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10,分21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陛级
等则
用等
品级
等别
科品
第次
差序
十八层地狱
门户
文物
人道
一等
十数
隐沦
《漢語大詞典》:陛级(陛級)
(1).台阶,阶级。 汉 贾谊 新书·阶级:“若堂无陛级者,堂高殆不过尺矣。” 唐 刘禹锡 《问大钧赋》:“是夕寝熟梦游乎无何有之乡。抗陛级于重霄兮,异人间之景光。” 宋 曾巩 《郊祀庆成诗并进状》:“始就帷宫,则独先羣臣,霄兴待事;及至坛塲,则陟降陛级,彻去裀藉。”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黄金台》:“ 贵筑 邱禾实 诗:‘ 昭王 当日有高臺,陛级原因 郭隗 开。’”
(2).地位;等级。后汉书·孔融传:“万乘至重,天子至尊,身为圣躬,国为神器,陛级县远,禄位限絶,犹天之不可阶,日月之不可踰也。” 宋 李纲 《乞修军政札子》:“禁戒,则有号令之威;上下,则有陛级之法。”
《漢語大詞典》:等则(等則)
犹等级。《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焚宝莲寺》:“凡到寺中游玩的,便有个僧人来相迎……虽则来者必留,其中原分等则,若遇官宦富豪,另有一般延款,这也不必细説。”
分類:等级
《漢語大詞典》:用等
(1).指牲器的等级。周礼·春官·小宗伯:“掌五礼之禁令与其用等。” 郑玄 注:“用等,牲器尊卑之差。”
(2).犹言凭什么。《文选·应璩〈百一诗〉》:“文章不经国,筐篋无尺书。用等称才学,往往见叹誉。” 李善 注:“乃用何等而称才学。”
《國語辭典》:品级(品級)  拼音:pǐn jí
1.古代官吏的等级。
2.品次等级。如:「物有品级,人也有品级。」
《漢語大詞典》:等别
等级;差别。 王西彦 《古屋》第一部六:“这是就大概一般而论,其中等别差异几乎是不可胜计的。”
《漢語大詞典》:科品
(1).种类;等级。六韬·军用:“ 武王 问 大公 曰:‘王者举兵,三军器用、攻守之具,科品众寡,岂有法乎?’”后汉书·济南王康传:“ 永元 初,国傅 何敞 上疏諫 康 曰:‘……出入进止,宜有期度;舆马臺隶,应为科品。’”
(2).法制,定规。后汉书·党锢传·刘祐:“ 祐 移书所在,依科品没入之。” 王先谦 集解引 惠栋 曰:“科品,谓科条品制也。”
《漢語大詞典》:第次
等级;次第。史记·儒林列传:“﹝ 儿宽 ﹞以试第次,补廷尉史。”周礼·天官·大宰“以八柄詔王驭羣臣,一曰爵,以驭其贵” 汉 郑玄 注:“爵谓公、侯、伯、子、男、卿、大夫、士也,云‘诲尔序爵’,言教王以贤否之第次也。”周礼·夏官·趣马“掌驾説之颁” 汉 郑玄 注:“用马之第次。” 贾公彦 疏:“凡用马当均劳逸,故驾説须依次第,即颁是第次之序。” 章炳麟 《校文士》:“若通俗不学者,其文亦畧有第次。”
分類:等级次第
《國語辭典》:差序  拼音:cī xù
差别等级。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书记》:「若夫尊贵差序,则肃以节文,战国以前,君臣同书,秦汉立仪,始有表奏。」
分類:等级
《國語辭典》:十八层地狱(十八層地獄)  拼音:shí bā céng dì yù
中国民间信仰认为人死后所入的痛苦世界。这个世界有十八层级,愈下则愈苦。一般用来比喻最悲惨的报应。《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五:「我赖了你的,我堕十八层地狱。」《儒林外史》第三回:「我听斋公们说:打了天上的星宿,阎王就要拿去打一百铁棍,发在十八层地狱,永不得翻身。」也作「十八地狱」。
《國語辭典》:门户(門戶)  拼音:mén hù
1.门。《孟子。尽心上》:「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至足矣。」《吕氏春秋。季春纪。先己》:「不出于门户而天下治者,其惟知反于己身者乎。」
2.家庭的地位。《儒林外史》第一一回:「此番招赘进蘧公孙来,门户又相称,才貌又相当,真个是『才子佳人,一双两好』。」《红楼梦》第五一回:「宝玉道:『给他多少?』婆子道:『少了不好看,也得一两银子才是我们这门户的礼。』」
3.比喻出入必经的要地。如:「大沽口是平津的门户。」
4.比喻事物的机栝。《易经。系辞上》「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句下三国魏。韩康伯。注:「乾坤其易之门户。」《西游记》第二○回:「这一篇偈子,乃是玄奘法师悟彻了多心经,打开了门户。那长老常念常存,一点灵光自透。」
5.派别、朋党。如:「门户之见」。
6.妓院。《警世通言。卷二四。玉堂春落难逢夫》:「买良为娼,也是门户常事。」
7.武术上指架势。《水浒传》第九回:「林冲想道:『柴大官人心里只要我赢他。』也横著棒,使个门户,吐个势,唤做拨草寻蛇势。」《水浒传》第七四回:「当时燕青做一块儿蹲在右边。任原先在左边,立个门户。」
8.泛指门窗。《红楼梦》第一四回:「这三十个每日轮流各处上夜,照管门户,监察火烛,打扫地方。」
《國語辭典》:文物  拼音:wén wù
1.礼乐典章。《左传。桓公二年》:「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章表》:「诗云『为章于天』,谓文明也;其在文物,赤白曰章。」
2.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具有价值的东西。如建筑、生活器皿、各种艺术品等。
《國語辭典》:人道  拼音:rén dào
1.做人的道理。《易经。系辞下》:「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不喜吊丧,而人道以此为重。」
2.人伦。指社会的伦理关系。《礼记。丧服小记》:「亲亲、尊尊、长长,男女之有别,人道之大者也。」《史记。卷二三。礼书》:「人道经纬万端,规矩无所不贯。」
3.发生性关系。元。施惠《幽闺记》第二二出:「一时见君子,匆匆遽成人道也。」《醒世姻缘传》第四四回:「古人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使其气血充足,然后行其人道。」
4.尊重人类权利,爱护人的生命,关心人性的道德理念。
5.佛教用语。六道之一。指人类。
《國語辭典》:人道主义(人道主義)  拼音:rén dào zhǔ yì
一种尊重人类价值,以谋求全体人类安宁幸福为理想的主义。强调博爱精神,主张超越人种、国家、宗教等差异,承认人人平等,肯定人性。并以伸张正义,维护人权,同情弱小和救济贫困,反对政治迫害及种族歧视为其主要内容。
《國語辭典》:一等  拼音:yī děng
1.第一级。《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却是这件事,偏是天下一等聪明的,要落在圈套里,不知何故?」《儒林外史》第一九回:「考过,宗师著实称赞,取在一等第一。」
2.一个等级。《宋史。卷六。真宗本纪一》:「诏两京死罪以下递减一等,缘山陵役民赐租有差。」《红楼梦》第四三回:「我们不敢和老太太并肩,自然矮一等,每人十六两罢了。」
3.一层台阶。《论语。乡党》:「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清。毛奇龄〈复陆雅坪编修问降一等书〉:「夫阑阶邋级与堂上通呼吸,已属怪事,而况限之在降阶一等之地。」
4.一种、一些。《红楼梦》第四三回:「当时有一等势利人,见荣府十二、三岁的公子作的,录出来各处称颂。」《初刻拍案惊奇》卷八:「有一等做举人秀才的,呼朋引类,把持官府。」
5.平等、相同。晋。王嘉《拾遗记》卷九:「崇尝择美容姿相类者十人,装饰衣服大小一等。」
《漢語大詞典》:十数(十數)
(1).十个等级(的人)。数,等差。国语·郑语:“建九纪以立纯德,合十数以训百体。” 韦昭 注:“ 贾 、 唐 云:‘十数,自王以下位有十等: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皁,皁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僕,僕臣臺……合此十数之位,以训导百官之体。’”此指王、公等十个等级。
(2).犹言十多;十几。表示较多。庄子·德充符:“妇人见之,请於父母曰:‘与为人妻寧为夫子妾’者,十数而未止也。” 成玄英 疏:“妇人美其才德,竞为其媵妾,十数未止。”后汉书·荀彧传:“又欲授以正司, 彧 使 荀攸 深自陈让,至于十数,乃止。” 晋 杜预 《〈春秋左氏传〉序》:“古今言 左氏 春秋者多矣。今其遗文可见者十数家,大体转相祖述。”《水浒传》第一回:“门上使着肐膊大锁锁着,交叉上面贴着十数道封皮。”
《國語辭典》:隐沦(隱淪)  拼音:yǐn lún
1.隐士。唐。祖咏〈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诗:「何必桃源里,深居作隐沦。」
2.埋没、沉沦。南朝宋。鲍照〈行药至城东桥〉诗:「尊贤永照灼,孤贱长隐沦。」唐。杜甫〈上韦左相〉诗:「才杰俱登用,愚蒙但隐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