,疾病者给医药,饥寒者赐衣粮。」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郡有官吏、僧道、耆老。」
《國語辭典》:跋扈  拼音:bá hù
形容人态度傲慢无礼,举动粗暴强横。如:「军阀嚣张跋扈,百姓苦不堪言!」《三国演义》第二二回:「操遂承资跋扈,恣行凶忒,割剥元元,残贤害善。」
《漢語大詞典》:扈业(扈業)
古代一种捕鱼法。纬略卷五引 晋 张勃 《吴都记》:“江滨渔者,插竹绳编之以取鱼,谓之扈业。”初学记卷八引 南朝 梁 顾野王 《舆地志》:“扈业者,滨海渔捕之名,插竹列於海中,以绳编之,向岸张两翼,潮上即没,潮落即出,鱼随潮碍竹不得去,名之云扈。”
分類:捕鱼
《漢語大詞典》:跋扈将军(跋扈將軍)
后汉书·梁冀传:“帝少而聪慧,知 冀 骄横,尝朝羣臣,目 冀 曰:‘此跋扈将军也。’”因用以戏称暴风。 唐 冯贽 《南部烟花记·跋扈将军》:“ 隋煬帝 泛舟,忽阴风颇紧,叹曰:‘此风可谓跋扈将军。’”
分類:戏称暴风
《國語辭典》:易地  拼音:yì dì
1.更换所处的地位。《孟子。离娄下》:「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
2.平坦的地方。《汉书。卷四九。晁错传》:「若夫平原易地,轻车突骑,则匈奴之众易挠乱也。」
3.交换土地。《史记。卷七○。张仪传》:「楚王曰:『不愿易地,愿得张仪而献黔中地。』」
《國語辭典》:尊者  拼音:zūn zhě
1.地位或辈分高的人。《礼记。丧服小记》:「养尊者必易服,养卑者否。」《公羊传。闵公元年》:「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2.佛教用语。对出家人的敬称。《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凡是洞中各有一个尊者在内,做洞主。」
《漢語大詞典》:佳胜(佳勝)
(1).指有名望地位的人。《晋书·会稽王道子传》:“今之贵要腹心,有时流清望者谁乎?岂可云无佳胜?直是不能信之耳。”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五年“佳胜” 元 胡三省 注:“ 江东 人士,其名位通显於时者,率谓之佳胜、名胜。”
(2).优美。 明 李贽 《答焦漪园书》:“生平慕 西湖 佳胜,便於舟航,且去 白下 密邇。”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文理:“但文字佳胜,正贵其自得……各自知之,而难以告人。”
(3).旧时书札问候、祝颂用语。犹言安好;犹言顺适。 宋 苏轼 《答苏伯固书》:“辱书,劳问愈厚,实增感概,兼审尊体佳胜。” 鲁迅 《书信集·致杨霁云》:“久疏问候,想动定一切佳胜。”
《漢語大詞典》:襟袖
(1).衣襟衣袖。亦借指胸怀。 南朝 宋 谢惠连 《白羽扇赞》:“挥之襟袖,以御炎热。” 唐 杜牧 《秋思》诗:“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 宋 辛弃疾 《感皇恩·滁州寿范倅》词:“三山归路,明日天香襟袖。”
(2).犹领袖,比喻地位重要者。 唐 刘知几 史通·断限:“夫尚书者,七经之冠冕,百氏之襟袖。凡学者必先精此书,次览羣籍。”
《國語辭典》:重镇(重鎮)  拼音:zhòng zhèn
1.重要的地区、位置。如:「国防重镇」、「工业重镇」。
2.掌握兵权,地位重要的大臣。《三国志。卷六一。吴书。潘浚陆凯传。陆凯》:「中常侍王蕃黄中通理,处朝忠謇,斯社稷之重镇,大吴之龙逢也。」《新唐书。卷一五八。列传。韩弘》:「二父居重镇,我以孺子又当执金吾职乎?」
《國語辭典》:势利(勢利)  拼音:shì lì
1.权势和财利。《史记。卷八九。张耳陈馀传。太史公曰》:「何乡者相慕用之诚,后相倍之戾也!岂非以势利交哉?」《红楼梦》第六回:「因贪王家的势利便连了宗,认作侄儿。」
2.形势有利。「势」文献异文作「埶」。《荀子。议兵》:「兵之所贵者埶利也,所行者变诈也。」
《國語辭典》:势利(勢利)  拼音:shì li
依财势的多寡而有不同态度的作风。《三国演义》第一回:「人情势利古犹今,谁识英雄是白身?」《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上复世上人,不要十分势利。」
《國語辭典》:名位  拼音:míng wèi
官秩、名称与品位。如:「我只在乎能为这国家奉献些什么,名位一点也不重要。」《左传。庄公十八年》:「王命诸侯,名位不同,礼亦异数,不以礼假人。」《儒林外史》第一回:「此兄不但才高,胸中见识,大是不同,将来名位不在你我之下。」
《國語辭典》:腾骧(騰驤)  拼音:téng xiāng
飞越奔驰,奋起前进。《文选。张衡。西京赋》:「负笋业而馀怒,乃奋翅而腾骧。」唐。李善。注:「腾,超也;骧,驰也。」唐。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诗:「腾骧磊落三万匹,皆与此图筋骨同。」也作「骧腾」。
《國語辭典》:平等  拼音:píng děng
1.彼此同等、相等。《文明小史》第一八回:「无论他是什么人,我等皆当平等相看,把他引而进之,岂宜疏而远之?」
2.县名。在河南省洛阳县西南,位于伊河之西。
《漢語大詞典》:特进(特進)
(1).官名。始设于 西汉 末。授予列侯中有特殊地位的人,位在三公下。 东汉 至 南北朝 仅为加官,无实职。 隋 唐 以后为散官。 明 以特进光禄大夫为正一品。 清 废。参阅后汉书·和帝纪“赐诸侯王、公、将军、特进” 李贤 注引 汉 应劭 汉官仪宋书·百官志上通典·职官十六明史·职官志一
(2).特予晋升。宋史·选举志一:“ 九成 以类试、廷策俱第一,命特进一官。” 明 单本《蕉帕记·相逢》:“兹特进尔都招讨使 胡章 为兵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