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枝叶(枝葉)  拼音:zhī yè
1.树枝和树叶。《庄子。山木》:「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九:「另结一枝开头牡丹,花朵丰满,枝叶繁茂,人工做不来的。」
2.宗族的后代、子孙。《汉书。卷一四。诸侯王表》:「号位已绝于天下,尚犹枝叶相持,莫得居其虚位。」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三折:「他须是你裴家枝叶。」
3.次要或从属的人、事、物。《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夫先王以仁义为本,而以固塞文法为枝叶,岂不然哉!」《后汉书。卷五四。杨震列传》:「旧典,中臣子弟不得居位秉执,而今枝叶宾客布列职署。」
4.事情的旁出部分。《儒林外史》第一四回:「我再打一个禀帖,销了案,打发这奴才走清秋大路,免得又生出枝叶来。」《红楼梦》第二九回:「看来两个人原本是一个心,但都多生了枝叶,反弄成两个心了。」
5.比喻琐碎的事。《儒林外史》第四回:「前任潘父母做的时节,实有万金。他还有些枝叶,还用著我们几个要紧的人。」
《漢語大詞典》:仆臣(僕臣)
(1).臣属;臣僚。《书·冏命》:“僕臣正,厥后克正;僕臣諛,厥后自圣。” 孔 传:“言僕臣皆正,则其君乃能正;僕臣諂諛,则其君乃自谓圣。”
(2).指太仆。
《國語辭典》:章奏  拼音:zhāng zòu
古时人臣上呈国君的文书。《汉书。卷七四。魏相传》:「相明易经,有师法,好观汉故事及便宜章奏。」
《漢語大詞典》:中谢(中謝)
(1).官名。古代王侯的侍御近臣。吕氏春秋·去宥:“有中谢佐制者,为 昭釐 谓 威王 曰:‘国人皆曰,王乃 沈尹华 之弟子也。’” 高诱 注:“中谢,官名也。佐王制法制也。”史记·张仪列传:“中谢对曰:‘凡人之思故,在其病也。’” 司马贞 索隐:“盖谓侍御之官。”
(2).臣僚受职或受赏后入朝谢恩。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下:“﹝ 宣宗 ﹞御笔曰:‘ 醴泉 县令 李君奭 可为 怀州 刺史。人莫测也。’ 君奭 中谢,上諭其事。”资治通鉴·唐武宗会昌四年:“甲辰,以 悰 同平章事,兼度支、盐铁转运使。及 悰 中谢,上劳之。” 胡三省 注:“既受命入谢,谓之中谢。”
(3).古代臣子上谢表,例有“诚惶诚恐,顿首死罪”一类的套语,表示谦恭。后人编印文集往往从略,而旁注“中谢”二字。文选·羊祜〈让开府表〉:“夙夜战慄,以荣受忧。中谢。” 李善 注:“中谢,言臣诚惶诚恐,顿首死罪。” 宋 周密 齐东野语·中谢中贺:“今臣僚上表,所称诚惶诚恐及诚欢诚喜、顿首、稽首者,谓之中谢、中贺。自 唐 以来,其体如此。盖臣某以下,亦略敍数语,便入此句,然后敷陈其详。”
《國語辭典》:内臣(內臣)  拼音:nèi chén
1.国内之臣,亦指属下诸侯。《左传。庄公二十三年》晋。杜预。注:「天子内臣,不得外交诸侯,故不言使。」《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唐蒙使略通夜郎,而邛笮之君请为内臣受吏。」
2.宫禁亲近之臣。唐。韩愈顺宗实录一〉:「二十馀日,中外不通,两宫安否?朝臣咸忧惧,莫知所为,虽翰林内臣,亦无知者。」
3.宦官、太监。《喻世明言。卷三二。游酆都胡母迪吟诗》:「复至南垣一小门,题曰:『不忠内臣之狱。』」
《國語辭典》:引对(引對)  拼音:yǐn duì
皇帝召见臣子使之对答。《宋史。卷二四。高宗本纪一》:「未经上殿臣僚,令三省审察,然后引对。」宋。陆游〈福建到任谢表〉:「首蒙引对,面锡殊科。」
《國語辭典》:内官(內官)  拼音:nèi guān
1.宫中的女官,像妃、嫔、嫱、贵人、美人等是。《左传。昭公三年》:「不腆先君之适,以备内官。」《国语。周语中》:「内官不过九衔,外官不过九品。」
2.国君左右的侍卫官或京官。《旧唐书。卷八八。韦思谦传》:「窃见朝廷物议,莫不重内官,轻外职。」
3.宦官。《金瓶梅》第一四回:「你每内官家财,无可稽考,得之易,失之易。」
《漢語大詞典》:转对(轉對)
宋 代臣僚每隔数日,轮流上殿指陈时政得失,谓之“转对”。 宋 司马光 《乞转对札子》:“臣窃见祖宗之时,累曾令朝臣转对,或遇灾异,广求直言。”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公式姓讳·转对:“唐会要曰: 正元 中,詔每御 延英 ,令诸司长官二人奏本,司事常参官每日二人引见,访以政事,谓之巡对。 宋 朝因之,曰转对。” 宋 杨万里 《转对札子》 周汝昌 题注:“转对, 宋 制,臣僚轮流每五日一入内殿见皇帝,指陈时政得失,称为转对,也叫轮对。”
《漢語大詞典》:治官
(1).治理政务之官员。指天子之臣僚。周礼·天官·序官:“治官之属:大宰,卿一人;小宰,中大夫二人;宰夫,下大夫四人……旅,下士三十有二人。” 郑玄 注:“自大宰至旅下士转相副贰,皆王臣也。”书·周官:“﹝ 周王 ﹞归于 宗周 ,董正治官。”
(2).治理百官。管子·君臣上:“治官化民,其要在上。” 汉 刘向 说苑·君道:“设四佐以自辅,有英俊以治官。”
(3).尽职。左传·成公十五年:“ 华元 曰:‘我为右师,君臣之训,师所司也。今公室卑而不能正,吾罪大矣。不能治官,敢赖宠乎?’乃出奔 晋 。”
《漢語大詞典》:众士(衆士)
(1).古代泛指诸侯臣僚,各级官吏。书·胤征:“尔众士,同力王室。” 孔 传:“以天子威命,督其士众使用命。”书·大禹谟:“肆予以尔众士,奉辞伐罪。”
(2).指贵臣以外诸臣。《礼记·丧大记》:“众士疏食水饮。” 郑玄 注:“众士,所谓众臣。”参见“ 众臣 ”。
(3).泛指读书人。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夫特达而相知者,千载之一遇也;招贤而处友者,众士之常路也。”
《漢語大詞典》:众臣(衆臣)
贵臣身份以外之臣。即众士。仪礼·丧服:“公士大夫之众臣,为其君布带绳屨。”仪礼·丧服:“公、卿、大夫、室老、士,贵臣,其餘皆众臣也。”
《國語辭典》:勋爵(勛爵)  拼音:xūn jué
旧时对于有功者所赐的封爵。《新唐书。卷一。高祖本纪》:「赐为父后者,袭勋爵,赤牒官得为真,免民逋租宿赋。」唐。韩愈、李正封〈晚秋郾城夜会联句〉:「徒然感恩义,谁复论勋爵。」
《漢語大詞典》:执笏(執笏)
(1).拿着笏板。古时臣下朝见君王或臣僚相见时,手持玉石、象牙或竹、木的手板为礼。仪礼·士相见礼“上大夫相见以羔” 唐 贾公彦 疏:“常朝及餘会聚皆执笏。”晋书·舆服志:“笏,古者贵贱皆执笏,其有事则搢之於腰带。” 晋 陆机 《祖道毕雍孙刘边仲潘正叔》诗:“执笏 崇贤 内,振缨层城阿。”
(2).称臣。 三国 魏 锺会 《与吴主书》:“执笏之心,载在名策。”
《漢語大詞典》:臣佐
泛指臣僚官佐。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冲觉寺:“ 懌 爱宾客,重文藻,海内才子,莫不辐輳。府僚臣佐,并选嶲俊。”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中:“又其列传之叙事也,或以武定臣佐,降在成朝;或以 河 清事迹,擢居襄代,故时日不接而隔越相偶。”《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 吴国 臣佐,乘马入市游行,正见异色奇才,身长八尺,知是贤臣,奔走启告 吴王 。”
分類:臣僚官佐
《國語辭典》:敕封  拼音:chì fēng
古代朝廷封赠官爵,称为「敕封」。清。恽敬〈都昌元将军庙碑铭〉:「自明洪武中敕封,附祀于左蠡山之湖神庙。」
《漢語大詞典》:燕花
旧时皇帝赐宴时臣僚所戴的帛花。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一:“国朝燕集,赐臣僚花有三品……又赐臣僚燕花,率从班品高下,莫不多寡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