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只 → 只祇祗衹秪秖”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只是  拼音:zhǐ shì
1.不过是。《朱子语类。卷一。太极天地上》:「太极只是天地万物之理。」《三国演义》第九回:「亦只是言刘氏灭,董氏兴之意。」
2.但是。《儒林外史》第二○回:「本该竟到监里去看他一看,只是小弟而今比不得做诸生的时候。」
3.只因为。《水浒传》第一六回:「岂知缘法却在保正庄上得会贤契,只是保正疏财仗义,以此天下豪杰都投门下。」
《国语辞典》:祇是  拼音:zhī shì
但是、只是。唐。李商隐〈锦瑟〉诗:「此情可待成追忆,祇是当时已惘然。」或读为ㄓˇ ㄕˋ zhǐ shì。
《國語辭典》:敢只是  拼音:gǎn zhǐ shì
1.或许是、大约是。元。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一折:「可曾有半点儿雨云期?敢只是一刬的雷霆怒。」
2.一定是。明。高明《琵琶记》第三○出:「我今番猜著你了!敢只是楚馆秦楼,有个得意人儿也。」
《國語辭典》:敢则是(敢則是)  拼音:gǎn zé shì
1.大概是、会不会是。表示猜测的语气。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一折:「做甚买卖度的昏朝?敢则是靠些赌官博。」
2.一定是、显然是。元。杨文奎《儿女团圆》第三折:「则俺那小哥哥,从幼儿便有志节,端的那顽劣处并无些,敢则是天生的聪俊。」
《國語辭典》:自是  拼音:zì shì
1.自以为是。《老子》第二四章:「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2.从此。三国魏。曹囧 六代论:「自是之后,齐分为七,赵分为六。」南朝梁。任昉〈王文宪集序〉:「自是始有应务之迹,生民属心矣。」
3.自然是。唐。杜甫〈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诗:「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红楼梦》第一四回:「凤姐见昭儿回来,因当著人未及细问贾琏,心中自是记挂。」
《国语辞典》:则是(则是)  拼音:zé shì
只是。《孤本元明杂剧。贬黄州。第一折》:「这里有当途虎狼,那里有拍天风浪,我要过水云乡,则是跳出是非场。」元。张国宾《薛仁贵。楔子》:「俺那孩儿薛驴哥,不肯做这庄农的生活,每日则是刺鎗弄棒,习什么武艺。」
分类:只是国宾
《漢語大詞典》:特为(特爲)
(1).独个儿干。墨子·明鬼下:“ 鲍 幼弱,在荷繦之中, 鲍 何与识焉?官臣 观辜 特为之。”
(2).只是;不过是。后汉书·班超传:“且 姑墨 、 温宿 二王,特为 龟兹 所置,既非其种,更相厌苦,其埶必有降反。” 孙中山 《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军政府宣言》:“所谓国民革命者,一国之人皆有自由、平等、博爱之精神,即皆负革命之责任,军政府特为其枢机而已。”
(3).最为。
《漢語大詞典》:止是
只是。 南朝 梁 沈约 《答庾光禄书》:“忌日制假应是 晋 宋 之间,其事未久。制假前止是不为宴乐,本不自封闭,如今世自处者也。”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十:“以臣观之,止是猝死耳。”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语缓例:“ 襄 三十一年左传‘缮完葺墙以待宾客’,急言之,则止是‘葺墙以待宾客’耳。”
分類:只是
《國語辭典》:正自  拼音:zhèng zì
只是、却是。《晋书。卷八○。列传。王羲之》:「知言不必用,或取怨执政,然当情慨所在,正自不能不尽怀极言。」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
《國語辭典》:但是  拼音:dàn shi
1.用于后一分句,连接前后两个分句,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相当于「不过」、「可是」、「只是」。常与「虽然」、「尽管」等配合使用。如:「可以去玩,但是要做完功课才能去。」「他虽然聪明,但是不用功。」「尽管大家都反对,但是他还是一意孤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八回:「虽说是吃的穿的有我大伯子当头,但是人生一世,并不是吃了穿了,就可以过去的啊!」
2.只要是、凡是。《西游记》第七五回:「我这洞里递年家没个苍蝇,但是有苍蝇进来,就是孙行者。」
《國語辭典》:且是  拼音:qiě shì
1.倒是、只是、却是,为转折语气词。《大宋宣和遗事。亨集》:「且是暂时厌皇宫拘捲,误至于此。」《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好阵大雨!且是没蜓譒,冒著雨又行了数十步。」
2.而且。《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生得眉清目秀,且是聪明,无书不读,无史不通。」
《漢語大詞典》:直置
(1).直书胸臆,置于文中。谓不用典。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 孙楚 缀思,每直置以疎通; 挚虞 述怀,必循规以温雅。” 周振甫 注:“直置疏通,盖即 沈约 所谓‘直举胸臆,非傍诗史’也。”
(2).只如此;只是。宋书·谢方明传:“ 谢方明 可谓名家驹。直置便自是台鼎人,无论復有才用。” 唐 杨炯 《和刘长史答十九兄》诗:“居然混玉石,直置保松筠。” 唐 韩愈 《寒食日出游》诗:“各言生死两追随,直置心亲无貌敬。”
《国语辞典》:单则是(单则是)  拼音:dān zé shì
只是。元。无名氏《神奴儿》第三折:「那李二呵,也无男也无女,单则是一夫一妇,你可便著谁来抵当门户?」
分类:只是
《國語辭典》:不过(不過)  拼音:bù guò
1.仅仅,只。指不超出某种范围。《新唐书。卷一五九。卢坦传》:「坦谕县人弟输,勿顾限,违之不过罚令俸尔。」《老残游记》第一回:「相隔不过一点钟之久,那船来得业已甚近。」
2.无法超越、凌驾。《文选。曹丕。典论论文》:「如粲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干之玄猿、漏卮、圆扇、橘赋,虽张、蔡不过也。」
3.但是。《红楼梦》第五七回:「也没什么要紧。不过我想著宝姐姐也在客中,既吃燕窝,又不可间断,若只管和他要,太也托实。」
4.放在形容词后面,表示非常的意思。《儒林外史》第一八回:「这位胡三先生虽然好客,却是个胆小不过的人。」
5.放在动词后面,指完成不了或承受不了此事。《朱子语类。卷五二。孟子。公孙丑上之上》:「公孙丑问孟子『动心否乎』,非谓以卿相富贵动其心;谓伯王事大,恐孟子担当不过,有所疑惧而动其心也。」《红楼梦》第六七回:「旺儿见这话,知道刚才的话已经走了风了,料著瞒不过,便又跪回道:『奴才实在不知。』」
《漢語大詞典》:岂独(豈獨)
难道只是;何止。左传·成公十六年:“君唯不遗德刑,以伯诸侯,岂独遗诸敝邑,敢私布之。”庄子·胠箧:“然而 田成子 一旦杀 齐 君而盗其国,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并与其圣知之法而盗之。” 唐 杜甫 《有感》诗之四:“终依古封建,岂独听簫韶?”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四:“使朝廷与 夏国 欢好如初,生民重见太平,岂独 夏国 之幸,乃天下之幸也。” 清 黄遵宪 《四用前韵》:“岂独 汉 唐 无此祸,五洲惊怪国人狂。”
《漢語大詞典》:岂徒(豈徒)
难道只是;何止。孟子·公孙丑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后汉书·杜乔传论:“夫称仁人者,其道弘矣!立言践行,岂徒徇名安己而已哉。” 宋 叶适 《纪年备遗序》:“相与论旧事,追念愴然。然则 文昭 岂徒以博习自是而已哉!” 明 李东阳 《送王公济归武昌歌》:“岂徒文思比 唐 勃 ,应遣颂声如 汉 褒。” 陈毅 《颐和园“五一”春游纪盛》诗:“集体欢乐如海,岂徒车水马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