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常途
亦作“ 常涂 ”。
(1).平常的道路。 唐 韩愈 《进学解》:“踵常途之促促,窥陈编以盗窃。”
(2).常规。《旧唐书·儒学传下·卢粲》:“唯 永泰公主 承恩特葬,事越常涂,不合引以为名。”
《國語辭典》:分例  拼音:fēn lì
按习惯或规定以一定分量分配的东西。元。刘时中〈端正好。众生灵套。货郎〉曲:「更把赃输钱分例米、多般儿区处的最优长,众饥民共仰。」《水浒传》第一九回:「请入厅上坐定,忙叫酒保安排分例酒来管待众人。」
《漢語大詞典》:恒格(恆格)
常规。《陈书·高祖纪下》:“ 虞 官 夏 礼,岂曰同科; 殷 朴 周 文,固无恆格。”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科场三·两中乡试:“﹝ 唐亮 ﹞以潜邸恩,陞 寧国府 同知,赐钞币以归。其父子履歷亦大异恆格矣。”
分類:常规
《國語辭典》:例规(例規)  拼音:lì guī
1.由惯例而成立的规则。如:「新进会员,必须先自我介绍,这是本会的例规。」
2.泛称法例、规则。《清史稿。卷四七六。循吏列传一。江皋列传》:「革四府徵粮例规,积弊一清。」
《國語辭典》:典型  拼音:diǎn xíng
1.旧法、模范。宋。文天祥〈正气歌〉:「哲人日已远,典型在夙昔。」也作「典刑」。
2.足以代表某一类事物特性的标准形式。如:「桂林、阳朔的峰林是典型的石灰岩地形。」
3.文学艺术中最具概括性和代表性的人物、事件或实例。如:「李白是浪漫派诗人的典型。」
《國語辭典》:变通(變通)  拼音:biàn tōng
为了顺应时势的变迁,作非原则性的弹性处置。《易经。系辞上》:「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
《國語辭典》:世法  拼音:shì fǎ
1.世代沿用的法则。宋。黄庭坚〈书赠俞清老〉:「米黼元章,在扬州游戏翰墨,声名籍甚,其冠带衣襦,多不用世法。」清。张尔岐〈辨志〉:「言为世法,动为世表。」
2.代代效法。《国语。齐语》:「昔吾先王昭王、穆王,世法文、武远绩以成名。」
3.佛教称世间的一切现象、事物。唐。实叉难陀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二:「佛观世法如光影,入彼甚深幽奥处。」也作「世间法」、「世俗法」。
《漢語大詞典》:特授
超越常规授予某项官职。 南朝 梁简文帝 《让骠骑扬州刺史表》:“驃骑之号,歷选为重。 元狩 之中,始自 去病 ; 永平 之建,特授 刘苍 。”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上:“监察里行 淛东 观察判官 赵傪 特授 高陵 县令。”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内监·陈增之死:“ 增 名下参随 程守训 者……自纳银助大工,特授中书舍人,直 武英殿 ,自是愈益骄恣。”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取士上:“取士之弊,至今日制科而极矣。故 毅宗 尝患之也,为拔贡、保举、准贡、特授、积分、换授,思以得度外之士。”
《國語辭典》:大经(大經)  拼音:dà jīng
1.常道。《礼记。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
2.佛教指卷数较多或最主要的经典。如在净土三部中,《无量寿经》是大经;天台宗以《大般涅槃经》是大经。般若经中,以《摩诃般若经》为大经。南朝陈。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大经所说,当转法轮;大品之言,皆绍尊位。」
《國語辭典》:通变(通變)  拼音:tōng biàn
语出《易经。系辞上》:「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指通权达变。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通变》:「凡诗赋书记,名理相因,此有常之体也;文辞气力,通变则久,此无方之数也。」《西游记》第一回:「你这汉子,甚不通变。我方才这般与你说了,你还不省?」
《漢語大詞典》:常调(常調)
(1).长期调和。列子·黄帝:“阴阳常调,日月常明。”
(2).平常戏狎。文选·曹植〈与吴季重书〉:“前日虽因常调,得为密坐,虽讌饮弥日,其於别远会稀,犹不尽其劳积也。” 吕向 注:“常调,谓常戏。”
《漢語大詞典》:内降
谓不按常规经中书等省议定,而由宫内直接发出诏令。续资治通鉴·宋英宗治平二年:“先是僧官有闕,多因权要请謁内降补人,臺諫累有论列。 仁宗 因著令:‘僧官有闕,命两街各选一人,较艺而补。’”
《漢語大詞典》:非次
(1).犹破格。指超迁官职。后汉书·殇帝纪:“署用非次,选举乖宜。”文选·羊祜〈让开府表〉:“今臣身託外戚,事遭运会,诫在过宠,不患见遗,而猥超然降发中之詔,加非次之荣,臣有何功可以堪之?何心可以安之?” 吕延济 注:“非次谓不依班次。”北齐书·幼主传:“各引亲党,超居非次,官由财进,狱以贿成。”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七:“ 梁祖 多其义,超擢非次,官至方镇,为 梁 之名将。”
(2).泛指不按常规、惯例。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鄙夫请非次改令,凡三鐘引满一遍,三臺酒须尽,仍不得有滴沥。犯令者一铁躋。” 宋 王君玉 《国老谈苑》卷一:“ 雷德让 判大理寺,一日有疑讞,非次请对。”
《國語辭典》:常经(常經)  拼音:cháng jīng
1.固定不变的法律规章。《管子。问》:「国有常经,人知终始,此霸王之术也。」《战国策。赵策二》:「国有固籍,兵有常经,变籍则乱,失经则弱。」
2.亘古不变的规律。《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和气致祥,乖气致异,祥多者其国安,异众者其国危,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也。」
《漢語大詞典》:倒行
(1).走回头路。 明 刘基 《书为善堂卷后》:“是故欲求道者必先定其所向,如将适 燕 ,先举辕而指北,然后访而取途,则无倒行之悔矣。”
(2).做事违反常规或违背情理。 清 余增远 《雪夜吕半隐太常谈蜀中遗事》诗:“从来朋党能赐祸,可恨羣儒多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