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出家  拼音:chū jiā
佛教徒离家成为僧团之一分子的这项行为。《西游记》第二回:「我常闻得那些猴子精说,他有个大王,出家修行去,想是今番来了。」
《漢語大詞典》:出家求道
离开家庭,入寺院修行。百喻经·水火喻:“入佛法中出家求道,既得出家,还復念其妻子眷属。”
《漢語大詞典》:出家儿(出家兒)
出家人。 前蜀 贯休 《秋居寄王相公》诗之三:“直须穷到底,始是出家儿。” 五代 修睦 《题田道者院》诗:“入门空寂寂,真箇出家儿。” 明 李贽 《复邓石阳书》:“如今之所谓出家儿者,祗知有持鉢餬口事耳。”
分類:出家人
《國語辭典》:出家人  拼音:chū jiā rén
离家修行的僧尼。《水浒传》第四四回:「我想公孙胜先生是个出家人,必是山间林下村落中住,不在城里。」《西游记》第二五回:「三藏道:『徒弟息怒。我们是出家人,休打诳语,莫吃昧心食。』」
《國語辭典》:在家出家  拼音:zài jiā chū jiā
在家的修行者。元。马致远《黄粱梦》第四折:「老身终南山人氏,在此在家出家,盖了一座团标。」也称为「在家修」。
《漢語大詞典》:一子出家,九祖升天
谓子孙中有一人出家,祖宗都能升天。常用以借喻一人得势,全家沾光。红楼梦第一一七回:“我説的不是功名么?你们不知道‘一子出家,七祖昇天?’”
《國語辭典》:一子出家,七祖升天(一子出家,七祖昇天)  拼音:yī zǐ chū jiā,qī zǔ shēng tiān
(谚语)一人得志,一家人连祖宗都沾光。《红楼梦》第一一七回:「我说的不是功名么?你们不知道,一子出家,七祖升天呢!」
分類:一百
《国语辞典》:出家人吃八方  拼音:chū jiā rén chī bā fāng
(谚语)指出家人四处化缘。《文明小史》第八回:「只有出家人吃八方,如今我要吃起和尚来,还成甚么话呢?」
《國語辭典》:半路出家  拼音:bàn lù chū jiā
1.成年后才出家为僧为尼。《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自幼出家的?还是有过丈夫,半路出家的?」
2.比喻中途转业改行。《醒世恒言。卷三三。十五贯戏言巧成祸》:「先前读书,后来看看不济,却去改业做生意,便是半路上出家的一般。」
《漢語大詞典》:出家归道(出家歸道)
离开家庭,皈依佛门。 唐 陈子昂 《为人请子弟出家表》:“请以当家子弟三两人奉为高宗大帝,出家归道。”
《漢語大詞典》:出家求道
离开家庭,入寺院修行。百喻经·水火喻:“入佛法中出家求道,既得出家,还復念其妻子眷属。”
《漢語大詞典》:出家入道
离弃家庭,皈依佛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发菩提心,捨离父母,出家入道。”后亦分称入寺为僧曰“出家”,在家剃头穿僧衣奉教为“入道”。
《漢語大詞典》:出家修道
离开家庭,入寺院修习佛法。 晋 慧远 《论沙门不应敬王者书》:“佛经所明,凡有二科:一者处俗弘教,二者出家修道。”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上·安世高:“﹝ 安世高 ﹞行服既毕,遂让国与叔,出家修道。”旧唐书·辛替否传:“臣闻出家修道者,不预人事,专清其身心,以虚泊为高,以无为为妙。”
《漢語大詞典》:出家修行
离开家庭,入寺院修习佛法。《西游记》第二回:“我常闻得那些猴精説他有个大王,出家修行去,想是今番来了。” 李季 《玉门儿女出征记·谈谈爱情》:“这个问题人人有,闹革命可不是出家修行。”
《國語辭典》:出世  拼音:chū shì
1.出生、诞生。晋。王嘉《拾遗记》卷一○:「有大螺,名裸步……,明王出世,则浮于海际焉。」宋。陈师道〈谢寇十一惠端砚〉诗:「诸天散花百神喜,知有圣人当出世。」
2.淡泊名利,超出尘俗。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养生》:「考之内教,纵使得仙,终当有死,不能出世。」宋。苏轼 书黄鲁直李氏传后:「无所厌离,何从出世?无所欣慕,何从入道?」
3.佛教用语。超脱六道轮回。金刚三昧经:「令彼众生获得出世之果。」
《漢語大詞典》:避俗
(1).避世隐居。 唐 杨凭 《千叶桃花》诗:“若教避俗 秦 人见,知向河源旧侣夸。” 元 卢挚 《渊明归来图》诗:“亡 秦 扶 汉 声隆隆, 渊明 初非避俗翁。” 清 李渔 《闻过楼》第二回:“这一所住宅,也是个有趣的朋友起在这边避俗的。”
(2).指出家。 清 李渔 《奈何天·伙醋》:“我和你避俗以来,光阴迅速,不觉已是一载有餘。”
(3).舍弃旧俗。参见“ 避俗趋新 ”。
《漢語大詞典》:避俗趋新(避俗趨新)
谓舍弃旧俗而追求新潮。 叶圣陶 《未厌集·苦辛》:“‘拜年’有什么意义呢?无非是崇尚虚文的陋俗罢了。于是相率不‘拜年’,表示避俗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