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48,分5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雪浪
霜鬓
琼林
玉色
白驹
白纻
飞琼
黄雀
白波
三白
白虹
白简
素衣
素壁
云帆
《漢語大詞典》:雪浪
(1).白色浪花。 唐 元稹 《遭风二十韵》:“俄惊四面云屏合,坐见千峯雪浪堆。” 元 范康 《竹叶舟》第三折:“则见秋江雪浪拍天浮,更月黑云愁。” 邓中夏 《过洞庭》诗:“莽莽 洞庭湖 ,五日两飞渡。雪浪拍长空,阴森疑鬼怒。”
(2).指鲜白的茶水。 宋 黄庭坚 《西江月·茶》词:“已醺浮蚁嫩鹅黄,想见翻成雪浪。” 宋 黄庭坚 《阮郎归·茶》词:“消滞思,解尘烦,金甌雪浪翻。”
(3).扬起的积雪。 碧野 《在风雪边境的路上》:“六匹马掀起一阵阵雪浪,急急地在山间前进。”
(4).指雪浪石。 宋 苏轼 《雪浪石》诗:“画师争摹雪浪势,天公不见雷斧痕。” 金 元好问 《云峡》诗:“ 中山 雪浪空影像, 长安 鸚鵡犹紈綺。”
《國語辭典》:霜鬓(霜鬢)  拼音:shuāng bìn
白色的鬓发。唐。韦应物〈答重阳〉诗:「坐使惊霜鬓,撩乱已如蓬。」
分類:白色鬓发
《國語辭典》:琼林(瓊林)  拼音:qióng lín
1.树枝因披雪而晶莹洁白,如玉树一般,故称为「琼林」。唐。刘禹锡〈和乐天洛下雪中宴集寄汴州李尚书〉诗:「遥想兔园今日会,琼林满眼映旂竿。」
2.旧时天子宴请新科进士的地方。元。高明《琵琶记。新进士宴杏园》:「文章高晁董,对丹墀已膺天龙。赴琼林新宴,颤宫花缓引黄金草空。」
3.比喻珍贵的东西蒐罗丰富。常用为书名的一部分。如《玉藻琼林》、《幼学琼林》等。
《國語辭典》:玉色  拼音:yù shai
淡青如玉的颜色。
《國語辭典》:玉色  拼音:yù sè
1.比喻颜色不变。《礼记。玉藻》:「盛气颠实扬休,玉色。」汉。郑玄。注:「色不变也。」
2.比喻操行坚贞。《三国志。卷一一。魏书。管宁传》:「经危蹈险,不易其节,金声玉色,久而弥彰。」
3.貌美如玉。唐。李白〈南都行〉:「丽华秀玉色,汉女娇朱颜。」
4.尊称他人的容颜。唐。朱昼 喜陈懿老示新制诗:「一别一千日,一日十二忆;苦心无閒时,今夕见玉色。」
《國語辭典》:白驹(白駒)  拼音:bái jū
1.白色的骏马。《诗经。小雅。白驹》:「皎皎白驹,食我场苗。」《文选。王粲。赠士孙文始诗》:「白驹远志,古人所箴。」
2.引申为光阴、岁月。南朝梁。萧统 陶渊明集序:「处百龄之内,居一世之中;倏忽比之白驹,寄寓谓之逆旅;宜乎与大块而盈虚,随中和而任放。」宋。陆游 寄题胡基仲故居诗:「浮云每叹成苍狗,空谷谁能絷白驹。」
3.《诗经。小雅》的篇名。共四章。根据〈诗序〉:「白驹,大夫刺宣王也。」首章二句为:「皎皎白驹,食我场苗。」
《國語辭典》:白纻(白紵)  拼音:bái zhù
1.细致而洁白的夏布。唐。张藉〈白纻歌〉:「皎皎白纻白且鲜,将作春衣称少年。」
2.白纻歌的简称。参见「白纻歌」条。
《漢語大詞典》:飞琼(飛瓊)
(1).仙女名。后泛指仙女。汉武帝内传:“ 王母 乃命诸侍女…… 许飞琼 鼓震灵之簧。” 唐 顾况 《梁广画花歌》:“ 王母 欲过 刘彻 家, 飞琼 夜入云軿车。”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草檄》:“环佩湿,似月下归来飞琼。”
(2).指飘飞的白色物,如雪、玉兰花等。 宋 辛弃疾 《满江红·和范先之雪》词:“天上飞琼,毕竟向人间情薄。” 清 陈维嵩 《二郎神·玉兰花饼》词:“万片飞琼,抛街填井。”
《國語辭典》:黄雀(黃雀)  拼音:huáng què
动物名。鸟纲雀科。体小,身具黑斑,嘴与脚皆带有黄色。
《漢語大詞典》:白波
(1).白色波浪。庄子·外物:“白波若山,海水震荡。” 唐 杜甫 《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沱江画图十韵》:“白波吹粉壁,青嶂插雕梁。” 唐 郑谷 《江际》诗:“万顷白波迷宿鷺,一林黄叶送残蝉。”
(2).指罚爵中的酒波。 唐 李匡乂 资暇集卷下:“饮酒之卷白波,义当何起?按 东汉 既擒 白波 贼,戮之如卷席,故酒席倣之,以快人情气也。” 宋 宋祁 《三月四日玩园花小集》诗:“鏤管喜传吟处笔,白波催卷醉时杯。” 清 曹寅 《同人分曹剧饮拇战连北静夫不至更订饮期戏为韵语邀之》:“一鼓何难卷白波,三北竟悮占车右。”
分類:白色波浪
《漢語大詞典》:三白
(1).三度下雪。《全唐诗》卷八八载《占年》:“正月三白,田公笑赫赫。” 宋 苏轼 《次韵陈四雪中赏梅》:“高歌对三白,迟暮慰 安仁 。” 金 元好问 《雪后招邻舍王赞子襄饮》诗:“ 河南 冬来已三白,土膏坟起如蜂房。” 明 唐寅 《拟瑞雪降群臣贺表》:“祥徵三白,允昭圣德之符。”
(2).指盐、萝卜、饭。三者皆白色,故谓。《续谈助》卷五引 唐 杨华 《膳夫经手录》:“萝卜,贫寠之家,与盐、饭皆行,号为三白。”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六:“ 东坡 尝与 刘贡父 言:‘某与舍弟习制科时,日享三白,食之甚美,不復信世间有八珍也。’ 贡父 问三白。答曰:‘一撮盐,一楪萝卜,一盌饭,乃三白也。’”
(3).指三白酒。 明 谢肇浙 《五杂俎·物部三》:“ 江 南之三白,不脛而走半九州矣,然 吴兴 造者,胜於 金昌 。”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品酒:“其中矫矫独出者,则有 松江 之三白,色微黄极清,香沁肌骨,惟稍烈耳。”参见“ 三白酒 ”。
(4).西瓜的一种。其皮、瓤、子俱白,故名。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西瓜》:“六月初旬,西瓜已登,有三白、黑皮、黄沙瓤、红沙瓤各种。”
(5).同“ 三白法 ”。高僧传·遗身·元慧:“何谓三白?通曰:事理二种,一白饭、白水、白盐事也;二身不遍触、口诵真经、意不妄缘,此三明白非黑业也。”
《漢語大詞典》:三白酒
酒的一种。 宋 时有 顾氏 三白酒。见 宋 宋伯仁 《酒小史·酒名》《古今酒事·故事·品名》引 清 虞兆湰 《天香楼偶得》:“近来造酒家以白麵为麯,并舂白秫,和洁白之水为酒,久酿而成,极其珍重,谓之‘三白酒’。”
分類:酒的一种
《國語辭典》:白虹  拼音:bái hóng
日晕。《礼记。聘义》:「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气如白虹,天也。」《三国演义》第一○八回:「蒋延曰:『此气乃白虹也,主丧兵之兆。太傅只可回朝,不可伐魏。』」
《國語辭典》:白简(白簡)  拼音:bái jiǎn
1.弹劾的奏章。《晋书。卷四七。傅玄传》:「每有奏劾,或值日暮,捧白简,整簪带,竦踊不寐,坐而待旦。」《文选。任昉。奏弹曹景宗文》:「谨奉白简以闻云云。」
2.祭告诸神祇的书札。唐。陆龟蒙 和袭美伤开元观顾道士诗:「多应白简迎将去,即是朱陵鍊更生。」
《國語辭典》:素衣  拼音:sù yī
1.白衣,古用为中衣。《诗经。唐风。扬之水》:「素衣朱襮,从子于沃。」
2.丧葬时所服的白衣。《三国演义》第一○五回:「礼毕,只见左右人皆著素衣。」
《漢語大詞典》:素壁
白色的墙壁、山壁、石壁。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澧水:“﹝ 嵩梁山 ﹞高峯孤竦,素壁千寻,望之苕亭,有似香炉。” 南朝 梁 江淹 《建平王太妃周氏行状》:“素壁丹墀,实隆家贵。” 唐 卢纶 《萧常侍瘿柏亭歌》:“攒甍鬭栱无斤跡,根癭联悬同素壁。”宣和画谱·郭熙:“至攄发胸臆,则於高堂素壁,放手作长松巨木,回溪断崖,巖岫巉絶,峰峦秀起。” 明 文徵明 《题画》诗:“就中妙解谁应识,万里云烟开素壁。”
《漢語大詞典》:云帆(雲颿)
见“ 云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