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合情
(1).和谐情感。礼记·乐记:“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 孔颖达 疏:“合情,谓乐也,乐和其内是合情也;饰貌,谓礼也,礼以检跡於外是饰貌也。”
(2).犹理应。谓合乎情理。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四折:“想着俺 汉高皇 图王霸业; 汉光武 秉正除邪, 汉献帝 将 董卓 诛, 汉皇叔 把 温侯 灭,俺哥哥合情受 汉 家基业。”
《國語辭典》:意合情投  拼音:yì hé qíng tóu
心意相通,感情融洽。《西游记》第四二回:「自老孙当年与他相会,真个意合情投,交游甚厚。」也作「情投意合」。
分類:情投意合
《国语辞典》:貌合情离(貌合情离)  拼音:mào hé qíng lí
表面上彼此相处得很好,而实际上感情不融洽。也作「貌合心离」、「貌合神离」。
《國語辭典》:合情合理  拼音:hé qíng hé lǐ
合于情理。如:「子女孝顺父母是合情合理的事。」
《國語辭典》:秘书(祕書)  拼音:mì shū
1.古代图书集中帝室,如西汉藏于天禄阁,东汉藏于东观,故宫中所藏的图书秘记,称为「秘书」。《文选。班固。答宾戏》:「永平中为郎,典校秘书。」
2.管理文书并协助主管管理事务的人员。《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于时有个秘书卫随,最能广识天下奇人。」
《漢語大詞典》:违戾(違戾)
(1).违背。后汉书·范升传:“时难者以 太史公 多引《左氏》, 升 又上 太史公 违戾《五经》,谬 孔子 言。” 宋 叶适 《淮西论铁钱五事状》:“况经收换,朝廷为民之意已足;如有违戾,惩治大吏一人,自然震耸用命。”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四节:“ 元始天尊 讲十戒,第一戒不得违戾父母师长,反逆不孝。”
(2).抵触;不一致。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二:“ 谢尚书 不量力,内与 萧王 违戾,外失 河 北之心,公所知也。” 明 陈继儒 《读书镜》卷四:“ 李师中 平日讲论,多与 荆公 违戾,及公权盛, 李 欲合之。”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一:“粗野而有楞角的色彩,调和中有违戾的印象。”
(3).乖谬;不合情理。 宋 陈师道 《策问》之五:“ 太史公 之论六家, 班固 之序九流,知其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也。至 荀卿 之非十二子,则咸无取焉。 庄休 之语道术,又皆出於圣人,其故何也?乌有同出於道而无一可取?其违戾莫甚於此。”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古微堂集》:“《古微堂外集》又詆諆先儒,指斥近献,尤多违戾很愎之言,亦不足与辨。”
《國語辭典》:好处(好處)  拼音:hǎo chǔ
1.好办,容易处理。《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四:「钱财好处,放绑要紧,手脚都麻木了些。」
2.容易交往。如:「他为人性情豪放,不拘小节,相当好处。」
《國語辭典》:不情  拼音:bù qíng
1.不讲情理,不近情理。如:「我有一个不情之请,请你一定要帮忙。」
2.薄情。如:「金玉奴棒下所打的是莫稽这等不情之人。」
《漢語大詞典》:诞节(誕節)
(1).生长出枝节。 汉 应瑒 《迷迭赋》:“朝敷条以诞节,夕结秀而垂华。”
(2).放纵不拘。汉书·叙传下:“ 陈汤 诞节。” 颜师古 注:“诞节,言其放纵不拘也。” 宋 刘敞 《杂诗》之二:“ 季长 诞节薄拘儒,俳笑纷紜絳帐居。”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佻达·唱莲花道情》:“ 苏 郡 祝允明 、 唐寅 、 张灵 ,皆诞节倡狂。”
(3).不合情理的品性行为。 南朝 齐 谢朓 《思归赋》:“怀齷齪之偏心,无夸毗之诞节。”
(4).帝王的生日。 宋 洪迈 容斋随笔·诞节受贺:“诞节之制,起於 明皇 。” 元 李翀 日闻录:“每岁诞节必进新经。”
《國語辭典》:乖戾  拼音:guāi lì
1.不和谐,不一致。《后汉书。卷三六。范升传》:「各有所执,乖戾分争。」
2.行为不合人情。如:「性情乖戾」。
《漢語大詞典》:切事
(1).切合情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比兴:“盖写物以附意,颺言以切事者也。”
(2).迫切的事。 唐 白居易 《为宰相谢官表为微之作》:“臣欲候坐对时便陈当今切事,下救时弊,上酬君恩。” 唐 赵璘 因话录·宫部:“ 汾阳 迎笑曰:‘有切事,须藉侍御为之。’”
《國語辭典》:违言(違言)  拼音:wéi yán
1.由于言语冲突而失和。《左传。隐公十一年》:「郑息有违言。息侯伐郑,郑伯与战于竟。」
2.不合理的言论。《管子。戒》:「邪行亡乎礼,违言不存口。」
《漢語大詞典》:迂僻
(1).偏僻。宋史·食货志下八:“山间迂僻之县镇,经理未定之州郡,悉罢而免之。”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饮馔·蔬食一》:“近地且然,况寥廓而迂僻者乎?”
(2).迂诞怪僻,不合情理。 宋 司马光 《与吴丞相充书》:“ 光 愚戇迂僻,自知於世无所堪可,以是退伏散地,苟窃微禄,以庇身保家而已。” 元 陈栎 勤有堂随录:“后来渐渐迂僻,如註 杜 诗,多説得迂晦,教人费力解説,可怒。”《豆棚闲话·陈斋长论地谈天》:“天下事,被此老迂僻之论败坏者多矣,不独此一豆棚也。”
《國語辭典》:见鬼(見鬼)  拼音:jiàn guǐ
1.比喻离奇古怪。如:「好端端的人会突然不见,真是见鬼了。」《水浒传》第四六回:「见鬼了!耶耶,我自路上买得这只鸡来吃,何曾见你的鸡?」
2.比喻毁灭或死亡。如:「让昨日的我见鬼去吧!今天的我是全新的开始。」
《國語辭典》:荒谬(荒謬)  拼音:huāng miù
荒唐、错误。《儒林外史》第三回:「总因童生文字荒谬,所以各位大老爷不曾赏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