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打鱼(打鱼)  拼音:dǎ yú
捕鱼。如:「住在海边的人家,几乎世世代代都靠打鱼为生。」宋。汪元量〈湖州歌〉九八首之一七:「手中明镜抛船上,半揭篷窗看打鱼。」《水浒传》第一五回:「小生短见,假如你们怨恨打鱼不得,也去那里撞筹,却不是好。」
《漢語大詞典》:畋渔(畋漁)
(1).打猎和捕鱼。逸周书·文传:“畋渔以时,童不夭胎。”晋书·羊祜传:“﹝ 祜 ﹞在军,常轻裘缓带,铃閤之下,侍卫不过十数人,而颇以畋渔废政。”北史·魏咸阳郡王坦传:“﹝ 坦 ﹞性好畋渔,无日不出,秋冬猎雉兔,春夏捕鱼蟹。”
(2).指捕鱼。晏子春秋·问上十:“节饮食,无多畋渔,以无逼川泽。” 元 柳贯 《题临本捕鱼图》诗:“畋渔乐业廼如此,休养真堪遂生息。”
(3).指打猎。旧唐书·忠义传下·甄济:“﹝ 济 ﹞少孤, 天寳 中,隐居 卫州 青岩山 ,人伏其操行,约不为畋渔。”
(4).比喻泛览博涉。 唐 刘禹锡 《刘氏集略说》:“益与曹辈畋渔於书林,宵语途话,琴酒调謔,一出於文章。”
《漢語大詞典》:趁鱼(趁魚)
捕鱼。 宋 杨万里 《过百家渡四绝句》之一:“也知渔父趁鱼急,翻著春衫不裹头。”
分類:捕鱼
《漢語大詞典》:筌鱼(筌魚)
捕鱼。 唐 骆宾王 《夏日夜忆张二》诗:“烹鲤无尺素,筌鱼劳寸心。”
分類:捕鱼
《漢語大詞典》:漉鱼(漉魚)
捕鱼。尸子·明堂:“竭泽漉鱼,则神龙不下焉。”
分類:捕鱼
《漢語大詞典》:淘水
谓捕鱼。 明 高启 《捕鱼词》诗:“后网初沉前网起,夫妇生来业淘水。忽惊网重力难牵,打得长鱼满船喜。”
分類:捕鱼
《漢語大詞典》:刮鱼(刮魚)
方言。捕鱼。《花城》1981年第2期:“由于这水网地带,主要交通工具是小船,每天开基、浇泥、运蔗、刮鱼都离不开划船。”
分類:方言捕鱼
《國語辭典》:渔人(漁人)  拼音:yú rén
捕鱼的人。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唐。司空曙 下武昌江行望涔阳诗:「渔人共留滞,水鸟自喧翔。」
分類:渔人捕鱼
《漢語大詞典》:樵渔(樵漁)
(1).樵夫和渔夫。亦泛指村舍中人。 唐 岑参 《终南山双峰草堂作》诗:“有时逐樵渔,尽日不冠带。” 唐 于鹄 《题邻居》诗:“虽然在城市,还得似樵渔。”
(2).打柴和捕鱼。 宋 苏轼 《唐陆鲁望砚铭》:“甘杞菊,老樵渔。” 清 方文 《赠张甥晢如冠》诗之二:“翱翔天尺五,勿似舅樵渔。”
《國語辭典》:鲛人(鮫人)  拼音:jiāo rén
传说居住在南海中的人鱼。善织绢纱。晋。干宝《搜神记》卷一二:「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
《國語辭典》:危机(危機)  拼音:wéi jī
1.潜藏的危险、祸害。晋。赵至〈与嵇茂齐书〉:「常恐风波潜骇,危机密发。」唐。刘言史〈观绳伎〉诗:「危机险势无不有,倒挂纤腰学垂柳。」
2.生死成败的紧要关头。如:「经济危机」。
《漢語大詞典》:网罟(網罟)
(1).捕鱼及捕鸟兽的工具。管子·势:“兽厌走而有伏网罟。” 唐 杜甫 《五盘》诗:“地僻无网罟,水清反多鱼。”镜花缘第八九回:“道姑道:‘剧怜编网罟,始克奉盘匜。’” 王西彦 《鱼鬼》:“捉鱼的伙伴先后来到了,大家携带着网罟和鱼篓,坐在柳荫下,指点着纹圈的增添。”
(2).指法网。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七十:“苟非婴网罟,何必万里畿。” 宋 苏辙 《送柳子玉》诗:“坐令不羈士,举足遭网罟。”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佟觭角》:“倘为逻役所获,重罹网罟,再思悻免,詎可得乎?”
《漢語大詞典》:鱼船(魚船)
用于捕鱼的船。 唐 姚合 《赠常州院僧》诗:“仍闻开讲日,湖上少鱼船。” 元 马麟 《半泾》诗:“鱼船商船喜通津,挝鼓椎牛祀海神。” 方之 《栽草记》五:“两个老人整天在水上漂来漂去,四周湖水茫茫;这小小的电池把他们的小小鱼船跟整个世界连系了起来。”
分類:鱼船捕鱼
《漢語大詞典》:忘筌
(1).忘记了捕鱼的筌。比喻目的达到后就忘记了原来的凭借。语出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荃,通“ 筌 ”。 晋 何劭 《赠张华》诗:“奚用遗形骸,忘筌在得鱼。” 唐 韩偓 《感事三十四韵》:“独夫常独泣,多士已忘筌。”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 刘 始大悟,不觉洒然曰:‘君去固自得矣,将无使吾为忘筌忘蹄之人哉!’”
(2).引申喻不值得重视的事或物。 唐 刘禹锡 《春日书怀寄东洛白二十二杨八二庶子》诗:“曾向空门学坐禪,如今万事尽忘筌。” 元 王祯 农书卷二二:“资尔屈伸功用毕,莫将良器等忘筌。”
《國語辭典》:筌蹄  拼音:quán tí
1.比喻为达某种目的所使用的工具。参见「荃蹄」条。唐。白居易〈禽虫十二章诗。序〉:「庄列寓言,风骚比兴,多假虫鸟以为筌蹄。」
2.南朝时贵族与士大夫讲经说法时所执拂麈之类的东西。《南史。卷八○。贼臣传。侯景传》:「上索筌蹄,曰:『我为公讲。』命景离席,使其唱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