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海外  拼音:hǎi wài
1.国外。如:「她长年旅居海外。」《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便附了他们航海,看看海外风光,也不枉人生一世。」
2.上海方言。指说大话、摆架子。《官场现形记》第九回:「上海地方,还轮不著他海外哩!」
《国语辞典》:海里海外(海里海外)  拼音:hǎi lǐ hǎi wài
海内外,指各个地方。《文明小史》第四一回:「海里海外那些想望丰采的,谁不恭维我是一代名臣。」
《国语辞典》:海外移民  拼音:hǎi wài yí mín
移居到外国或海外的本国国民。如:「这次总统选举,许多海外移民也积极返国投票。」
《国语辞典》:海外寓公  拼音:hǎi wài yù gōng
藉著在国外投资房地产,并以出租公寓维持在当地生活的有钱人。如:「他宁可回国投资生产事业,也不愿意当海外寓公。」
《国语辞典》:海外版  拼音:hǎi wài bǎn
1.在海外制作的书报、杂志、电影等版本。
2.为因应国际市场需求所制作不同于国内的版本。
《高级汉语词典》:海外关系  拼音:hǎi wài guān xì
指居住在大陆的公民与大陆以外的人的亲戚、朋友关系
《國語辭典》:海外奇谈(海外奇談)  拼音:hǎi wài qí tán
异国远方稀奇古怪的传说,或毫无根据、怪异荒谬的言论或传说。如:「老船长最喜欢讲些海外奇谈给小朋友听。」
《分类字锦》:从海外来(从海外来)
平泉草木记凡花木以海为名者悉从海外来如海棠之类是也
分类:海棠
《國語辭典》:海表  拼音:hǎi biǎo
海外的地方。《书经。立政》:「方行天下,至于海表,罔有不服。」
《國語辭典》:外海  拼音:wài hǎi
沿海以外的海面。如:「这艘船正在花莲的外海捕鱼。」
《國語辭典》:瀛表  拼音:yíng biǎo
海外。唐。谢偃〈述圣赋〉:「流惠泽于瀛表,被仁风于区外。」
分類:海外
《國語辭典》:海国(海國)  拼音:hǎi guó
国境四面临海的国家。如:「日本是海国。」
《漢語大詞典》:海人
(1).指海上渔民。 三国 魏 嵇康 《答张辽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若守药则弃宅,见交则非赊,是海人所以终身无山,山客白首无大鱼也。” 南朝 宋 谢惠连 《连珠》之二:“是以高罗举而云鸟降,海人萃而水禽翔。” 唐 鲍溶 《采珠行》:“海人惊窥水底火,百宝错落随龙行。” 宋 苏洵 《答二任》诗:“习见反不怪,海人等龙虾。”
(2).指海外异族。南史·夷貊传下·倭国:“国西南万里,有海人身黑眼白,裸而丑。”
(3).谓水神。《全唐诗》卷八六四载《霅溪夜宴诗》:“海人瑞锦前,岂敢言文章。”
(4).海中怪物。 明 叶子奇 草木子·观物:“ 南海 时有海人出,形如僧,人颇小。登舟而坐,至则戒舟人寂然不动,少顷復沉水,否则大风翻舟。”
《漢語大詞典》:市舶
(1).古代中国对中外互市商船的通称。亦指海外贸易。新唐书·卢奂传:“污吏歛手,中人之市舶者亦不敢干其法,远俗为安。”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四年:“有胡人上言海南多珠翠奇宝,可往营致,因言市舶之利。”明史·外国传四·琉球:“贡使至 浙江 ,典市舶者復请籍其所齎。”
(2).市舶使或市舶司的省称。宋史·食货志下八:“九年, 集贤殿 修撰 程师孟 请罢 杭 , 明州 市舶,诸舶皆隶属 广州 一司。”
《漢語大詞典》:海榴
即石榴。又名海石榴。因来自海外,故名。古代诗文中多指石榴花。 隋 江总 《山庭春日》诗:“岸緑开河柳,池红照海榴。” 唐 李白 《咏邻女东窗海石榴》诗:“ 鲁 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 王琦 注引太平广记:“ 新罗 多海红并海石榴。” 元 张可久 《一支花·夏景》套曲:“海榴浓喷火,萱草淡堆金。” 明 唐寅 《川拨棹》词:“碧碧草沿堦,海榴半吐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