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常准(常準)
(1).定法;原则。后汉书·梁统传:“臣窃见 元 哀 二帝轻殊死之刑以一百二十三事,手杀人者减死一等,自是以后,著为常準,故人轻犯法,吏易杀人。”三国志·魏志·三少帝纪论:“后代世位,立子以适;若适嗣不继,则宜取旁亲明德,若 汉 之 文 宣 者,斯不易之常準也。”
(2).指一定的标准。魏书·礼志一:“圆丘之牲,色无常準,览推古事,乖互不一。”
《漢語大詞典》:制数(制數)
限量;定法。荀子·富国:“无制数度量则国贫。” 杨倞 注:“不为限量则耗费。” 汉 贾谊 新书·瑰玮:“今去淫侈之俗,行节俭之术,使车舆有度,衣服器械各有制数。制数已定,故君臣絶尤而上下分明矣。”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有司:“节用,礼之本;爱人,乐之本,使民以时,则政简而刑不滥,制数皆借此以行慈俭,存心於万物之原也。”
分類:限量定法
《漢語大詞典》:为法(爲法)
(1).制定法律。史记·曹相国世家:“百姓歌之曰:‘ 萧何 为法,顜若画一; 曹参 代之,守而勿失。’”
(2).成为法则。 唐 韩愈 《进学解》:“吐辞为经,举足为法。”
《國語辭典》:无方(無方)  拼音:wú fāng
1.无定例、无定规。《礼记。檀弓上》:「事亲有隐无犯,左右就养无方。」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谐讔》:「夫心险如山,口壅若川,怨怒之情不一,欢谑之言无方。」
2.无定类、无一定的方向。《孟子。离娄下》:「汤执中,立贤无方。」《金史。卷五一。选举志一》:「前代立贤无方,如版筑之士、鼓刀之叟,垂光简策者不可胜举。」
3.无限、无极。《庄子。天运》:「动于无方,居于窈冥,或谓之死,或谓之生。」
4.不得法。《谷梁传。昭公十九年》:「就师学问无方,心志不通,身之罪也。」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镕裁》:「立本有体,意或偏长;趋时无方,辞或繁杂。」
《國語辭典》:立法  拼音:lì fǎ
制定法律。《汉书。卷二三。刑法志》:「制礼作教,立法设刑。」《儒林外史》第三四回:「小弟为朝廷立法:人生须四十无子,方许娶一妾。」
《國語辭典》:成法  拼音:chéng fǎ
已制定的法则。《汉书。卷八八。儒林传。序》:「六艺者,王教之典籍,先圣所以明天道,正人伦,致至治之成法也。」《文选。沈约。恩倖传论》:「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
《漢語大詞典》:守一
亦作“ 守壹 ”。
(1).道家修养之术,谓专一精思以通神。语出庄子·在宥:“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吾形未常衰。” 晋 葛洪 抱朴子·地真:“守一存真,乃能通神。” 唐 吕岩 《谷神歌》:“若人能守一,只此是长生。” 宋 苏轼 《东坡志林·诵金刚经帖》:“道家言守一,若饥,‘一’与之粮;若渴,‘一’与之浆。”
(2).专守定法。汉书·严安传:“当时则用,过则舍之,有易则易,故守一而不变者,未睹治之至也。”
(3).指忠于某一信条。 宋 周密 《癸辛杂识续集·宋江三十六赞》:“ 龚圣与 作《宋江三十六赞》并序曰……古称 柳盗跖 为盗贼之圣,以其守壹。”
(4).指女子守节。 清 卓尔堪 《昆阳王烈女拟焦仲卿妻古诗体》:“孤鴈终孤飞,不屑乱匹配。女子守一终,旧盟焉敢背。”
《國語辭典》:无艺(無藝)  拼音:wú yì
1.没有限制、没有法度。《左传。昭公十三年》:「无月不至,贡之无艺。」《国语。晋语八》:「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
2.没有准的。《左传。昭公二十年》:「布常无艺,徵敛无度。」《国语。越语下》:「后无阴蔽,先无阳察,用人无艺,往从其所。」
3.没有才艺。《北史。卷四七。阳尼传》:「子辟彊,字君大,性疏脱,又无艺,休之亦引入文林馆,为时人所嗤鄙。」
《國語辭典》:定命  拼音:dìng mìng
命由天定。汉。班固〈幽通赋〉:「神先心以定命兮,命随行以消息。」
《漢語大詞典》:定法
(1).制定法令、法规、办法等。史记·秦始皇本纪:“除疑定法,咸知所辟。”孔丛子·记问:“若 管仲 之知足以定法,材非 管仲 而专任法,终必乱成矣。”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 周 命维新, 姬公 定法。”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将来怎的个拨弄,怎的个分段,怎的个招佃,怎的个议租,此时定法不是法,你们再听老爷太太的吩咐。”
(2).规定,成法。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造神麴并酒等:“第四、第五、第六酘,用米多少,皆候麴势强弱加减之,亦无定法。”书·立政“兹式有慎行” 唐 孔颖达 疏:“治狱必有定法。此定法有所慎行。”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嫁娶:“贫富不同,亦从其便。此无定法耳。”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叙论并行例:“古人之文无定法也。”
《漢語大詞典》:生法
(1).制定法令。管子·任法:“有生法,有守法,有法于法。”鹖冠子·环流:“从此化彼者,法也,生法者,我也。”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八篇:“只有法是必由之路,只有依法才能生法造法。”
(2).设法。《官场现形记》第五二回:“如今替老人家请恤典,数目太大了,不得不在这房子上生法。”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十章:“他们说他们队上的枪支还不够用,要我们自家生法。”《人民文学》1977年第7期:“万一跑不出去,要生法把布包埋起来。”
《國語辭典》:画法(畫法)  拼音:huà fǎ
绘画的方法。如:「山水画法」、「人物画法」。
《漢語大詞典》:定令
(1).制定法令。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定令,令驃骑将军秩禄与大将军等。”文选·班固〈公孙弘传赞〉:“定令则 赵禹 、 张汤 ,文章则 司马迁 、 相如 。” 李善 注引汉书:“ 张汤 迁太中大夫与 赵禹 共定诸律令。”
(2).固定成文的法令。魏书·世祖纪:“上无定令,民知何从?”新唐书·刘子玄传:“皇太子将释奠国学,有司具仪:从臣著衣冠,乘马。太子从之,因著为定令。”宋史·职官志十:“又有年及七十,耄昏不堪牧养而不肯自陈宫观者,復申明旧法,著为定令以律之。”
《國語辭典》:定律  拼音:dìng lǜ
1.一定的规则。宋。苏轼 次韵王定国得晋卿酒相留夜饮诗:「诗无定律君应将,醉有真乡我可侯。」
2.制定法则。《后汉书。卷二五。卓鲁魏刘列传。鲁恭》:「定律著令,冀承天心,顺物性命,以致时雍。」
3.在一定的条件下,说明现象的程序或关系,数学中有时用公式来表示。
《漢語大詞典》:制则(制則)
(1).法度。南史·王俭传:“时朝仪草创,衣服制则,未有定準。”
(2).制定法度。 章炳麟 《与简竹居书》:“中 唐 以来,礼崩乐坏,狂狡有作,自己制则而事不稽古。”
分類:法度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