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主席  拼音:zhǔ xí
1.主持会议并维持会场秩序的人。如:「主席掌控得当,会议方能顺利进行。」
2.委员制的党政机关组织,称其领袖为「主席」。如:「国民政府主席」、「执政党主席」、「省政府主席」。
3.主人所坐的位次。《初刻拍案惊奇》卷九:「筵席完备,待拜住以子侄之礼,送他侧首坐下,自己坐了主席。」
《國語辭典》:晋升(晉升)  拼音:jìn shēng
在有等级之分的工作上,职务的位阶从低职位晋级到高职位。如:「他因功晋升为少将。」
《國語辭典》:下台(下臺)  拼音:xià tái
1.从台上走下来。如:「下台一鞠躬。」
2.比喻解除职务。如:「他干了一年部长,就下台了。」
《漢語大詞典》:优秩(優秩)
(1).优厚的俸给。《梁书·良吏传·孙谦》:“詔曰:‘光禄大夫 孙谦 ,清慎有闻,白首不怠,高年旧齿,宜加优秩。’”
(2).高贵的职位。 南朝 梁 江淹 《王镇军为中书令右光禄诏》:“优秩崇显,允在旧德。” 唐 王勃 《常州刺史平原郡开国公行状》:“ 韩信 齐坛,屡迁优秩。”
《漢語大詞典》:密近
(1).指帝王左右亲近信用之人。晏子春秋·外篇上十四:“夫何密近,不为大利变,而务与君至义者也?此难得其知也。” 吴则虞 集释:“ 苏时学 云:言左右近习之人,未有不为利所动,而能导君於义者。” 三国 魏 曹操 《拒王芬辞》:“ 昌邑 即位日浅,未有贵宠,朝乏讜臣,议出密近:故计行如转圜,事成如摧朽。”
(2).指接近帝王的机要职位。旧唐书·哀帝纪:“ 蒋玄暉 身居密近,擅弄威权,鬻爵卖官,聚财营第,而苞藏悖逆,稔浸姦邪。”
《國語辭典》:小将(小將)  拼音:xiǎo jiàng
1.年轻或低阶的将领,或为领将自称的谦辞。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六:「有小将刘谦者,职级甚卑,气宇殊异。」《三国演义》第五回:「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
2.有本领的少辈。如:「长跑小将」。
《國語辭典》:二副  拼音:èr fù
1.河海航行中管理全船事务,职位次于大副的人。
2.乐器名。一种胡琴,装两条弦线,比京胡稍长,发出的声音较低沉。
《漢語大詞典》:职秩(職秩)
职位与官俸。左传·昭公二十二年:“ 王子朝 因旧官百工之丧职秩者,与 景 灵 之族以作乱。”孔丛子·陈士义:“ 子顺 相 魏 ,改嬖宠之官,以事贤才,夺无任之禄,以赐有功者,诸丧职秩者不悦,乃造谤言。”
分類:职位官俸
《漢語大詞典》:贱吏(賤吏)
职位卑微的官吏。《孔子家语·三恕》:“ 騫 固 周 国之贱吏也。” 宋 苏洵 《广士》:“武夫健卒而贤则用之,巫医方技而贤则用之,胥史贱吏而贤则用之。” 梁启超 《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论》:“ 萧 、 曹 、 彭 、 平 、 勃 之流,皆起家贱吏,牙侩屠狗,致身通显。”
《國語辭典》:顶头(頂頭)  拼音:dǐng tóu
迎头、当面。《儒林外史》第五四回:「走不得几步,顶头遇著一个人。」《红楼梦》第六六回:「那日,正走之间,顶头来了一群驮子。」
《漢語大詞典》:清职(清職)
(1).清高体面的职位。宋书·王锡传:“﹝ 锡 ﹞少以宰相子,起家为员外散骑,歷清职,中书郎,太子左卫率, 江夏 内史。”《水浒传》第六回:“僧门中职事人员,各有头项。且如小僧做个知客,只理会管待往来客官僧众。至如维那、侍者、书记、首座,这都是清职,不容易得做。”《醒世恒言·佛印师四调琴娘》:“若肯还俗出仕,下官当力荐清职。”
(2).犹清识。明白事理。 康有为 《大同书》戊部第一章:“ 辛宪英 之清职,岂不胜于昏愚之 曹爽 而足参谋议!”
《漢語大詞典》:尘忝(塵忝)
谦词。犹言忝列。多谓自己的才能有辱于所任的职位。 南朝 梁 任昉 《到大司马记室笺》:“顾己循涯,寔知尘忝。” 唐 刘禹锡 《代让同平章事表》:“初受恩荣,若登霄汉;退思尘忝,如履春冰。”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先君出宰》:“此妓,某未尘忝时,已见其在籍中矣。”
《漢語大詞典》:素相
指具有当丞相的才德而无丞相职位的人。 汉 王充 论衡·超奇:“ 孔子 作春秋以示王意。然则 孔子 之春秋,素王之业也;诸子之传书,素相之事也。”参见“ 素丞相 ”。
《漢語大詞典》:素丞相
谓无丞相之地位而具有丞相之才德与业绩者。 汉 王充 论衡·定贤:“ 孔子 不王,素王之业在於春秋, 桓君山 素丞相之迹存於新论者也。”
《漢語大詞典》:世职(世職)
世代承袭的职位。宋史·范纯仁传:“﹝ 纯仁 ﹞过闕入对, 神宗 曰:‘卿父在 庆 著威名,今可谓世职。’”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文武互任:“至於郎中员外佐领世职,有时以武迁文,有时以文迁武,其文武兼管者,比比而然。”《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三回:“你也是个长子了,我将来得了世职,也是你袭的。”
《漢語大詞典》:周柱史
周 之柱下史。 唐 代侍御史职位与其相当,故 唐 人亦用为侍御史的代称。 唐 李嘉祐 《暮春宜阳郡斋愁坐忽枉刘七侍御新诗因以酬答》诗:“唯羡君为 周 柱史,手持黄纸到 沧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