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杂趁(雜趁)  拼音:zá chèn
零工,琐碎的工作。《水浒传》第二四回:「三年前六月初三下雪的那一日,卖了一个泡茶,直到如今不发市,专一靠些杂趁养口。」
《漢語大詞典》:衣食饭碗(衣食飯碗)
比喻赖以为生的职业或技能等。 元 李行道《灰阑记》楔子:“俺女孩儿倒也肯嫁他,只是俺这衣食饭碗,如何便割捨得。”亦省作“ 衣食饭 ”、“ 衣饭碗 ”。《水浒传》第十五回:“ 阮小五 接了説道:‘教授不知,在先这 梁山泊 是我弟兄们的衣饭碗,如今絶不敢去。’” 明 李贽 初潭集·兄弟上:“彼盖真知 孔圣人 留此一鉢衣食饭以遗后人耳。”
《国语辞典》:事由儿(事由儿)  拼音:shì yóu ér
1.职业。如:「就是小事由儿他也可以做。」
2.事情的来由。
分类:职业来由
《漢語大詞典》:牢饭碗(牢飯碗)
比喻稳当的职业。犹今言铁饭碗。
分類:稳当职业
《國語辭典》:金饭碗(金飯碗)  拼音:jīn fàn wǎn
比喻稳定而待遇优厚的职业。《轰天雷》第三回:「你不看城中几个绅士么,都是靠这两样做金饭碗的。这是官面的弄钱,还有那不官面的。」
《國語辭典》:先生  拼音:xiān shēng
1.对一般男子的尊称。如:「陈先生」、「李先生」。
2.称谓。妻子对他人称自己的丈夫。如:「他跟我先生是多年的好友。」
3.对老师的尊称。《管子。弟子职》:「先生施教,弟子是则。」《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三:「延一个老成名师,择日叫他拜了先生。」
4.对年长有道德、有学问、或有专业技能者的尊称。《战国策。宋卫策》:「乃见梧下先生,许之以百金。」《三国演义》第三四回:「深感先生见爱。但凡人死生有命,岂马所能妨哉!」
5.对士人的称呼。《仪礼。士相见礼》:「若先生异爵者,请见之则辞,辞不得命,则曰某无以见。」
6.对道士的称呼。明。贾仲名《金安寿》第一折:「一个先生来化斋,求利市。」《警世通言。卷二八。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方出寺来,见一个先生,穿著道袍,头戴逍遥巾,腰系黄丝绦,脚著熟麻鞋,坐在寺前卖药,散施符水。」
7.妓女。《海上花列传》第四回:「王老爷!耐勿来仔末,倪先生气得来,害倪一埭一埭来请耐。」《文明小史》第一九回:「上海妓女,都是称先生的。」
《國語辭典》:游人(遊人)  拼音:yóu rén
游玩的人。《老残游记》第三回:「殿前搭著凉棚,摆设著四五张桌子,十几条板凳卖茶,以便游人歇息。」《文明小史》第五三回:「看那男男女女的游人,坐了好些时,方才回去。」
《國語辭典》:博士  拼音:bó shì
1.博学多闻,通达古今的人士。《战国策。赵策三》:「子南方之博士也,何以教之?」
2.职官名。起源于战国,秦、汉时设置。因其掌通古今,以备咨诣,为学术顾问的性质。《汉书。卷一○。成帝纪》:「古之立太学,将以传先王之业,流化于天下也。儒林之官,四海渊源,宜皆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故谓之博士。」
3.旧时对特殊技能专业人员的尊称。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茶毕,命奴才取钱三十文,酬煎茶博士。」《西游记》第八五回:「孽畜!你原来是个染博士出身!」
4.取得博士学位的人。
《國語辭典》:生计(生計)  拼音:shēng jì
1.生活上的种种开支用度等事务。泛指生活。唐。白居易 送萧处士游黔南诗:「生计抛来诗是业,家园忘却酒为乡。」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三折:「早则是生计萧疏,更值著没收成歉年时序。」
2.谋生的方法。亦指维生的产业。《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身落魄,生计皆无。」《红楼梦》第六回:「因狗儿白日间又作些生计,刘氏又操井臼等事。」
《國語辭典》:生活  拼音:shēng huó
1.生存。《孟子。尽心上》:「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至足矣。」《文明小史》第三○回:「他夥计正愁著窠儿拆了,没得生活,如何还肯出钱。」
2.泛指一切饮食起居等方面的情况、境遇。《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丈夫日勤耕嫁,妇女夜事绩织,厮共生活,应当官司繇役。」
3.物品。《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四:「多谢县君送柑,客中无可奉答,小小生活二端,伏祈笑留。」
4.生计。唐。陆龟蒙〈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所贪既仁义,岂暇理生活。」
5.工作。《水浒传》第四回:「师父稳便。小人赶趁些生活,不及相陪。」《儒林外史》第一回:「只靠著我替人家做些针指生活寻来的钱,如何供得你读书。」
《國語辭典》:事体(事體)  拼音:shì tǐ
1.事情的体统。《后汉书。卷四四。胡广传》:「性温柔谨素,常逊言恭色。练达事体,明解朝章。」《西游记》第二五回:「你这个童儿,年幼不知事体,就来乱骂,白口咀咒,枉赖了我们也。」
2.事情。《儒林外史》第五○回:「问道:『凤四哥,事体怎么样了?』」《老残游记》第五回:「他父亲已到衙门里头求师爷去了,吴氏便知事体不好,立刻叫人把三班头儿请来。」
《國語辭典》:清白  拼音:qīng bái
1.纯洁未受污染。《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吾露父母之形,以显清白之体耳。」《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况以清白之身,暗地迎新送旧,虽无所染,情何以堪!」
2.不操污贱的职业。《抱朴子。外篇。刺骄》:「世间或有少无清白之操业,长以买官而富贵。」《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家声清白,囊橐肥饶。」
3.清楚明白。《儒林外史》第四十五回:「过了半个月,文书回头来,上写的清白。」《红楼梦》第十四回:「管不得谁是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例现清白处治。」
4.停当、完结。《儒林外史》第二十六回:「看著太太两只脚足足裹了有三顿饭时才裹完了;又慢慢梳头、洗脸、穿衣服,直弄到日头趖西才清白。」《红楼梦》第七回:「送这几枝花儿与姑娘奶奶们,这会子还没送清白呢。」
5.清酒和白酒。《乐府诗集。卷三十七。相和歌辞十二。古辞。陇西行》:「清白各异樽,酒上正华疏。」
《國語辭典》:漂泊  拼音:piāo bó
比喻生活不固定,居无定所,犹如在水上漂流。唐。杜甫 咏怀古迹五首之一:「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也作「飘泊」、「飘薄」。
《國語辭典》:旧业(舊業)  拼音:jiù yè
1.以前所从事的工作。如:「重操旧业」。
2.旧时的财产。唐。卢纶 晚次鄂州诗:「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3.祖先的遗业。《文选。左思。咏史诗八首之二》:「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4.以前居住过的别墅。唐。刘长卿 送朱山人放越州贼退后归山阴别业诗:「空城垂故柳,旧业废春苗。」
《國語辭典》:家居  拼音:jiā jū
在家閒居。《韩非子。十过》:「仲父家居有病,即不幸而不起,政安迁之?」《史记。卷一○六。吴王濞传》:「盎时家居,诏召入见。」
《國語辭典》:世业(世業)  拼音:shì yè
1.世代相传的事业。汉。班固〈幽通赋〉:「岂荼身之足殉兮,违世业之可怀。」三国魏。曹植〈赠徐干〉诗:「志士营世业,小人亦不闲。」
2.先代所遗留的产业、财产。《南史。卷三二。列传。张邵》:「箪食瓢饮,不觉不乐。但世业清贫,人生多待。」唐。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诗:「时难年饥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3.当今世上的事务。《资治通鉴。卷六五。汉纪五十七。献帝建安十三年》:「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