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37,分30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里选
临人
喷玉
美才
才雄
用才
弃人
才杰
良才
参选
武学
众材
辟置
选众
荐牍
《漢語大詞典》:里选(里選)
古代中央命地方选荐人才的制度。后汉书·章帝纪:“夫乡举里选,必累功劳。” 陈炽 《〈盛世危言〉序》:“用人则乡举而里选。”
《漢語大詞典》:临人(臨人)
谓选拔人才。后汉书·崔寔传:“盖 孔子 对 叶公 以来远, 哀公 以临人, 景公 以节礼,非其不同,所急异务也。” 李贤 注:“《韩子》曰, 叶公 问政於 仲尼 。 仲尼 曰:‘政在悦近而来远。’ 鲁哀公 问政於 仲尼 。 仲尼 曰:‘政在选贤。’ 齐景公 问政於 仲尼 , 仲尼 曰:‘政在节财。’此云‘临人’、‘节礼’,文不同也。” 明 归有光 《送童子鸣序》:“无怪乎其内不知修己之道,外不知临人之术。纷纷然日竞于荣利,以成流俗,而天下常有乏材之患也。”
分類:选拔人才
《漢語大詞典》:喷玉(噴玉)
(1).(马嘘气或鼓鼻时)喷散雪白的唾沫。谓马势雄猛。 唐 卢照邻 《紫骝马》诗:“塞门风稍急, 长城 水正寒。雪暗鸣珂重,山长喷玉难。” 唐 杜甫 《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诗:“向来皓首惊万人,自倚红颜能骑射。安知决臆追风足,朱汗驂驔犹喷玉。” 仇兆鳌 注:“穆天子传:天子东游於 黄 泽,使宫乐謡曰:‘ 黄 之泽,其马歕沙,皇人威仪。 黄 之泽,其马歕玉,皇人寿穀。’今按:踏岸则喷沙,激水则喷玉,皆言马势之雄猛。”
(2).借喻人才智不凡。 唐 杜甫 《同豆卢峰贻主客李员外贤子棐知字韵》:“炼金 欧冶子 ,喷玉 大宛 儿。符彩高无敌,聪明达所为。” 仇兆鳌 注:“此称美员外父子。炼金、喷玉,唯员外能有此子。”
《國語辭典》:美才  拼音:měi cái
杰出的人才。《新唐书。卷二○一。文艺传。序》:「大历、贞元间,美才辈出。」《儒林外史》第一○回:「换过了席,两公子把蘧公孙的诗和他刻的诗话请教,极誇少年美才。」
《漢語大詞典》:才雄
(1).杰出的人才。后汉书·窦融传赞:“悃悃 安丰 ,亦称才雄。” 唐 李白 《送程刘二侍御兼独孤判官赴安西幕府》诗:“ 安西 幕府多才雄,喧喧唯道三数公,绣衣貂裘明积雪,飞书走檄如飘风。”
(2).指才力雄健。 明 张居正 《游南海子》诗:“此日从臣俱寂寞, 上林 谁復叹才雄。”
《漢語大詞典》:用才
任用人才。 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十三:“巖巖显朝市,帝者慎用才。” 唐 杜甫 《送殿中杨监赴蜀见相公》诗:“解榻再见今,用才復择谁?”
《漢語大詞典》:弃人(棄人)
(1).被遗弃的人;废人。老子:“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汉 贾谊 新书·春秋:“君亦使君之贵优,将君之爱鹤,以为君战矣。我儕弃人也,安能守战?” 明 归有光 《圣人之心公天下》:“彼世之瞽者、刖者、宫者,莫不以为弃人也。” 清 尤侗 《南陈北李》诗:“ 南京 有一 陈 ,太学无弃人; 北京 有一 李 ,太学多端士。”
(2).指因罪被流放的人。管子·问:“问国之弃人,何族之子弟也。” 尹知章 注:“弃人,谓有过不齿,投之四裔者也。”
(3).遗弃人才。左传·昭公元年:“ 莒展 之不立,弃人也夫!人可弃乎?”
(4).失去人心。国语·晋语一:“今不据其安,不可谓能谋;行之以齿牙,不可谓得人……弃人失谋,天亦不赞。” 韦昭 注:“行之以齿牙为弃人,不据其安为失谋。少族多敌,故天不赞助。”
《漢語大詞典》:才杰(才傑)
杰出的人才。晋书·文苑传序:“至於 吉甫 、 太冲 、 江 右之才杰; 曹毗 、 庾阐 ,中兴之时秀。” 宋 陆游 《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诗:“世间才杰固不乏,秋毫未合天地隔。” 清 薛福成 《保荐使才疏》:“以 中国 幅员之广,聪明才杰之多,诚令导之以有恆,养之以渐庸,詎不能励彼豪儁,宏此远謨。”
分類:杰出人才
《漢語大詞典》:良才
杰出的人才。墨子·亲士:“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 三国 吴 韦昭 《博弈论》:“博选良才,旌简髦俊。” 宋 范仲淹 《天骥呈才赋》:“偶昌运以斯出,呈良才而必分。”
《國語辭典》:参选(參選)  拼音:cān xuǎn
参与选拔、加入竞选。如:「美国今年的总统大选,除了两大党的候选人外,另有一无党籍人士宣布参选。」《后汉书。卷一七。冯岑贾列传。贾复》:「宗擢用其任职者,与边吏参选,转相监司,以擿发其奸。」
《國語辭典》:武学(武學)  拼音:wǔ xué
古代军事学校。宋神宗置武学,选文武官知兵者为教授,教学子研习诸家兵法。
《漢語大詞典》:众材
1.各种材木。《文选·潘尼〈赠侍御史王元贶〉诗》:“崐山积琼玉,广厦构众材。” 李善 注引慎子:“廊庙之材,非一木之枝。” 宋 陈景沂 《全芳备祖·木部·石楠》:“大朴既一剖,众材争万殊。”
2.各种人才。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自序》:“序门人以为四科,汎论众材以辨三等。”
《漢語大詞典》:辟置
谓征聘人才,置为僚属。新五代史·南汉世家·刘隐:“ 定保 , 容管 巡官; 曙 , 唐 太学博士……﹝ 隐 ﹞皆辟置幕府,待以宾客。”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诗:“自此辟置,又荐馆职,遂躋侍从矣。”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盖必许其辟置,则可破拘挛,以得度外之士。”参见“ 辟除 ”。
《漢語大詞典》:辟除(闢除)
(1).开辟。指打开通路。 汉 焦赣 《易林·屯之兑》:“道路辟除,南至 东辽 , 卫子 善辞,使国无忧。”
(2).特指开道。明史·陈选传:“士民数万号泣遮留,使者辟除乃得出。”
(3).谓开垦荒地。 郭沫若 《盲肠炎·不读书好求甚解》:“农人说是在为国辟除草莱,工人说是在为国殖产兴邦。”
(1).打扫;扫除。管子·心术上:“故馆不辟除,则贵人不舍焉。故曰不洁则神不处。”
(2).引申为驱除。《荀子·成相》:“ 禹 有功,抑下鸿,辟除民害逐 共工 。”
(3).祛除;禳除。 汉 应劭 《风俗通·祀典·杀狗磔邑四门》:“今人杀白犬以血题门户,正月白犬血辟除不祥,取法於此也。” 三国 魏 曹植 《大墙上蒿行》:“驳犀标首,玉琢中央。帝王所服,辟除凶殃。”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顺星》:“十三日至十六日,由堂奥以至大门,燃灯而照之,谓之散灯花,又谓之散小人。亦辟除不祥之意也。”
(4).征聘授官。周礼·地官·胥:“自胥师以及司稽皆司市所自辟除也。”后汉书·百官志一:“ 汉 初掾史辟,皆上言之,故有秩比命士。其所不言,则为百石属。其后皆自辟除,故通谓百石云。” 宋 陆游 《蜡弹省札》:“七品以下听便宜辟除。”
(5).芟除(杂草)。 清 唐孙华 《治圃》诗之二:“辟除去荒秽,雍土培污洼。”
(1).开垦。 三国 魏 曹丕 《登城赋》:“平原博敞,中田闢除,嘉麦被垄,缘路带衢。”
(2).开发。 康有为 《大同书》丁部:“就优胜劣败天演之理论之,则我 中国 之南,旧为 三苗 之地,而为我 黄帝 种神明之裔所闢除。”
《漢語大詞典》:选众(選衆)
谓从许多人中选拔人才。语出《论语·颜渊》:“ 舜 有天下,选於众,举 皋陶 ,不仁者远矣。”《晋书·曹志传》:“列藩九服,式序王官,选众命贤,惟德是与。”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选众而举,敦悦斯在。” 宋 曾巩 《监察御史制》:“御史持国纪纲,所以纠官邪,齐内外,选众而授,厥惟艰哉!”
《漢語大詞典》:荐牍(薦牘)
推荐人才的文书。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一·司徒公历仕录:“公政绩甚著,且屡登荐牘,今送杉板,是贿而求荐也,不可。” 清 昭梿 啸亭杂录·阿文成公用人:“其拔擢人才,或於散僚卒伍以一二语赏识,即登荐牘,故人皆乐为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