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没屋架梁
比喻无中生有。二刻拍案惊奇卷四:“更有一等狠心肠的人,偏要从家门首打墙脚起:诈害亲戚,侵佔乡里,受投献,窝盗贼,无风起浪,没屋架梁。”
分類:无中生有
《國語辭典》:起风(起風)  拼音:qǐ fēng
刮风。如:「起风时,林梢会飒飒作响。」《镜花缘》第三九回:「只见日朗风清,毫无起风形象。」
《國語辭典》:罗织(羅織)  拼音:luó zhī
网罗罪状,陷害无辜。《旧唐书。卷九二。萧至忠传》:「至忠泣而奏曰:『陛下富有四海,贵为天子,岂不能保一弟一妹,受人罗织?宗社存亡,实在于此。』」唐。朱敬则〈请除滥刑疏〉:「杜告密之源,绝罗织之迹。」
《國語辭典》:诬告(誣告)  拼音:wū gào
伪造、变造證据或妄言指控,意图使无罪者受到刑事或惩戒的处分。《三国演义》第二○回:「乃密使人诬告彪交通袁术,遂收彪下狱,命满宠按治之。」《文明小史》第三九回:「诸城的百姓也实在刁的很,这样事都会平空捏造诬告得人么?」
《國語辭典》:见鬼(見鬼)  拼音:jiàn guǐ
1.比喻离奇古怪。如:「好端端的人会突然不见,真是见鬼了。」《水浒传》第四六回:「见鬼了!耶耶,我自路上买得这只鸡来吃,何曾见你的鸡?」
2.比喻毁灭或死亡。如:「让昨日的我见鬼去吧!今天的我是全新的开始。」
《漢語大詞典》:造谤(造謗)
诽谤;无中生有,说人坏话,毁人名誉。史记·李斯列传:“入则心非,出则巷议,非主以为名,异趣以为高,率羣下以造谤。”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匿名造谤,谓之无名子。” 宋 李纲 《与政府书》:“ 球 缘此种种造谤,又尝为 韩世忠 下营妇殴击。” 清 赵翼 瓯北诗话·元遗山诗:“予北渡后,献书中令君,荐诸名士,而造谤者,即书中所荐之人也。”
《漢語大詞典》:盐香(鹽香)
盐无香味。喻指无中生有之事或荒诞不经之说。成实论·一切有无品:“及世间事中,兔角、龟毛、蛇足、盐香、风色等,是名无。又经中佛説,虚空无辙跡,外道无沙门。”万善同归集卷下:“何起龟毛兔角之心,作蛇足盐香之见。”
《漢語大詞典》:诬构(誣構,誣搆)
亦作“ 诬遘 ”。亦作“ 诬搆 ”。无中生有地罗织罪名。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二:“ 俊臣 ( 来俊臣 )聚结不逞,诬遘贤良,赃贿如山,寃魂满路,国之贼也。”《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原来 王太 昔年因误触了本官,被诬搆成死罪。”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一章第一节:“第二条大罪是诬构,我们看那《西伯戡黎》里面, 祖伊 得着 戡黎 的消息,知道 周 家蓄有野心,所以赶快去报告 纣王 ,教他早作准备。但是 纣王 怎样说呢?他说:‘我生不有命在天?’你看,这信神的态度还要怎样虔诚?”
《漢語大詞典》:浮谤(浮謗)
(1).无中生有、毁坏他人声誉的坏话。 唐 刘禹锡 《上淮南李相公启》:“骇机一发,浮谤如川。” 宋 苏辙 《李谏议谢二府启》:“顷者得遇监司造为浮谤,浼尘上听。”
(2).指凭空说人的坏话。明史·杨言传:“帝以浮谤责之。”
《漢語大詞典》:诬引(誣引)
无中生有地攀引他人入罪。宋书·自序传·沈璞:“其閭里少年,博徒酒客,或财利争鬭,妄相诬引,前后不能判者, 璞 皆知其名姓。”资治通鉴·汉献帝初平二年:“ 卓 使司隶校尉 刘嚣 籍吏民有为子不孝、为臣不忠、为吏不清、为弟不顺者,皆身诛,财物没收。於是更相诬引,冤死者以千数。” 明 归有光 《〈山斋先生文集〉序》:“此两人皆死,则所诬引者不能白,乃餔药之。其后获真盗,而诬引者皆出。”
《國語辭典》:虚谤(虛謗)  拼音:xū bàng
不实的毁谤。《后汉书。卷七九。儒林传上。孔僖传》:「至如孝武皇帝,政之美恶,显在汉史,坦如日月,是为直说书传其事,非虚谤也。」南朝梁。刘孝绰〈谢东宫启〉:「舞文虚谤,不取信于宸明。」
《漢語大詞典》:撮空
(1).弄虚作假,无中生有。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委巷丛谈:“故谚云:‘ 杭州 风,会撮空,好和歹,立一宗。’” 清 李渔 《蜃中楼·望洋》:“你道是惯撮空的顽童相戏,须知俺远来投的信客无欺。”
(2).沾光,揩油。《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那一班闲汉,晓得 七郎 得了个刺史,没一个不来贺嘉撮空。”
《國語辭典》:假造  拼音:jiǎ zào
1.模仿真的,伪造。《文明小史》第二五回:「待我假造一本缘簿,只说龙华寺里的和尚募化添造一座大殿,只少二千五百块洋钱,要是肯捐,功德无量。」
2.捏造、编造。如:「假造讯息」。
《漢語大詞典》:诬指(誣指)
无中生有地指控。 明 海瑞 《吴吉祥人命参语》:“ 吴湘 计使 吉祥 脱逃,遂诬指 吉祥 打死,似亦一説可通。”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三章第二节:“ 耶律乙辛 害太子后,借此兴起大狱,陷害异己,诬指他们参预废立阴谋,任意治罪。” 秦牧 《长街灯语·大家欢迎丰富多采的文化》:“好些青年人冒着危险,把被诬指为‘毒草’的好书换上封皮,继续在各种场合辛勤阅读。”
《漢語大詞典》:载鬼一车(載鬼一車)
语出易·睽:“上九,睽孤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説之弧。” 高亨 注:“爻辞所言乃一古代故事。有一睽孤(离家在外之孤子)夜行,见豕伏於道中,更有一车,众鬼乘之。睽孤先开其弓欲射之,后放下其弓而不射。盖详察之,非鬼也,乃人也;非寇贼也,乃婚姻也。”后因以指混淆是非,无中生有。 清 钱谦益 《赵文毅公神道碑》:“ 江陵 以后,盘互杈枒。便文自营,载鬼一车。”亦省作“ 载鬼 ”。 明 张居正 《礼部仪制司主事敬修血书》:“皆由含沙以架祸,载鬼以起大狱。” 清 顾炎武 《松江别张处士悫王处士炜暨诸友人》诗:“每烦疑载鬼,动是泣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