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断罪(斷罪)
判罪。墨子·迎敌祠:“凡出入为流言,惊骇恐吏民,谨微察之,断罪不赦。”《晋书·刑法志》:“律法断罪,皆当以法律令正文,若无正文,依附名例断之。” 宋 苏辙 《论边防军政断案宜令三省枢密院同进呈札子》:“文臣吏民断罪公案并归中书。”
分類:判罪
《漢語大詞典》:蔽罪
判罪。左传·昭公十四年:“ 晋 邢侯 与 雍子 争 鄐 田……罪在 雍子 , 雍子 纳其女於 叔鱼 , 叔鱼 蔽罪 邢侯 。” 汉 蔡邕 《司空文烈侯杨公碑》:“命公作廷尉,惟刑之恤,旁施四方,惟明折狱,蔽罪於宪之中。” 清 恽敬 《与秦筠谷书》:“ 刘于宋 之案,官吏役皆欲蔽罪此人,其罪惟 敬 一人知之,而不能白之,真可耻。”
分類:判罪
《漢語大詞典》:报当(報當)
判罪。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在官者,非有过失罪状为法吏所报当者,总统不得以意降调,不使元首以所恶黜人也。”
分類:判罪
《漢語大詞典》:弊狱(弊獄)
判罪。《孔子家语·正论》:“ 晋 邢侯 与 雍子 争田, 叔鱼 摄理。罪在 雍子 ; 雍子 纳其女於 叔鱼 , 叔鱼 弊狱 邢侯 。” 南朝 梁 沈约 《立左降诏》:“罚罪之奏,日闻於早朝;弊狱之书,亟劳於晏寝。”
分類:判罪
《漢語大詞典》:诋罪(詆罪)
抵罪;判罪。詆,通“ 抵 ”。史记·酷吏列传:“ 信 亡藏 上林 中, 宣 使 郿 令格杀 信 。吏卒格 信 时,射中 上林苑 门, 宣 下吏詆罪。以为大逆,当族。”
分類:抵罪判罪
《國語辭典》:大赦  拼音:dà shè
国家遇有特别情况时,由元首发布命令,赦免若干罪犯,或予以减刑。《三国演义》第八○回:「丕即传旨,大赦天下。」
《國語辭典》:减等(減等)  拼音:jiǎn děng
减低等级。如:「公务员犯法,重者免职,轻者减等改叙。」
《漢語大詞典》:悬处(懸處)
对不到案的罪犯判罪。犹今言缺席审判。魏书·宋弁传:“ 文殊 父子惧而逃遁。鞫无反状。以 文殊 亡走,悬处大辟。”
《國語辭典》:滥刑(濫刑)  拼音:làn xíng
刑罚无度。唐。魏徵〈论时政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漢語大詞典》:本条(本條)
(1).本项。隋书·经籍志一:“远览 马 史、 班 书,近观 王 阮 志,録,挹其风流体制,削其浮杂鄙俚……凡五十五篇,各列本条之下,以备经籍志。”参见“ 本项 ”。
(2).谓判罪所依据的法律条款。《唐律·名例·本条别有制》:“诸本条别有制,与例不同者,依本条。”《唐律·官户部曲》:“官私奴婢有犯,本条无正文者,各准良人。”
《漢語大詞典》:本项(本項)
(1).犹分内。红楼梦第六一回:“连本项两顿饭还撑持不住,还搁得住这个点这样、那个点那样?”
(2).本项目,此项目。
分類:分内
《國語辭典》:八成  拼音:bā chéng
1.古时治理政事的八种成规。《周礼。天官冢宰。小宰》:「以官府之八成经邦治:一曰听政役以比居;二曰听师田以简稽;三曰听闾里以版图;四曰听称责以傅别;五曰听禄位以礼命;六曰听取予以书契;七曰听卖买以质剂;八曰听出入以要会。」
2.成,量词,表示十分之一。「八成」为百分之八十或十分之八。如:「经过大会统计,这次的投票率高达八成左右。」
3.多半、大概。常用于可能性的猜测。如:「他八成上图书馆去了。」
《漢語大詞典》:奏当(奏當)
审案完毕向皇帝奏闻处罪意见。当,判罪。史记·平準书:“ 汤 奏当 异 九卿见令不便,不入言而腹诽,论死。”《汉书·路温舒传》:“上奏畏却,则锻练而周内之。盖奏当之成,虽 咎繇 听之,犹以为死有餘辜。”
《漢語大詞典》:拟断(擬斷)
量刑判罪。《明律·名例·以理去官》:“犯罪者并依职官犯罪律拟断。”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赃私》:“依律拟断,按数给没。”
分類:量刑判罪
《漢語大詞典》:坐误(坐誤)
(1).犯误判罪。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忧危竑议后记:“忽一人独呼曰:‘寃哉 荷花儿 ,杀人者我也。’兵卒逮至法场,输服无异辞。时 荷花儿 已刑毕,故翁与曹郎 徐贸源 而下,皆坐误罢归。”
(2).坐失(时机)。 毛泽东 《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否则,因循坐误,责有攸归;全国丧亡,嗟悔无及。”
分類:判罪时机
《漢語大詞典》:冤报(冤報)
(1).谓判罪不当使人冤屈。晏子春秋·问上二六:“冤报者过,留狱者请焉。” 张纯一 注:“报罪不当而冤抑者过之。过,责也。”报,断狱。
(2).冤冤相报。 清 徐士銮 《宋艳·果报》:“自古及今,冤报之速,莫速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