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幽冥  拼音:yōu míng
1.暗眛。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至于国家将有大事,若立辟雍,封禅巡狩之仪,则幽冥而莫知其原。」
2.佛教指地狱及饿鬼道而言。
《漢語大詞典》:穷远(窮遠)
(1).极远;荒远。晏子春秋·问上六:“先君能以人之长续其短,以人之厚补其薄,是以辞令穷远而不逆。” 张纯一 校注:“穷远,无远不届也。” 宋 叶适 《终论四》:“夫 阿骨打 、 黏罕 者,生於东北穷远之小夷。”
(2).追溯渊源。 清 侯方域 《任王谷诗序》:“乃知 任子 攷订源流,穷远析微,非泛作也。”
《漢語大詞典》:雍狂
犹荒远。后汉书·乌桓传:“若亡畔为大人所捕者,邑落不得受之,皆徙逐於雍狂之地,沙漠之中。”
分類:荒远
《國語辭典》:八荒  拼音:bā huāng
1.极僻远的地方。《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爰整六师,无岁不征,神武赫然,威镇八荒。」
2.天下。汉。贾谊 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分類:八方荒远
《漢語大詞典》:山海
(1).山与海。史记·吴王濞列传论:“﹝ 吴王 ﹞能薄赋歛,使其众,以擅山海利。” 晋 卢谌 《赠刘琨》诗:“每凭山海,庶覿高深。” 宋 曾巩 《管榷》:“自此山海之入,征榷之筭,古禁之尚疏者皆密焉。” 清 纳兰性德 《一络索·长城》词:“山海几经翻覆,女墙斜矗。看来费尽 祖龙 心,毕竟为谁家筑。”
(2).喻指荒远偏僻之处。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四:“且兵革之兴,外患众矣, 微 将远蹈山海,以求免乎!” 微 , 袁微 ,三国志·魏志·袁涣传作“袁徽”。南史·隐逸传上·渔父:“僕山海狂人,不达世务,未辨贱贫,无论荣贵。” 唐 元结 《系乐府·古遗叹》:“嗟嗟山海客,全独竟何辞。”
(3).比喻高深、繁多或重大。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一披法服,已堕僧数……比诸白衣,犹不啻山海也。” 王利器 集解引 卢文弨 曰:“山海以喻比流辈为高深也。”周书·晋荡公护传:“假汝贵极三公,富过山海。”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第二折:“我和那权豪每结下些山海也似寃讐。”
(4).指山珍海味。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四》:“飢渴已慰而求甘旨,甘旨不已而错山海,于是饱腹之本意亡。”
《國語辭典》:大荒  拼音:dà huāng
1.荒废不治。《荀子。强国》:「故善日者王,善时者霸,补漏者危,大荒者亡。」唐。杨倞。注:「大荒,谓都荒废不治也。」
2.大凶年、大饥荒。《周礼。地官。大司徒》:「大荒大礼,则令邦国移民通财。」《国语。吴语》:「今吴民既罢,而大荒荐饥,市无赤米,而囷鹿空虚。」
3.荒远之处。《山海经。大荒西经》:「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三国魏。曹植〈七启〉:「玄微子隐居大荒之庭,飞遁离俗澄神定灵。」
《國語辭典》:投荒  拼音:tóu huāng
流放到荒远的地方。唐。柳宗元 别舍弟宗一诗:「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明。陆世廉《西台记》第二出:「今日里欲图存谁是主?欲投荒将安处?」
《漢語大詞典》:炎荒
指南方炎热荒远之地。 晋 傅玄 《述夏赋》:“清徵泛於琴瑟,朱鸟感於炎荒。” 唐 张九龄 《谢工部侍郎集贤院学士状》:“远自炎荒,忽至霄汉,秘文副掌,浅陋无堪。” 清 赵翼 《人面竹》诗:“炎荒物产奇,篠簜出意态。” 周咏 《感怀》诗之六:“销磨髀肉羞看剑,落寞炎荒嘆处囊。”
《國語辭典》:重译(重譯)  拼音:chóng yì
1.辗转翻译。《史记。卷六○。三王世家》:「远方殊俗,重译而朝,泽及方外。」三国魏。应贞〈晋武帝华林园集诗〉:「越裳重译,充我皇家。」
2.重新翻译。如:「老闆希望这件英文信函能重译。」
《漢語大詞典》:穷乡(窮鄉)
荒远的乡村。战国策·赵策二:“穷乡多异,曲学多辨。” 宋 王安石 《疟起舍弟尚未已示道原》诗:“穷乡毉自拙,小市药难求。”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余穷乡鄙人,何所知!”
分類:荒远乡村
《國語辭典》:僻远(僻遠)  拼音:pì yuǎn
偏僻荒远。如:「住在僻远的地方,交通实在很不方便。」
《漢語大詞典》:荒徼
荒远的边域。 唐 杨衡 《送人流雷州》诗:“不知荒徼外,何处有人家?” 明 姜埰 《赴戍宣州卫》诗:“荷戈荒徼去,收骨瘴江还。” 清 刘大櫆 《与吴阁学书》:“ 闽 海荒徼,闻公之名,无不束手敛袵,瞻顾而不敢前。” 孙中山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并为之整顿水利,移殖荒徼,以均地力。”
分類:荒远
《國語辭典》:荒陬  拼音:huāng zōu
偏僻荒远的地方。《文选。左思。吴都赋》:「其荒陬谲诡,则有龙穴内蒸。」唐。柳宗元〈梦归赋〉:「夕予寐于荒陬兮,心慊慊而莫违。」
分類:荒远角落
《漢語大詞典》:疏逖
亦作“疎逖”。亦作“踈逖”。
(1).指荒远之地。 宋 岳飞 《奏辞男云特转恩命第四札子》:“臣奋身疎逖,冒国宠荣,陛下误恩,擢置重任。”
(2).指荒远地方的人。 宋 王安石 《尚书左丞余靖制》:“朕有大賚,虽疏逖微细必加焉。” 宋 任伯雨 《述怀》诗:“谁谓方遴选,邂逅首踈逖。” 康有为 《上清帝第二书》:“举人等草茅疏逖,何敢妄陈大计,自取罪戾?”
(3).疏远,闲散。 明 张居正 《来雁说》:“居偏驳之朝,处疏逖之位,犹援物著化,垂眎后来。” 清 薛福成 《叶向高论》:“﹝ 向高 ﹞与疏逖之臣不同。疏逖之臣,见时势不可为,去之而已。”
《漢語大詞典》:穷塞(窮塞)
荒远的边塞。 宋 欧阳修 《松门》诗:“可怜胜境当穷塞,飜使留人恋此邦。”
分類:荒远边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