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发遣(發遣)  拼音:fā qiǎn
派遣。《后汉书。卷六○下。蔡邕传》:「闻邕善鼓琴,遂白天子,敕陈留太守督促发遣。」《三国演义》第一四回:「前蒙降诏,未曾发遣。」
《國語辭典》:放逐  拼音:fàng zhú
把罪人发配到远方去,或驱逐出境。《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太史公曰:『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國語辭典》:窜逐(竄逐)  拼音:cuàn zhú
放逐。唐。李白 赠别郑判官诗:「窜逐勿复哀,惭君问寒灰。」《大宋宣和遗事。元集》:「将三苗窜逐于三危田地,将鲧诛殛于羽山田地。」
分類:放逐流放
《國語辭典》:流徙  拼音:liú xǐ
1.流离迁徙,生活不安定。《管子。侈靡》:「广其德以轻上位,不能使之而流徙。」《史记。卷一二二。酷吏列传。张汤》:「山东水旱,贫民流徙。」
2.流放、放逐。《后汉书。卷七。孝桓帝纪》:「流徙者使还故郡,没入者免为庶民。」《清史稿。卷二六三。列传。朱之弼》:「世祖恶贪吏,命官得赃十两,役得赃一两,皆流徙。」
《國語辭典》:流窜(流竄)  拼音:liú cuàn
1.流亡逃窜。如:「一听到政府军打来了,这些乌合之众马上四处流窜。」《初刻拍案惊奇》卷七:「武三思擅权,法善时常察听妖祥,保护中宗,相王及玄宗,大为三思所忌,流窜南海。」
2.因犯罪而放逐到偏远地方。《北史。卷九五。蛮列传》:「诞时年数岁,流窜大阳蛮中,遂习其俗。」《大宋宣和遗事。贞集》:「见流窜者,更不复叙。」
《漢語大詞典》:迁流(遷流)
(1).流放;贬逐。《淮南子·泰族训》:“ 赵王 迁流於 房陵 ,思故乡,作为山水之謳,闻者莫不殞涕。”隋书·滕穆王瓒等传论:“唯 卫王 养於 献后 ,故任遇特隆,而诸子迁流,莫知死所,悲夫!” 宋 陆游 《黄州》诗:“局促常悲类 楚 囚,迁流还叹学 齐 优。” 王闿运 《丁文诚诔》:“吏闇弱而惶怖,士迁流而靡据。”
(2).变化,演变。《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现在现在生不停,念念迁流无住灭。” 清 顾炎武 《答李子德书》:“又从是而进之五经 三代 之书,而知 秦 汉 以下至於 齐 梁 歷代迁流之失,而三百五篇之,可弦而歌之矣。” 蔡元培 《世界观与人生观》:“世界之迁流,如是其繁变也,而吾人乃于其中占有少许之歷史。”
(3).谓时间迁移流动。 宋 陆游 《皇帝御正殿贺表》:“率礼无违,永叹岁月迁流之速;向明而治,勉答臣民爱戴之心。” 明 袁宏道 《述怀》诗:“岁月无停晷,迁流快织梭。”《歧路灯》第一回:“日月迁流,这 端福儿 已七岁了。” 毛泽东 《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如果他们不能事先看到,那他们就只会跟着时间迁流,虽然也在努力工作,却不能取得胜利。”
(4).谓河流改道。 元 姚燧 《平章政事忙兀公神道碑》:“ 河 水迁流无常,长泛退滩,连岁不絶。”
《國語辭典》:放弃(放棄)  拼音:fàng qì
抛弃。《史记。卷二四。乐书》:「放弃诗书,极意声色,祖伊所以惧也。」《文明小史》第四○回:「生在地球上就该创立事业,不好放弃义务,总要想法子生利。」
《漢語大詞典》:窜流(竄流)
放逐;流放。 唐 韩愈 《泷吏》诗:“ 潮州 底处所,有罪乃窜流。” 宋 苏轼 《贺蒋发运启》:“某窜流已久,衰病相仍。” 宋 叶适 《朝议大夫王公墓志铭》:“ 韩侂胄 死,缘坐窜流 衢 信 道中不絶,至无担夫可雇。”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方其初萌,褫一官,窜流一二吏,即可消患於未萌。”
分類:放逐流放
《國語辭典》:发放(發放)  拼音:fā fàng
1.分发薪资、财物或施舍、救济的物品。《红楼梦》第四九回:「凤姐打发了平儿来回覆不能来,为发放年例正忙。」
2.处分发落。元。汉关卿《金线池》第二折:「你不发放我起来,便跪到明日,我也只是跪著。」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三折:「大小番将,听我发放,人人戴七顶头盔。」
3.打发。《清平山堂话本。合同文字记》:「包相公见安住孝义,发放各回家。」
《漢語大詞典》:流极(流極)
(1).流放。后汉书·蔡邕传论:“意气之感,士所不能忘也。流极之运,有生所共深悲也。” 李贤 注:“流、极,皆放也。” 清 黄宗羲 《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吏部尚书谥忠襄徐公神道碑铭》:“公犹以祖宗之法汰彼已甚,不因流极之运刓其方圆也。”
(2).去向。 清 方苞 《〈春秋通论〉序》:“所以考世变之流极,测圣心之裁制,具在於此,非通全经而论之,末由得其间也。” 严复 《论世变之亟》:“彼圣人者,特知运会之所由趋,而逆睹其流极。”
分類:流放去向
《漢語大詞典》:窜徙(竄徙)
(1).逃散。明史·西域传二·罕东卫:“ 洪武 二十五年, 凉国公 蓝玉 追逃寇 祁者孙 至 罕东 地,其部众多窜徙。”
(2).流放;放逐。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李青莲诗:“ 青莲 胸怀洒落,虽经窜徙,亦不甚哀痛。”
《國語辭典》:流递(流遞)  拼音:liú dì
将罪犯流放到远方。《宋史。卷三七三。洪皓传》:「目止剑士,为之跪请,得流递冷山。流递,犹编窜也。」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三折:「你汤我一汤,拷了你那腰截骨;掐我一掐,我著你三千里外该流递。」也作「递流」。
《漢語大詞典》:流辟
亦作“ 流僻 ”。
(1).放荡邪僻。礼记·乐记:“流辟、邪散、狄成、涤滥之音作,而民淫乱。”吕氏春秋·音初:“流辟、誂越、慆滥之音出,则滔荡之气、邪慢之心感矣。”《隋书·高祖纪下》:“人间音乐,流僻日久,弃其旧体,竞造繁声,浮宕不归,遂以成俗。”
(2).犹流放。国语·周语中:“余一人其流辟旅於裔土,何辞之有与?”
《國語辭典》:流逐  拼音:liú zhú
流放驱逐。《大宋宣和遗事。元集》:「却将共工流逐于幽州田地,将鲧放逐于崇山田地。」
分類:流放
《漢語大詞典》:迁放(遷放)
犹流放。 唐 张九龄 《九月九日登龙山》诗:“为邦復多幸,去国殊迁放。”
分類:流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