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翳景
谓遮蔽日月的光辉。景,日光。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遯:“若乃耀灵翳景於云表,则丽天之明不著;哮虎韜牙而握爪,则搏噬之捷不扬。”
指云。景,同“ 影 ”。 唐 李白 《大鹏赋》:“欻翳景以横翥,逆高天而下垂。”
《漢語大詞典》:青道
(1).日月运行到东方天空的那一段轨迹叫青道。汉书·天文志:“青道二,出黄道东。立春、春分,月东从青道。” 隋 袁庆 《奉和月下观星》:“烂烂星芒动,耿耿清河长。青道移天駟,北极转文昌。”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象数二:“﹝月行﹞黄道之东,谓之‘青道’。”汉书·天文志“晷景长短之制也” 王先谦 补注引 清 沈钦韩 曰:“日春东从青道,夏南从赤道,秋西从白道,冬北从黑道。”
(2).引申指春天东方的晴空。 唐 邓倚 《春云》诗:“声移青道里,影泛緑波中。”
《漢語大詞典》:霜庭
(1).日月光照下的庭院。 南朝 梁 陆琏 《皇太子释奠》诗之七:“霜庭秀日,邃宇恬风。” 宋 苏轼 《浣溪纱·赠楚守田待制小鬟》词:“雾帐吹笙香嫋嫋,霜庭按舞月娟娟。”
(2).秋天的庭院。 唐 白居易 《秋寒》诗:“雪鬢年颜老,霜庭景气秋。”
《國語辭典》:哉生魄  拼音:zāi shēng pò
阴历每月十六日,月魄始生。《书经。康诰》:「惟三月,哉生魄。」汉。孔安国。传:「周公摄政七年,三月始生魄。月十六日,明消而魄生。」
分類:农历日月
《國語辭典》:黑道  拼音:hēi dào
1.夜间没有照明的路。也作「黑路」。
2.从事非法活动的秘密组织。如:「年少时不懂事,入了黑道,如今后悔已来不及了。」也称为「黑帮」、「黑社会」。
3.凶日,不吉祥的日子。《红楼梦》第一回:「读书人不在黄道黑道,总以事理为要,不及面辞了。」
《國語辭典》:黄道日(黃道日)  拼音:huáng dào rì
适宜办事的好日子。元。汤显祖《牡丹亭》第四一出:「黄道日,传胪祇侯,众多官在殿头,把琼林宴备久。」也称为「黄道吉日」。
《漢語大詞典》:交蚀(交蝕)
日月亏蚀。《新五代史·司天考一》:“考黄道之斜正,辨天势之昇降,而交蚀详焉。” 元 关汉卿 《鲁斋郎》第二折:“从来有日月交蚀,几曾见夫主婚、妻招婿?”
《國語辭典》:吐曜  拼音:tǔ yào
发光,借指日月星辰。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原道》:「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
《漢語大詞典》:盈昃
指日月圆满或亏缺。《隋书·高祖纪上》:“天覆地载,藉人事以财成;日往月来,由王道而盈昃。”
《漢語大詞典》:日月旗
古代帝王仪仗中绘有日月图象的旗。穆天子传卷六:“日月之旗,七星之文。” 郭璞 注:“言旗上画日月及北斗星也。” 唐 戎昱 《辰州闻大驾还宫》诗:“自惭出守 辰州 畔,不得亲随日月旗。”
《漢語大詞典》:躔离(躔離)
日月运行所经历的距离远近。汉书·律历志上:“举终以定朔晦分至,躔离弦望。”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躔,径也。离,远也。”新唐书·历志三上:“故经朔虽得其中,而躔离或失其正。” 明 陆垹 《篑斋杂著·岁差》:“若差半杪,积以岁月,则躔离朓朒皆不合原算矣。”
《國語辭典》:代理  拼音:dài lǐ
1.代他人处理事务。如:「我明天没有空,这件事情就请你代理了。」
2.暂代他人职务。《老残游记》第一六回:「一封是内文案上袁希明的信,言白太尊现署泰安,即派人代理。」
《漢語大詞典》:平度
(1).平和的法度。文选·班彪〈北征赋〉:“夫何阴曀之不阳兮,嗟久失其平度。” 吕向 注:“言阴曀不见阳景,喻天下昬乱,无明君之道,使失和平之法度。”
(2).指日月分别在二分(春分、秋分)、两弦(上弦、下弦)时运行的均平之度。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世之言五行消长者,止是知一岁之间,如冬至后日行盈度为阳,夏至后日行缩度为阴,二分行平度;殊不知一月之中,自有消长,望前月行盈度为阳,望后月行缩度为阴,两弦行平度。”
《漢語大詞典》:合玉
犹合璧。谓日月同出。 北周 庾信 《汤解祝网赞》:“连珠两起,合玉双沉。”参见“ 合璧 ”。
分類:日月同出
《國語辭典》:合璧  拼音:hé bì
1.双璧。南朝梁。江淹〈丽色赋〉:「赏以双珠,赐以合璧。」
2.璧是圆形的,所以「合璧」用以比喻日月。如:「日月合璧」、「合璧连珠」。《汉书。卷二一。律历志上》:「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
3.形容两类事物搭配合意。如:「李叔同、丰子恺合著《护生画集》堪称诗画合璧。」
4.指结合两种文化的特质或精华。如:「中西合璧」。
5.对照两种或两种以上语文的词汇、文句。如:「《御制满蒙合璧文鉴》有乾隆八年的武英殿木刻本。」
《漢語大詞典》:皆既
天文学名词。谓日月亏蚀全尽。春秋·桓公三年“日有食之,既” 晋 杜预 注:“既,尽也。皆既者,正相当而相奄閒疏也。”
《國語辭典》:亏蚀(虧蝕)  拼音:kuī shí
1.日、月蚀。《宋书。卷一二。律历志中》:「其月在外道,先交后会者,亏蚀西南角起。」
2.经商亏损资本或款项被侵吞。如:「这一波的经济萧条,让公司亏蚀了不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