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告至
(1).古代帝王封禅或出巡时在外所行的祭祀之礼。书·舜典“歳二月,东巡守,至于 岱宗 ,柴” 孔 传:“班瑞之明月,乃顺春东巡 岱宗 ……燔柴祭天告至。”新唐书·礼乐志四:“又为告至坛,方八十一尺,高三尺,四出陛,以燔柴告至,望秩羣神。”宋史·礼志十七:“巡幸之制, 唐 《开元礼》有告至、肆覲、考制度之仪。”
(2).古代天子、诸侯外出返回时,祭告祖庙并与群臣一起饮酒的礼仪。又称“饮至”。左传·桓公二年“凡公行,告于宗庙,反行饮至” 唐 孔颖达 疏:“孝子之事亲也,出必告,反必面,事死如事生,故出必告庙,反必告至……行言告庙,反言饮至,以见至有饮,而行无饮也。”参见“ 告庙 ”、“ 饮至 ”。
《國語辭典》:行商  拼音:xíng shāng
1.经商、做买卖。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八:「行商之身,南州北县。」也作「行贩」、「行贾」。
2.往来各地贩售货品的商人。唐。韩愈〈祭湘君夫人文〉:「居民行商,不来祭享。」宋。范成大〈竹下〉诗:「道逢行商问,平生几芒屩?」也称为「行贩」、「行贾」。
《漢語大詞典》:坐商
在固定地点营业的商人。“行商”的对称。参见“ 坐贾 ”。
《國語辭典》:挂角(掛角)  拼音:guà jiǎo
人多而位置有限,迫使少数人须居于角落。如:「他太晚来,位置都客满了,只好挂角在一旁。」
《漢語大詞典》:谒庙(謁廟)
古时帝后等外出或遇有大事,例须谒告于祖庙,称“謁庙”。后汉书·舆服志下:“皇后謁庙服,紺上皁下。”宋史·礼志十一:“自 汉文帝 以来,皆即位而謁庙。”参见“ 告庙 ”。
《國語辭典》:告庙(告廟)  拼音:gào miào
古代自天子至诸侯,凡即位、出征、出猎等事,必禀告于祖庙。明。史可法〈复多尔衮书〉:「即告庙之日,紫盖如云。」
《漢語大詞典》:游事
谓外出以求事奉(他人)。《商君书·垦令》:“不可以辟役,而大官未可必得也,则餘子不游事人,则必农。农则草必垦矣。”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孟軻 , 騶 人也。受业 子思 之门人。道既通,游事 齐宣王 , 宣王 不能用。”
《國語辭典》:禁足  拼音:jìn zú
禁止外出。宋。释赞宁《宋高僧传。卷八。唐郓州安国院巨方传》:「禁足十年,木食涧饮。」
《漢語大詞典》:倒衣
(1).《诗·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孔颖达 疏:“羣臣当以失晚,復恐后期,故於东方未明之时,急促惶遽,不暇整理衣服,故颠倒著衣裳而朝君。”后因以“倒衣”谓忙于公务。 唐 杜甫 《送卢十四弟侍御护韦尚书灵榇归上都二十四韵》:“长路更执紼,此心犹倒衣。” 宋 苏辙 《次韵门下吕相公同访致政冯宣猷一首》:“懒从朝謁事驂騑,此去高眠罢倒衣。”
(2).指因急促外出而倒穿衣裳。用以形容热情迎客。 唐 皮日休 《移元徵君书》:“斯时也,山林之间,宜倒衣以接礼,重跡以应命。” 宋 叶适 《祭戴詹事文》:“我病卧久,迟公远归。曷不迎门?曷不倒衣?曷不大斗,以酌寿祺!”
《漢語大詞典》:小出
(1).犹微行。微服以行。三国志·蜀志·谯周传:“﹝ 刘秀 ﹞在 洛阳 ,尝欲小出,车驾已御, 銚期 諫曰:‘天下未寧,臣诚不愿陛下细行数出。’即时还车。”
(2).谓以小部队出击。《晋书·秦秀传》:“以 孙皓 之虚名,足以惊动诸夏,每一小出,虽圣心知其垂亡,然中国輒怀惶怖。”
(3).暂时外出。 宋 杨万里 《题盱眙军东南第一山》诗:“不因王事略小出,那得高人同此行。”
《國語辭典》:肃静(肅靜)  拼音:sù jìng
1.严肃寂静。如:「当国家元首进入礼堂时,顿时全场肃静。」
2.平定。如:「肃静叛乱」。
《漢語大詞典》:出谒(出謁)
外出拜见。汉书·韩延寿传:“今旦明府早驾,久驻未出,骑吏父来自府门,不敢入。骑吏闻之,趋走出謁,适会明府登车。”南齐书·刘悛传:“ 蛮王 田僮 在山中,年垂百餘岁, 南譙王 义宣 为 荆州 , 僮 出謁,至是又出謁 悛 。”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八:“ 韩参政 亿 、 李参政 若谷 ,未第时皆贫,同赴试京师,共有一席一氊,乃割分之。每出謁,更为僕。”
分類:外出拜见
《國語辭典》:陟方  拼音:zhì fāng
天子出巡。《书经。舜典》:「五十载,陟方乃死。」《文选。左思。吴都赋》:「梁岷有陟方之馆、行宫之基欤!」
《國語辭典》:转动(轉動)  拼音:zhuàn dòng
绕著中心点运转。如:「摩天飞轮才转动没多久,就开始有人喊头晕,大呼吃不消。」
《漢語大詞典》:肃驾(肅駕)
犹言车驾庄严。指帝王及其扈从外出。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袁淑〈从驾〉》:“恭洁由明祀,肃驾在祈年。” 叶楚伧 《庚戌纪事》诗之六:“御街十里梅花障,几辈青娥肃驾来。”
《漢語大詞典》:离客(離客)
离家外出的人。 唐 钱起 《海上卧病寄王临》诗:“离客穷海阴,萧辰归思结。”
分類:离家外出
《漢語大詞典》:三驾(三駕)
(1).三次兴兵。《左传·襄公九年》:“三驾而 楚 不能与争。” 杜预 注:“三驾,三兴师。”
(2).指 北魏 时皇帝外出的三种车驾;大驾、法驾、小驾。魏书·礼志四:“ 太祖 天兴 二年,命礼官桾採古事,制三驾卤簿。”北史·魏本纪:“﹝ 拓跋珪 ﹞始制三驾之法。”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下:“望专委博学之士,检寻前代仪注及卤簿,令於三驾诸仗内,参定今来乘舆出入名件而严设仪卫之禁。”参阅魏书·礼志四
(3).佛教以羊车喻声闻乘,鹿车喻缘觉乘,牛车喻菩萨乘,称三驾。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六舟三驾,运载群生。” 唐 王勃 《彭州九陇县龙怀寺碑》:“四门幽闢,顾非相而迟迴;三驾晨严,临有为而出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