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89,分2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再不
孟母
拣选
甄录
改卜
揆日
相攸
卜日
卜地
分韵
卜吉
审择
详择
甄别
决择
《國語辭典》:再不  拼音:zài bù
1.不再。如:「再不敢出来」。
2.转折语。原议若不通,再作此选择。如:「你可以拿张椅子垫高,再不乾脆把梯子搬出来用。」
《國語辭典》:孟母  拼音:mèng mǔ
孟子的母亲。仉姓。曾经三次迁移其居,以激励孟子勤奋学习。后世奉为贤母的典范。
《國語辭典》:拣选(揀選)  拼音:jiǎn xuǎn
挑选、选择。《水浒传》第五回:「洒家不忌荤酒。遮莫甚么浑清白酒,都不拣选。」《三国演义》第二○回:「于是拣选良马、名鹰、俊犬,弓矢俱备,先聚兵城外,操入请天子田猎。」
《漢語大詞典》:甄录
(1).甄别录用;选择采用。陈书·袁宪传:“ 高宗 曰:‘卿处事已多,可谓清白。别相甄録,且勿致辞。’” 宋 苏洵 《上皇帝书》:“臣所著《权书》《衡论》《几策》二十篇,乞赐甄録。” 明 唐顺之 《告病疏》:“臣某本樗櫟粗材,过蒙陛下甄録,使得待罪翰林。此宠荣之至极。” 叶圣陶 《穷愁》:“急投厂中,效 毛先生 自荐,念厂中工作,皆所素习,具辞以告,必见甄録也。”
(2).犹选录。《四库全书总目·〈小说家〉序》:“近甄録其近雅驯者,以广见闻。”
《漢語大詞典》:改卜
(1).谓重新占卜。左传·襄公十三年:“不习,则增修德而改卜。” 杨伯峻 注:“改卜,重新起卜。”左传·哀公十七年:“王与 叶公 枚卜 子良 以为令尹……他日,改卜 子国 而使为令尹。”
(2).谓另行选择。《文选·陆机〈汉高祖功臣颂〉》:“波振四海,尘飞五岳,九服徘徊,三灵改卜。” 李周翰 注:“言天将恶 秦 浊乱,改卜清平之君也。”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建炎元年二月:“戊辰, 吴幵 、 莫儔 復以檄来督举异姓。 孙傅 等以状答曰:‘……若自元帅府选立 赵氏 一人,不惟恩泽有归,城中及外方立便安帖;或天命改卜,歷数有归,即非本国臣民所敢预议。’”
《漢語大詞典》:揆日
(1).测量日影。古多以之定营造方位。语出诗·鄘风·定之方中:“揆之以日,作于 楚 室。” 朱熹 集传:“树八尺之臬,而度其出入之景,以定东西。又参日中之景,以定南北也。” 晋 陆机 《演连珠》之二八:“是以望景揆日,盈数可期;抚臆论心,有时而谬。” 南朝 齐 王屮《头陀寺碑文》:“因百姓之有餘,间天下之无事,庀徒揆日,各有司存。”《新编分门古今类事》卷十五引《蜀异记·南康禄食》:“公觉,骇汗久之,乃躬诣 云林 ,炷香祷福,命工揆日修崇,作南宫阁四十。”
(2).指选择的时日。 宋 王安石 《谢夏噩察推启》:“方且揆日,以时造门。”
《漢語大詞典》:相攸
(1).《诗·大雅·韩奕》:“为 韩姞 相攸,莫如 韩 乐。” 朱熹 集传:“相攸,择可嫁之所也。”后因以称择婿。 唐 张说 《唐故广州都督甄公碑》:“有鰥在下,淘復河滨,元女作合,相攸於 陈 。” 清 王韬 《淞滨琐话·卢双月》:“儂欲择壻久矣,俾延嗣续,顾相攸不易,迟误至今。” 王闿运 《曾孝子妻严氏灵表》:“贤父远览,为 严 相攸。”
(2).察看、选择善地。 宋 苏轼 《正辅既见和复次前韵》:“餘龄会有适,独往岂相攸。” 王文诰 辑注引 赵次公 曰:“今先生则言以兴有所适而独往矣,岂更相视其处所也。”八琼室金石补正·宋西山张成子方孚若题记:“ 张成子 、 方孚若 相攸西峰。”
《國語辭典》:卜日  拼音:bǔ rì
择日、选择良辰吉日。一般人婚丧喜庆都先卜日而后行。
《漢語大詞典》:卜地
(1).选择居地。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 唐 虞 卜地, 夏 殷 封国, 古公 营城 周雒 。” 唐 皇甫冉 《送窦叔向》诗:“卜地会为邻,还依 仲长 室。”
(2).特指选择葬地。 唐 刘言史 《北原情》诗之三:“卜地起孤坟,全家送葬去。” 宋 岳珂 桯史·望江二翁:“﹝ 陈国瑞 ﹞尝为其母卜地,青乌之徒辐集,莫适其意。”参见“ 卜吉 ”。
分類:选择
《國語辭典》:卜吉  拼音:bǔ jí
安葬。丧俗中,葬地和葬日皆由卜筮来决定,若吉,方能行事,故称安葬为「卜吉」。宋。欧阳修 泷冈阡表:「呜呼!惟我皇考崇公,卜吉于泷冈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
《國語辭典》:分韵(分韻)  拼音:fēn yùn
作诗时,举定数字为韵,各自拈取或互相分派,各依所拈派之韵以成句。唐。白居易〈花楼望雪命宴赋诗〉:「素壁联题分韵句,红炉巡饮暖寒杯。」《儒林外史》第一八回:「『吾辈今日雅集,不可无诗。』当下拈阄分韵。赵先生拈的是『四支』。」
《國語辭典》:卜吉  拼音:bǔ jí
安葬。丧俗中,葬地和葬日皆由卜筮来决定,若吉,方能行事,故称安葬为「卜吉」。宋。欧阳修 泷冈阡表:「呜呼!惟我皇考崇公,卜吉于泷冈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
《漢語大詞典》:审择(審擇)
审察选择。 清 李调元 《〈勦说〉序》:“考其同而辨其异,君子宜何如审择。” 严复 《译〈天演论〉例言》:“用 汉 以前字法句法,则为达易,用近世利俗文字,则求达难,往往抑义就词,毫釐千里。审择于斯二者之间,夫固有所不得已也,岂钓奇哉!” 茅盾 《子夜》八:“这都是刹那间的事--快到不容 冯云卿 有所审择,有所决定。”
分類:审察选择
《漢語大詞典》:详择(詳擇)
(1).审察采择。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帝尝幸苑囿离宫,后輒以风邪露雾为戒,辞意款备,多见详择。” 唐 张九龄 《论教皇太子状》:“臣伏愿详择典故,徵用名贤,执经劝学,朝夕从事。” 宋 王安石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尝试为陛下陈其一二,而陛下详择其可,亦足以申鉴於方今。”
(2).审慎选择。梁书·张缅传:“此曹旧用文学,且居鵷行之首,宜详择其人。” 唐 韩愈 《送孟秀才序》:“京师之进士以千数,其人靡所不有,吾常折肱焉,其要在详择而固交之。”
《國語辭典》:甄别(甄別)  拼音:zhēn bié
1.鉴别、区分。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杂文》:「总括其名,并归杂文之区;甄别其义,各入讨论之域。」南朝梁。陶弘景《肘后百一方序》:「辄更采集补阙,凡一百一首,以朱书甄别,为肘后百一方。」
2.审察优劣,决定去取。《元史。卷一七○。张昉传》:「入为中书省左右司郎中,甄别能否,公其黜陟,人无怨言。」《文明小史》第六○回:「索性拼著精神细细的甄别,其中或有奇材异能,亦未可知。」
《國語辭典》:决择(決擇)  拼音:jué zé
选择。《荀子。臣道》:「恭敬而逊,听从而敏,不敢有以私决择也。」《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大丈夫做事,须决择个成败所向,今公何为?」也作「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