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大同  拼音:dà tóng
1.最和平安乐的盛世。如:「世界大同」。
2.天地万物与人合而为一。《吕氏春秋。有始览。有始》:「天地万物,一人之身也,此之谓大同。」
3.大致相同。《汉书。卷九六。西域传上。大宛国传》:「自宛以西至安息国,虽颇异言,然大同,自相晓知也。」《后汉书。卷七二。董卓传》:「天下反覆未可知,相与州里,今虽小违,要当大同,欲共一言。」
4.南朝梁武帝的年号(西元535~546)。
5.县名。在山西省内外长城之间,是平绥铁路的中心,产煤。旧为大同府治。
《漢語大詞典》:大同江
在朝鲜半岛北部。源于盖马高原西南侧,注入黄海。长431千米。流域面积约2万平方千米。有重要的航运、灌溉价值。
《國語辭典》:大同书(大同書)  拼音:dà tóng shū
书名。清康有为撰。以礼记礼运篇所陈之说为基础,述其理想中的世界。
《漢語大詞典》:小异大同(小異大同)
小部分不同,大部分相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檄移:“意用小异而体义大同,与檄参伍,故不重论也。”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八篇:“官场伎俩,本小异大同,滙为长编,即千篇一律。” 鲁迅 《华盖集·通讯》:“在现在,我倒只希望这类的小刊物增加,只要所向的目标小异大同,将来就自然而然的成了联合战线。”参见“ 大同小异 ”。
《国语辞典》:世界大同  拼音:shì jiè dà tóng
世界各国泯除民族界限而进于大同社会,此时全人类平等共处,利益均沾,达到真正的和平。
《国语辞典》:大同教  拼音:dà tóng jiào
十九世纪波斯人巴孛所创,其教义倡导万教同源,天下一家,排除一切种族、性别、阶级、宗教的偏见。最高机构是设在以色列海法的国际正义院,全世界现有一万七千多处的地方教会。也称为「巴哈易信仰」。
《国语辞典》:大同盟  拼音:dà tóng méng
多数国家或团体共同缔结盟约所形成的大团体。
《国语辞典》:大同大学(大同大学)  拼音:dà tóng dà xué
私立大学之一。原为「大同工业专科学校」,创立于民国四十五年。五十二年改制为「大同工学院」,六十五年开设研究所硕士班,七十一年开设博士班,八十八年改名为「大同大学」。设有工程、电机资讯、经营设计等学院。现址位于台北市中山北路。
《国语辞典》:大同社会(大同社会)  拼音:dà tóng shè huì
1.《礼记。礼运》篇所陈述的和平安乐的社会,这种社会以「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为政治制度,以「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为社会制度,以「货不必藏诸己,力不必为己」为经济制度。
2.大同世界中,和平安乐的社会。
《国语辞典》:大同世界  拼音:dà tóng shì jiè
国父孙中山先生创造三民主义的目的,是要使全国人民无阶级、男女、职业、宗教之别,一律平等,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并且还要进一步本著互助合作的精神,以谋全世界各民族的平等,而促进世界大同。
《国语辞典》:大同之世  拼音:dà tóng zhī shì
最和平安乐的盛世。《老残游记》第一一回:「然后由欧洲新文明进而复我三皇五帝旧文明,骎骎进于大同之世矣。」
《国语辞典》:大同主义(大同主义)  拼音:dà tóng zhǔ yì
主张世界大同的政治理想。《礼记。礼运》篇所阐述的大同思想颇为完备。
《国语辞典》:大同煤矿(大同煤矿)  拼音:dà tóng méi kuàng
位于山西省大同县境,煤矿储量丰富,有「煤海」之称。
《漢語大詞典》:大同市
在山西省北部,京包、同蒲、大秦三铁路交点。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北方军事重镇。古名平城,北魏初期曾建都于此。1949年设市。人口117.6万(1995年)。有著名的大同煤矿,为全国最大的煤炭工业基地之一。名胜古迹有云冈石窟、华严寺、善化寺和九龙壁。市东有著名的大同火山群。
《國語辭典》:大同小异(大同小異)  拼音:dà tóng xiǎo yì
大体相同,但略有差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四回:「说的是侯统领一个,其实如今做官的人,无非与侯统领大同小异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