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89,分2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改造
都讲
预卜
措辞
占地
诠次
择对
涓选
别择
择交
涓吉
丛书
采地
搜抉
择邻
《國語辭典》:改造  拼音:gǎi zào
改革变更、重新制造。《诗经。郑风。缁衣》:「缁衣之好兮,敝,予又改造兮。」
《國語辭典》:都讲(都講)  拼音:dū jiǎng
1.古时主持学舍的人。
2.学舍主讲的人。《后汉书。卷三七。丁鸿传》:「鸿年十三,从桓荣受欧阳尚书,三年而明章句,善论难,为都讲。」
3.讲唱变文时担任唱经的人。
《國語辭典》:都试(都試)  拼音:dū shì
讲武考试。汉制以立秋日总试骑士。《汉书。卷七六。韩延寿传》:「及都试讲武,设斧钺旌旗,习射御之事。」《晋书。卷二一。礼志下》:「汉西京承秦制,三时不讲,惟十月都试。」
《國語辭典》:预卜(預卜)  拼音:yù bǔ
事先占卜、断定。如:「预卜未来」、「预卜吉凶」。
《國語辭典》:措辞(措辭)  拼音:cuò cí
1.表达意见时,所斟酌选用的词语。如:「这篇文章的措辞优美,引人入胜。」汉。王充《论衡。刺孟》:「见彼之问,则知其措辞所欲之矣。」也作「措词」。
2.斟酌选用词语,以表达个人意见。《太平广记。卷四八四。李娃传》引《异闻集》:「娃回眸凝睇,情甚相慕,竟不敢措辞而去。」宋。苏轼〈答李昭玘〉:「观足下新制及鲁直、无咎、明略等诸人唱和,于拙者便可格笔,不复措辞。」《老残游记》第一七回:「老残道:『你说出来,我总可以设法。』人瑞道:『除非你承认了要他,才好措辞。』」也作「措词」。
《國語辭典》:占地  拼音:zhàn dì
所据有的土地面积。如:「这座公园占地万坪,是市民假日休閒的好去处。」唐。方干 于秀才小池诗:「占地未过四五尺,浸天唯入两三星。」
《國語辭典》:诠次(詮次)  拼音:quán cì
1.编次排列。如:「这本文选经过精心诠次后,果然面目一新。」
2.层次、条理。晋。陶渊明〈饮酒诗。序〉:「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宋。韩愈〈读书〉诗:「平生颇论述,诠次加点窜。」
《漢語大詞典》:择对(擇對)
择配。选择婚姻对象。后汉书·逸民传·梁鸿:“同县 孟氏 有女,状肥丑而黑,力举石臼,择对不嫁,至年三十。父母问其故,女曰:‘欲得贤如 梁伯鸞 者。’ 鸿 闻而娉之。”
《漢語大詞典》:涓选(涓選)
选择,选取。汉书·礼乐志:“丞相 匡衡 奏罢‘鸞路龙鳞’,更定诗曰‘涓选休成’。” 颜师古 注引 臣瓒 曰:“涓,除也。除恶选取美成者也。” 唐 李舒 《迎俎》诗:“盛牲实俎,涓选美成。” 宋 苏轼 《明堂赦文》:“涓选吉日,裒辑上仪。”古今小说·闲云庵阮三偿冤债:“涓选四月初八日,我佛诞辰,啟建道场,开佛光明。” 章炳麟 《与人论文书》:“辞无涓选,精采襍污。”
分類:选择选取
《漢語大詞典》:别择(别擇)
鉴别选择。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枣:“五六日后,别择取红软者,上高厨而曝之。” 梁启超 《新史学·中国之旧史学》:“二曰难别择,即使有暇日,有耐性,徧读应读之书,而苟非极敏之眼光,极高之学识,不能别择其某条有用,某条无用。”
分類:鉴别选择
《國語辭典》:择交(擇交)  拼音:zé jiāo
1.慎择良友。唐。白居易〈寓意诗〉五首之三:「乃知择交难,须有知人明。」
2.慎选交往的友邦。《史记。卷六九。苏秦传》:「安民之本,在于择交。」
《國語辭典》:涓吉  拼音:juān jí
涓,选择。涓吉指择取吉祥的日子。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一○。官仓入粟》:「今官府收敛秋粮之际,比先涓吉启仓。」《聊斋志异。卷一一。陈云栖》:「夫人亦喜,涓吉为之成礼。」也作「蠲吉」。
《國語辭典》:丛书(叢書)  拼音:cóng shū
1.汇刊群书而成的套书。如百部丛书、百逸丛书。也称为「丛刻」、「丛刊」。
2.书籍丛集。唐。韩愈〈剥喙行〉:「门以两板,丛书其间。」
《漢語大詞典》:采地(採地)
选择风水好的地方。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 王朔 ﹞见 许 郭 二人登山採地,料必异人,遂迎至其家。”
《漢語大詞典》:搜抉
亦作“ 搜刔 ”。 搜求选择。 五代 齐己 《移居》诗:“欲问存思搜抉妙,几联诗许敌《三都》。” 宋 苏轼 《议学校贡举状》:“近世士人纂类经史,缀辑时务,谓之策括,待问条目,搜抉略尽,临场剽窃,窜易首尾。” 明 归有光 《送县大夫杨侯序》:“顷者患税籍之紊,豪猾缘以飞走,莫詰其端, 侯 为之按亩出税,搜刔伏匿,深为百年之计。” 清 黄宗羲 《传是楼藏书记》:“先生之门生官吏徧於天下,随其所至,莫不网罗坠简,搜抉緹帙。”
分類:搜求选择
《國語辭典》:择邻(擇鄰)  拼音:zé lín
选择善良的邻里。《文选。何晏。景福殿赋》:「嘉班妾之辞辇,伟孟母之择邻。」唐。白居易 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诗:「每因暂出犹思伴,岂得安居不择邻?」
《國語辭典》:三迁(三遷)  拼音:sān qiān
1.多次的迁徙。清。黄遵宪〈潮州行〉:「一夕辄三迁,踪迹无定所。」
2.孟母为了孟子的教育,曾三次迁居的故事。参见「孟母择邻」条。后以此赞颂母亲的教养。宋。叶适 朱文昭母杨氏挽词:「义并三迁峻,书成百卷长。」
3.官职的变更。《史记。卷四一。越王句践世家》太史公曰:「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名垂后世。」《南史。卷二五。到彦之传》:「上又数游撝家,怀其旧德,至是一岁三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