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斗挹箕扬(斗挹箕揚)
比喻无实用。斗、箕皆星宿名,一象斗,一象箕,故以为名。语出《诗·小雅·大东》:“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孔颖达 疏:“言维此天上,其南则有箕星,不可以簸扬米粟;维此天上,其北则有斗星,不可以挹酒浆。” 宋 刘克庄 《沁园春·三和林卿韵》词:“浮名斗挹箕扬,世岂有明珠百斛量。”
《漢語大詞典》:混天星
旧谓天上捣乱的星宿。比喻捣蛋鬼。《陕北民歌选·〈信天游〉之五》:“我妈妈生我混天星,二不溜子小伙子跟一群。”
《國語辭典》:步罡踏斗  拼音:bù gāng tà dǒu
道教法师设坛建醮时,为求遣神召灵而礼拜星斗的步态和动作。因步行转折,系按斗宿魁罡之象或九宫八卦之图而步踏之,故称为「步罡踏斗」。简称为「步罡」。又相传为禹所创,故也称为「禹步」。《三国演义》第一○三回:「日则计议军机,夜则步罡踏斗。」也作「步斗踏罡」。
《漢語大詞典》:孽星
亦作“孼星”。 旧时指预示不吉利的星宿。晏子春秋·谏上二一:“是以列舍无次,变星有芒,荧惑回逆,孼星在旁,有贤不用,安得不亡。” 张纯一 校注:“孼星,犹太平御览·天部七之言祅星。”
《漢語大詞典》:距度星
用以推算其它星宿度数的当度星辰。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天事本无度,推历者无以寓其数,乃以日所行分天为三百六十五度有奇。既分之,必有物记之,然后可窥而数。於是以当度之星记之,循黄道日之所行一朞,当者止二十八宿星而已。今所谓距度星者是也。”
《國語辭典》:扪参历井(捫參歷井)  拼音:mén shēn lì jǐng
参,星名,为蜀地的分野。井,星名,是秦地的分野。扪参历井形容蜀道的高峻险阻。唐。李白〈蜀道难〉:「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宋。陆游 答方寺丞启:「扪参历井,久困客游,煮海摘山,屡乘使传。」
《漢語大詞典》:历井扪天(歷井捫天)
谓手能触天。形容极高。井,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 宋 苏辙 《卜居赋》:“诸子送我,歷井捫天,汝不忘我,我不忘先。”
《國語辭典》:六十甲子  拼音:liù shí jiǎ zǐ
1.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循环配合,自甲子至癸亥,六十而一周,称为「六十甲子」。
2.六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