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循理  拼音:xún lǐ
依照常理。《荀子。议兵》:「义者循理,然则又何以兵为?」《三国志。卷三十三。蜀书。后主禅传。评曰》:「后主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
《國語辭典》:修道  拼音:xiū dào
1.修习道德学问。《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2.宗教信徒虔诚地学习教义,并将教义贯彻于自己的行动中。
《國語辭典》:自发(自發)  拼音:zì fā
不假外力自己发动或自然产生。如:「自动自发」。
《國語辭典》:地道  拼音:dì dào
1.地下通道。《后汉书。卷七四上。袁绍刘表列传。袁绍上》:「绍为地道欲袭操,操辄于内为长堑以拒之。」
2.大地的本质。《礼记。中庸》:「人道敏政,地道敏树。」
《漢語大詞典》:靡常
无常,没有一定的规律。书·咸有一德:“天难諶,命靡常。” 孔 传:“以其无常,故难信。” 汉 班彪 《北征赋》:“故时会之变化兮,非天命之靡常。”清史稿·食货志一:“沿海沙地滩涨靡常。”
分類:无常规律
《國語辭典》:常度  拼音:cháng dù
1.平时的态度。《后汉书。卷一八。吴汉传》:「诸将见战陈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清。薛福成《庸盦笔记。卷六。幽怪。水鬼假冒舢板船》:「自登舟之后,柏存举措言语,颇改常度。」
2.固有的法则、规律。《楚辞。屈原。九章。怀沙》:「刓方以为圜兮,常度未替。」汉。东方朔 答客难:「天有常度,地有常形,君子有常行。」
《漢語大詞典》:发见(發見)
亦作“ 发现 ”。
(1).显现;出现。史记·天官书:“日月晕适,云风,此天之客气,其发见亦有大运。” 宋 苏轼 《焦千之求惠山泉诗》:“遇隙则发见,臭味实一族。”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镜:“ 唐 开元 宫中镜,尽以白银与铜等分铸成……朱砂斑点,乃金银精华发现。”《孽海花》第二四回:“听几句 张夫人 説来的病源,看一回 雯青 发现的气色,一切脉,就摇头説不好,这是伤寒重症。”清史稿·食货志一:“其生地并无可考而在 中国 地方发见之弃儿,同。”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一部分二:“这一年,坟园里发见了奇事。”
(2).表现。 宋 欧阳修 《〈苏氏文集〉序》:“虽其埋没而未出,其精气光怪,已能常自发见,而物亦不能揜也。”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盖圣人一身,举措云为,无非性与天道之发见,何待於言。” 金 元好问 《南冠录引》:“惟祖考……文章行业皆可称述。不幸而与皂隶之室混为一区,泯泯默默,无所发见,可不大哀耶。”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写像诀:“彼方叫啸谈话之间,本真性情发见,我则静而求之,默识于心,闭目如在目前,放笔如在笔底。”
(3).看到或找到以前不知道的事物或规律。 瞿秋白 《文艺杂著·涴漫的狱中日记》:“考古学家新近在 东亚 大陆上发见许多古代文件。” 鲁迅 《热风·随感录三十三》:“查出了前人未知的事物叫发见。” 曹禺 《北京人》第二幕:“可是多少年前他就发现了一个了解他的女人。”
(4).犹发觉。 叶圣陶 《义儿》:“对于他的劣迹,三叔发见得最少。” 巴金 《家》三一:“她忽然发见 觉民 的眼睛被泪水充满了。”
(5).犹发生。 郭孝成 《广东光复记》:“ 武昌 起义,党人旦夕筹谋进战 广州 ,为各省之后援。官场人人自危,而 张鸣岐 尚欲以含糊手段,为保全领土之计,识者早知其将有炸弹发现也。”
(6).犹发掘。 何其芳 《街》:“我要重新去发现他们的美德。”
《國語辭典》:音律  拼音:yīn lǜ
音调和律吕。亦代指音乐。《汉书。卷六。武帝纪》赞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袒,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焕焉可述。」《初刻拍案惊奇》卷七:「玄宗素晓音律,将两手按节,把乐声一一嘿记了。」也称为「乐律」。
《國語辭典》:常经(常經)  拼音:cháng jīng
1.固定不变的法律规章。《管子。问》:「国有常经,人知终始,此霸王之术也。」《战国策。赵策二》:「国有固籍,兵有常经,变籍则乱,失经则弱。」
2.亘古不变的规律。《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和气致祥,乖气致异,祥多者其国安,异众者其国危,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也。」
《漢語大詞典》:顺动(順動)
谓顺应事物固有的规律而运动。语本《易·豫》:“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 汉 蔡邕 《汉太尉杨公碑》:“及至太尉,四时顺动,三光耀润,羣生丰遂,太和交薄。” 北周 庾信 《贺新年表》:“臣等言:臣闻天地顺动,则雷出为豫。”后多指帝王车驾应时而动。 南朝 宋 颜延之 《应诏观北湖田收》诗:“帝暉膺顺动,清蹕巡广廛。” 唐 钱起 《奉和圣制登会昌山应制》诗:“六龙多顺动,四海正雍熙。”续资治通鉴·宋真宗景德元年:“必若戎輅亲行,宜且驻蹕 澶渊 。但郛郭非广,久聚大众,深恐不易。况冬候犹远,顺动之事,更望徐图。”
《國語辭典》:明法  拼音:míng fǎ
1.申明法令。《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皇帝临位,作制明法。」,参见「明法审令」条。
2.自然的规律。《庄子。知北游》:「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3.明的法令。《汉书。卷五二。窦田灌韩传。韩安国》:「今大王列在诸侯,訹邪臣浮说,犯上禁,桡明法。」
《國語辭典》:节奏(節奏)  拼音:jié zòu
1.指一种以一定速度快慢的节拍,由规律的强弱、长短所组成。rhythm 中译名。
2.比喻有规律的进程。如:「生活有了节奏,就不会再觉得生命空虚了。」
《國語辭典》:真理  拼音:zhēn lǐ
真实不变的道理。唐。方干 游竹林寺诗:「闻僧说真理,烦恼自然轻。」
《國語辭典》:格律  拼音:gé lǜ
1.传统法中指法律条令。唐。刘肃《大唐新语。卷五。孝行》:「复雠礼所许,杀人亦格律具存。孝子之心,义不顾命。国家设法,焉得容此。杀人成复雠之志,赦之亏格律之道。」《旧五代史。卷三七。唐书。明宗本纪三》:「自兵兴以来,法制不一,诸道州县常行枷杖,多不依格律,请以旧制晓谕,改而正之。」
2.诗、词、曲、赋的平仄、音韵、字数、句数等形式和规律。唐。白居易〈与元九书〉:「至于贯穿古今,覶缕格律,尽工尽善,又过于李焉。」宋。许顗《彦周诗话》:「有五句成篇者,尽古今诗之格律,足以资详博,不可不知也。」
3.个人生活行为在主观上所遵循法度和规则。唐。窦冀〈怀末上人草书歌〉:「狂僧挥翰狂且逸,独任天机摧格律。」
《國語辭典》:常伦(常倫)  拼音:cháng lún
1.伦常。《史记。卷三八。宋微子世家》:「于乎!维天阴定下民,相和其居,我不知其常伦所序。」
2.固定的法则、规律。《文选。左思。魏都赋》:「缪默语之常伦,牵胶言而踰侈。」唐。孟云卿〈伤时〉诗二首之一:「大方载群物,生死有常伦。」
3.人名。(西元1493~1526)字明卿,号楼居子,明山西沁水人。正德进士,官至大理寺评事。好谈兵击剑,生活放纵。作品以散曲著名,风格豪迈。著有《常评事集》、《写情集》。
分類:伦常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