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覆冒  拼音:fù mào
1.掩覆遮盖。《汉书。卷八五。谷永传》:「黄浊四塞,覆冒京师。」也作「冒被」。
2.掩没真相。汉。王符《潜夫论。述赦》:「为谗佞利口所加诬覆冒。」
《漢語大詞典》:蒙覆
覆盖;掩蔽。宋书·礼志五:“ 徐爰 曰:‘帽名犹冠也,义取於蒙覆其首。’” 唐 柳宗元 《答吴武陵论非国语书》:“拘囚以来,无所发明,蒙覆幽独。”
分類:覆盖掩蔽
《漢語大詞典》:隐翳(隱翳)
(1).掩蔽;遮蔽。礼记·月令“﹝仲夏之月﹞处必掩身” 汉 郑玄 注:“掩,犹隐翳也。” 宋 陆游 《书斋壁》诗:“地僻渔扉常隐翳,身闲灵府自清凉。”《新华月报》1979年第7期:“绿荫中隐翳着古色古香的亭轩台榭。”
(2).隐避;隐没。 汉 王符 潜夫论·交际:“世主不察朋交之所生,而苟信贵臣之言,此絜士所以独隐翳,而姦雄所以党飞扬也。”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动见楷模焉”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焦先 ﹞每出,见妇人则隐翳,须去乃出。” 郭沫若 《怀念周总理》诗:“革命前驱辅弼才,巨星隐翳五洲哀。”
《國語辭典》:覆蔽  拼音:fù bì
掩盖遮蔽。《后汉书。卷四。孝殇帝纪》:「郡国欲获丰穰虚饰之誉,遂覆蔽灾害,多张垦田。」
《漢語大詞典》:影蔽
掩蔽;隐匿。 宋 苏辙 《论蜀茶五害状》:“茶场司以买卖茶虐害四路生灵,又以茶法影蔽市易,贩卖百物。”《元典章·圣政·重民籍》:“军站民匠诸色户计,近年以来往往为僧为道,影蔽门户,苟避差徭。”
分類:掩蔽隐匿
《漢語大詞典》:拥闭(擁閉)
掩蔽。谓深居不出。 宋 苏辙 《既醉备五福论》:“今夫养生之人深自覆护拥闭,无战鬭危亡之患。”
《漢語大詞典》:埋覆
掩蔽;覆盖。 唐 韩愈 《南山诗》:“夏炎百木盛,荫鬱增埋覆。”
分類:掩蔽覆盖
《國語辭典》:捂住(摀住)  拼音:wǔ zhù
遮住、掩住。如:「每当他行经垃圾场,总是捂住鼻子,加快脚步而过。」
分類:捂住掩蔽
《漢語大詞典》:闭熄(閉熄)
(1).灯火关闭熄灭。 茅盾 《子夜》十四:“ 李玉亭 他们也已经回去,园子里没有人,密树叶中间的电灯也就闭熄,满园子阴沉沉。”
(2).掩蔽。 闻一多 《红烛·孤雁》:“吐出些罪恶底黑烟,涂污我太空,闭熄了日月。”
《國語辭典》:屏息  拼音:bǐng xí
抑止呼吸,止住声息。唐。陈鸿〈长恨传〉:「方士屏息敛足,拱手门下。」《新五代史。卷三六。义儿传。李存进传》:「魏人屏息畏之。」
《漢語大詞典》:日薄
(1).类似日蚀的一种现象。古谓日光为阴气所掩蔽。宋书·五行志五:“ 晋孝怀帝 永嘉 元年十一月乙亥黄黑气掩日,所炤皆黄。案河图占曰:‘日薄也。’其説曰:‘凡日蚀皆於晦朔,有不於晦朔者,为日薄。虽非日月同宿,时阴气盛,掩薄日光也。占类蚀。’”
(2).日色暗淡。 唐 韩愈 《晚寄张十八助教周郎博士》诗:“日薄风景旷,出归偃前簷。晴云如擘絮,新月似磨鎌。” 钱仲联 集释引 朱熹 考异:“‘薄’,或作‘落’。今详语势,但如 白乐天 所谓‘旌旗无光日色薄’耳。” 宋 欧阳修 《黄杨树子赋》:“日薄云昏,烟霏露滴,负劲节以谁赏,抱孤心而谁识!” 明 邵璨 《香囊记·设祭》:“你看那战场风景,真个好悽惨,只见日薄风悲,草枯蓬断。”
(3).傍晚,天色将黑之时。新唐书·王琚传:“帝於 琚 眷委特异,豫大政事,时号‘内宰相’。每见閤中,视日薄乃得出。”
(4).日益浇薄。宋史·选举志二:“ 宝祐 二年,监察御史 陈大方 言:‘士风日薄,文场多弊。’”
《漢語大詞典》:雾锁(霧鎖)
为雾气所掩蔽。 宋 吴文英 《齐天乐·赠姜石帚》词:“雾锁林深,蓝浮野阔,一笛渔蓑鸥外。” 元 马致远 《黄粱梦》第三折:“白茫茫雪迷山拽脚,淡濛濛雾锁草团标。” 元 杨暹 《刘行首》第三折:“我着你便 蓬岛 风清, 阳臺 雾锁, 楚 岫云遮。”
分類:雾气掩蔽
《漢語大詞典》:自蔽
自行掩蔽。谓为自己的成见所囿,无视客观实际。汉书·艺文志:“安其所习,毁所不见,终以自蔽。”魏书·高祖纪上:“使朝有不讳之音,野无自蔽之响。” 清 戴震 《答郑丈用牧书》:“其得於学,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自蔽,不为一时之名,亦不期后世之名。”
《漢語大詞典》:匽薄
掩蔽侵迫。《汉书·王吉传》:“朝则冒雾露,昼则被尘埃。夏则为大暑之所暴炙,冬则为风寒之所匽薄。” 颜师古 注:“匽与偃同,言遇疾风则偃靡也。” 金 元好问 《九日读书山》诗之四:“霜气一匽薄,杳杳秋山空。”
分類:掩蔽侵迫
《漢語大詞典》:三属(三屬)
犹三族。后汉书·章帝纪:“一人有罪,禁至三属。” 李贤 注:“即三族也。谓父族、母族及妻族。”
分類: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