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读书(讀書)  拼音:dú shū
阅读书籍。《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荆轲传》:「荆卿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
《國語辭典》:文字  拼音:wén zì
1.人类用来表示观念、记录语言的符号。
2.文书。《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您去攻破宋州,为我夺取张节使归娘。才得,便发文字来报我。」《警世通言。卷一三。三现身包龙图断冤》:「有甚事烦恼?想是县里有甚文字不了。」
3.文章、书籍。《董西厢》卷三:「早收拾琴囊,打叠文字。」《儒林外史》第三五回:「青邱文字,虽其中并无毁谤朝廷的言语,既然太祖恶其为人,且现在又是禁书,先生就不看他的著作也罢。」
《國語辭典》:不觉(不覺)  拼音:bù jué
1.没有察觉、感觉不到。《文选。张衡。东京赋》:「流遁忘反,放心不觉。」《儒林外史》第五三回:「陈木南起首还不觉的,到了半盘,四处受敌。」
2.某动作出于自然而非做作。《文选。潘岳。悼亡诗三首之二》:「抚衿长叹息,不觉涕沾胸。」《红楼梦》第二八回:「不觉恸倒山坡之上,怀里兜的落花撒了一地。」
3.不料,意想不到。《儒林外史》第二二回:「牛浦眼瞪瞪的望著牛玉圃的脸说,不觉一脚蹉了个空,半截身子掉下塘去。」
《國語辭典》:所得  拼音:suǒ dé
1.所得到的。《左传。襄公十九年》:「取其所得,以作彝器。」晋。陆机吊魏武帝文序〉:「吾历官所得绶,皆著藏中,吾馀裘可别为一藏。」
2.特指资财收入。如:「月所得」、「营利所得」。《汉书。卷九一。货殖传。程郑》:「擅盐井之利,期年所得自倍,遂殖其货。」
《國語辭典》:中间(中間)  拼音:zhōng jiān
1.位置居中的房间。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泗水注》:「庙屋三间,夫子在西间,东向;颜母在中间,南面。」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宣文阁》:「南间以藏物,中间诸官入直所,北间南向设御座。」
2.里面。宋。蒋捷〈声声慢。黄花深巷〉词:「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三国演义》第三回:「今虽奉诏,中间多有暗昧。何不差人上表,名正言顺,大事可图?」
3.位于两者或两者以上当中。元。马致远《青衫泪。楔子》:「争奈文臣……不肯尽心守职。中间白居易、刘禹锡、柳宗元等,尤以做诗做文,误却政事。」《儒林外史》第三七回:「左右两廊,奉著从祀历代先贤神位。中间是五间大殿。」
4.在事情进行的时候。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一折:「俺子母两个正行中间,被巡城卒惊散,不见了我女儿翠鸾。」《儒林外史》第三三回:「吃饭中间,谈及哄慎卿看道士的这一件事,众人大笑,把饭都喷了出来。」
《漢語大詞典》:无用(無用)
(1).不起作用,没有用处。荀子·非十二子:“言无用而辩,辩不惠而察。”史记·孟尝君列传:“焚无用虚债之券。”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九:“本朝此科废,书遂无用於世。”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乃尚剌剌不休,用心无用之地,何其不自量也!”
(2).以指没有作用的事物。 汉 司马相如 《难蜀父老》:“敝所恃以事无用,鄙人固陋,不识所谓。”
(3).不需要,不用。东观汉记·梁商传:“殯已开冢,冢开即葬。祭食如前,无用三牲。” 金 元好问 《喜李彦深过聊城》诗:“老眼天公只如此,穷途无用説悲辛。”红楼梦第四回:“除老父之外,餘者也就无用虑了。” 刘国钧 《并游侠行》:“男儿意气轻细作,相逢无用知名姓。”
(4).犹无能,没有才干。 唐 韩愈 《酬裴十六功曹巡府西驿途中见寄》诗:“多才自劳苦,无用祇因循。” 元 关汉卿 《四春园》第一折:“则为那无用的梅香无去就,送的我泼水难收。”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七:“我近来痛感到自己的无用。”
(5).犹无法。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 郑隐 ﹞又於从祖受之,而家贫无用买药。”
《國語辭典》:相将(相將)  拼音:xiāng jiāng
1.同在一起。唐。孟浩然 春情诗:「已厌交欢怜枕席,相将游戏绕池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七回:「说著,德泉惠了茶钱,相将出来。」也作「相偕」。
2.即将。《秦并六国平话。卷上》:「张车、严仲子往齐、赵求救,相将一旬馀日,并无音信。」宋。周邦彦〈花犯。粉墙低〉词:「相将见、脆丸荐酒,人正在、空江烟浪里。」
《國語辭典》:爽气(爽氣)  拼音:shuǎng qì
1.豪迈率直的气概。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豪爽》:「桓宣武平蜀。……桓既素有雄情爽气,加尔日音调英发。」唐。杜甫〈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异才应间出,爽气必殊伦。」
2.清爽的气息。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王子猷作桓车骑参军。桓谓王曰:『卿在府久,比当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视,以手版拄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宋。陆游〈水亭独酌十二韵〉:「清风扫郁蒸,爽气生户牖。」
《國語辭典》:远人(遠人)  拼音:yuǎn rén
1.居住在远方的人。《诗经。齐风。甫田》:「无思远人,劳心怛怛。」唐。李白 乌夜啼诗:「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孤房泪如雨。」
2.异族。《左传。定公元年》:「周巩简公弃其子弟而好用远人。」晋。杜预。注:「远人,异族也。」
《國語辭典》:瑟瑟  拼音:sè sè
1.碧绿的宝石。《新唐书。卷一三五。列传。高仙芝》:「仙芝为人贪,破石,获瑟瑟十馀斛。」《元史。卷二四。仁宗本纪一》:「帝曰:『所宝惟贤,瑟瑟何用焉?』」
2.形容风声。三国魏。刘桢 赠从弟诗:「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唐。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3.形容寒冷瑟缩的样子。《醒世姻缘传》第二七回:「谁知到了八月初十日边,连下了几日秋雨,刮起西北风来,冻得人瑟瑟的颤。」《官场现形记》第一四回:「只剩得一件布衫,跪在地下,瑟瑟抖个不了。」
《國語辭典》:射柳  拼音:shè liǔ
古代一种军中游戏。折柳枝环插在圆形的场地上,用阔镞的箭来射,以射断为胜。《董西厢》卷八:「也不爱耽花恋酒,也不爱打桃射柳,也不爱放马走狗,也不爱射生猎兽。」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四折:「时遇五月蕤宾节令,都要打毬射柳,宴赏太平之世。」也作「乍柳」、「诈柳」。
《國語辭典》:笔下(筆下)  拼音:bǐ xià
1.写作的能力。《老残游记》第一五回:「人也长的清清秀秀,笔下也还文从字顺。」《文明小史》第五四回:「前儿同席的那位边老大,他官场已多年了,情形熟悉得很,笔下也来得,你何不找他来斟酌斟酌呢?」
2.作者在写作书画所表现的整体风格及涵义。如:「笔下世界」。
《國語辭典》:笔下超生(筆下超生)  拼音:bǐ xià chāo shēng
超生,在此指宽宥或开脱。「笔下超生」即请求主事者在书写判状等文书时,用语从轻,将事情淡化,给予关系人开脱的机会。《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那王杰虽不是小人陷他,其祸都因小人而起。实是不忍他含冤负屈,故来到台前控诉,乞老爷笔下超生!」《三侠五义》第三九回:「犯人实实罪该万死,惟求相爷笔下超生。」
《國語辭典》:回旋  拼音:huí xuán
1.盘旋,不停的绕来绕去。如:「机场的跑道不够,许多飞机在上空回旋,等著降落。」也作「回旋」。
2.返回。《孤本元明杂剧。老君堂。第二折》:「若道是放我回旋,到的那咸阳里,久后拜谢明贤。」也作「回转」。
3.改变。如:「别太快下决定,免得没有回旋的馀地。」
《國語辭典》:回旋(迴旋)  拼音:huí xuán
旋转、盘旋。《列子。汤问》:「心闲体正,六辔不乱,而二十四蹄所投无差。回旋进退,莫不中节。」也作「回旋」。
《國語辭典》:讲求(講求)  拼音:jiǎng qiú
1.研究、研习。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使六七少年,日夜讲求于内。」《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农隙之际,讲求弓马,以习战伐。」
2.喜好、重视。《文明小史》第三一回:「现在讲求新政的,有一位商务部里的冯主事,单名一个廉,字号叫直斋。」
《國語辭典》:局促  拼音:jú cù
1.器量狭小。《文选。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也作「局促」、「跼促」。
2.空间狭小。三国。魏。阮籍〈元父赋〉:「故其城郭,卑小局促。」也作「局促」、「跼促」。
3.不安适的样子。《喻世明言。卷二。陈御史巧勘金钗钿》:「那假公子在席上自觉局促,本是能饮的,只推量窄,夫人也不强他。」也作「局促」、「跼促」。
4.短促。《北史。卷四五。夏侯道迁传》:「人生局促,何殊朝露,坐上相看,先后间耳。」
《國語辭典》:局促(侷促)  拼音:jú cù
1.形容器量狭小。如:「你这样心胸局促的人,是无法成大器的。」也作「局促」、「跼促」。
2.形容空间狭小。如:「这房间太局促,能不能换一间大一点的?」也作「局促」、「跼促」。
3.形容不安适的样子。如:「他鲜少上台说话,难免感到局促。」也作「局促」、「跼促」。
《國語辭典》:跼促  拼音:jú cù
1.器量狭小。也作「局促」、「局促」。
2.空间狭小。也作「局促」、「局促」。
3.不安适的样子。也作「局促」、「局促」。
《國語辭典》:香气(香氣)  拼音:xiāng qì
芬芳的气味。《列子。汤问》:「肤色脂泽,香气经旬乃歇。」《儒林外史》第四六回:「吃过,又唤了一巡真『天都』,虽是隔年陈的,那香气尤烈。」也称为「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