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入定  拼音:rù dìng
佛教用语。指修习禅观时,心念惟安住在一对象上,而馀念不生的境界。《西游记》第二回:「参禅打坐,戒语持斋,或睡功,或立功,并入定坐关之类。」
《国语辞典》:老僧入定  拼音:lǎo sēng rù dìng
原指修行很好的老和尚住在定境中。后形容一个人正襟危坐,不受外境的诱惑。《孽海花》第二○回:「看时,却是个黑瘦老者,危然端坐,彷佛老僧入定一样。」
分类:修行
《漢語大詞典》:出神入定
形容聚精会神。 康濯 《东方红》第十章:“ 杨殿山 和 刘成旺 都对这件事十分注意,一定要大家详细介绍那每一户、每个人的种种缘由,并且出神入定一般默默地听得十分严肃。” 康濯 《春种秋收·公社的秧苗》:“他正站在薯秧炕边,拿着一本技术书,出神入定地在钻研什么事。”
分類:聚精会神
《漢語大詞典》:栖神(棲神)
亦作“栖神”。
(1).凝神专一。为道家保其根本,养其元神之术。《淮南子·泰族训》:“今夫道者,藏精於内,栖神於心,静漠恬淡,讼繆胸中。”晋书·阮籍传:“ 籍 尝於 苏门山 遇 孙登 ,与商略终古及栖神导气之术。”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运象二:“为道者常渊澹以独处,每栖神以游闲。” 唐 吴筠 《游仙》诗之三:“百关弥调畅,方寸益清越。栖神合虚无,洞览周恍惚。”
(2).谓死后安息。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汝水:“左右深松列植,筠柏交荫, 尹公度 之所栖神处也。” 宋 赞宁 宋高僧传·习禅·太毓:“九月合朔,色相不动而示灭于山之院,享年八十,僧腊五十八……十月,栖神于院之庭,从其宜也。”
(3).指止息,安居。 明 汪道昆 《高唐梦》:“神女请坐。闻神女栖神 高唐 之上,那 高唐 风景若何?”
(4).犹入定。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习禅·帛僧光:“ 光 於南山见石室,乃止其中,安禪合掌,以为栖神之处。”
《漢語大詞典》:入禅(入禪)
犹入定。 南朝 齐 萧子良 《迴向佛道门》:“十方诸菩萨,读诵於经法。入禪出禪者,劝总行众善。” 唐 宋之问 《游云门寺》诗:“入禪从鸽遶,説法有龙听。”
分類:入定
《國語辭典》:安禅(安禪)  拼音:ān chán
安坐修习禅法。南朝梁。张缵〈南征赋〉:「寻太傅之故宅,今筑室以安禅。」唐。王维 过香积寺诗:「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漢語大詞典》:初定
(1).谓国家方始平定。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天下初定,骨肉同姓少,故广彊庶孼,以镇抚四海,用承衞天子也。” 汉 班固 《两都赋序》:“大 汉 初定,日不暇给。”
(2).佛教谓入定之初。 唐 戴叔伦 《留宿罗源西峰寺示辉上人》诗:“山寂僧初定,廊深火自明。” 唐 李中 《宿钟山知觉院》诗:“磬罢僧初定,山空月又生。”
《國語辭典》:出定  拼音:chū dìng
佛教用语。指修行者的心从禅定的境界离开,返回一般常态。唐。道宣〈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出定扬德,畅佛慧之宏略。」
《漢語大詞典》:定僧
坐禅入定的和尚。 唐 刘得仁 《宿僧院》诗:“树摇幽鸟梦,萤入定僧衣。”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定僧》:“有一定僧在山谷中, 汉 军执之。” 元 郑元祐 《渡江》诗:“云叶暗吹神女珮,浪花应溼定僧衣。” 明 高启 《为因师题松梢飞瀑图》诗:“定僧寂无听,任洒袈裟湿。” 清 吴伟业 《赋得西隐寺古松》诗:“寒生高士骨,瘦入定僧容。”
《漢語大詞典》:静定
(1).指道家的澄心静虑,守道不离。《云笈七籤》卷九四:“安在道中,名曰归根;守根不离,名曰静定。”
(2).指佛教的澄心静虑,坐禅入定。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祷雨:“如此良久,輒有雨。岂其静定之功已成,特假此以愚人耶,抑果异物耶?”
(3).平静凝滞。 茅盾 《三人行》五:“他的眼光是阴悒的,静定的,而且并没看见什么似的。” 叶圣陶 《恐怖的夜》:“埠头那有什么航船,只有赤热的太阳照着静定的河水。”
(4).平静安定。 郭沫若 《文艺论集·王阳明礼赞》:“我的精神在贫困之中也还见静定。” 潘漠华 《三月二十夜杭州》:“山是如此的静定,天是如此的低迷。”
《漢語大詞典》:水观(水觀)
近水的楼观。 南朝 梁简文帝 《仰和卫尉新渝侯巡城口号》:“水观凌却敌,槐影带重楼。”
佛教一种入定之术,指坐禅时观遍一切处水而得正定。《楞严经》卷五:“教诸菩萨,修习水观……初成此观,但见其水,未得其身。” 宋 文珦 《物外》诗:“望岳山心静,临池水观成。” 清 曹寅 《夜雨宿玉山寺》诗:“道人身齅香烟坐,童子能通水观心。”
《漢語大詞典》:定化
入定坐化。 清 葆光子 《物妖志·笤箒》:“此室传言三代祖定化之处。”
分類:入定坐化
《国语辞典》:打禅(打禅)  拼音:dǎ chán
僧尼、道士盘腿静坐,使心入定,是修习禅定的工夫。也称为「打坐」。
入定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入于禅定也。使心定于一处止息身口意之三业曰入定。观无量寿经曰:「出定入定恒闻妙法。」
【佛学常见辞汇】
入于禅定之中。
【俗语佛源】
罗汉入定,与菩萨低眉、金刚怒目,同属佛门的美谈。宋·黄庭坚《十六罗汉赞》谓:「一身入定多身出,屈申臂顷四天下。」「定」是佛家「戒定慧」三学之一。因「戒」可以成「定」,因「定」可以发「慧」,「定」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定」梵语三昧的意译,谓心专注一境而无散乱、昏沉。「入定」功力深,不但能显发特异功能,而且能开发智慧。「入定」的一般过程为:先调身,使身体安稳;次调息,使呼吸细缓;再调心,使心由粗入细。详见隋·智顗的《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古印度人善于「入定」。据玄奘《大唐西域记·曲女城》中记载的传说,有「仙人」「栖神入定,经数万岁,形如枯木」。又如《西游记》第二回:「或睡功、或立功,开入定、坐关之类。」 (李明权)
入定印
【佛学大辞典】
(印相)有三部之入定印,佛部为法界定印,莲华部为妙观察智定印,金刚部为缚定印。说见胎藏曼陀罗大钞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