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一网打尽(一網打盡)  拼音:yī wǎng dǎ jìn
比喻排斥异己,不留遗馀。《宋史。卷三一四。范纯仁传》:「昔先臣与韩琦、富弼同庆历柄任,各举所知。当时飞语指为朋党,三人相继补外。造谤者公相庆曰:『一网打尽。』」《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谁知铁生见了门氏也羡慕他,思量一网打尽,两美俱备,方称心愿。」
《國語辭典》:一了百当(一了百當)  拼音:yī liǎo bǎi dāng
1.一切妥当。指大小事情均能澈底、妥当的解决。《醒世恒言。卷一六。陆五汉硬留合色鞋》:「不是老身誇口,凭你天大样疑难事体,经著老身,一了百当。」
2.形容聪明能干。《醒世姻缘传》第一六回:「晁老虽算得科考的日子还早,恃了有这个一了百当的儿子,也可以不用那个邢皋门。」
《漢語大詞典》:移根换叶(移根换葉)
比喻彻底变换处境。 宋 苏轼 《意难忘·妓馆》词:“怎禁得恓惶。待与伊移根换叶,试又何妨。”
《漢語大詞典》:壹败涂地(壹敗塗地)
谓彻底失败,不可收拾。史记·高祖本纪:“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壹败涂地。” 司马贞 索隐:“言一朝破败,使肝脑涂地。” 清 周树槐 《赵孝成王论》:“﹝ 赵孝成王 ﹞置将不善,壹败涂地。惜哉!”
《國語辭典》:一败涂地(一敗塗地)  拼音:yī bài tú dì
一旦战败身死,则肝脑散落满地。语本《史记。卷八。高祖本纪》:「今置将不善,壹败涂地。」后形容失败到无法收拾的地步。《新唐书。卷七八。宗室传。永安王孝基传》:「夏城坚,攻之引日,宋金刚在近,内拒外彊,一败涂地。」《文明小史》第一七回:「甲午一役,未及交绥,遽尔一败涂地。」
《國語辭典》:洗心涤虑(洗心滌慮)  拼音:xǐ xīn dí lǜ
洗涤心胸,摒除杂念。比喻澈底改变思想。《元史。卷二七。英宗本纪一》:「卿等亦当洗心涤虑,恪勤乃职。」《西游记》第八回:「当时入了沙门,送菩萨过了河,他洗心涤虑,再不伤生,专等取经人。」
《國語辭典》:洗心革面  拼音:xǐ xīn gé miàn
除去邪思杂念,改变旧日面目。比喻澈底悔悟,改过自新。《抱朴子。外篇。用刑》:「洗心而革面者,必若清波之涤轻尘,朝有德让之群后,野无犯礼之轨躅。」也作「革面洗心」、「洗面革心」。
分類:彻底悔改
《國語辭典》:洗心自新  拼音:xǐ xīn zì xīn
摒除杂念,改过自新。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九三。神仙可学论》:「追悔既往,洗心自新,虽失之于壮齿,冀收之于晚节。」宋。洪迈《夷坚丁志。卷三。谢花六》:「其党康花七者,家已丰馀,欲洗心自新,佯为出探官军,密以告尉。」
《漢語大詞典》:洗肠涤胃(洗腸滌胃)
(1).比喻彻底清除。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六:“若权姦之去,则正当洗肠涤胃,若借 温太真 之事,为小人开一线之路,借 范尧夫 之言,为君子忧后来之祸,则失之矣。”
(2).比喻彻底改过。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吏部一·异途任用:“﹝诸生﹞从此洗肠涤胃,以听指南。”
《漢語大詞典》:稀糊烂(稀糊爛)
(1).形容极烂。如:小豆粥熬得稀糊烂。
(2).形容彻底毁灭。如:这次伏击把鬼子打得稀糊烂。
(3).形容十分窘迫。如:农活一紧,他爷俩就忙个稀糊烂。
《漢語大詞典》:挟治(挾治)
彻底治理。挟,通“ 浹 ”。荀子·儒效:“曷谓神?曰:尽善挟治之谓神。” 杨倞 注:“挟读为浹。浹,周洽也。” 王先谦 集解引 王念孙 曰:“挟与浹同。全体皆善故曰尽善;全体皆治故曰浹治。挟治与尽善对文。”
分類:彻底治理
《国语辞典》:社会革命(社会革命)  拼音:shè huì gé mìng
基于某种理想愿景,以彻底的手段,根本改变现行社会制度,来重组新社会。
《國語辭典》:走了和尚走不了庙(走了和尚走不了廟)  拼音:zǒu le hé shàng zǒu bù liǎo miào
(谚语)比喻人无论如何逃避某件事物,终究还是逃脱不了的。如:「他的产业家眷都在这儿,走了和尚走不了庙,只要耐心布署等待,难道还怕抓不到吗?」
《國語辭典》:覆巢毁卵(覆巢毀卵)  拼音:fù cháo huǐ luǎn
鸟巢被翻,鸟蛋被毁。比喻灭门之祸,无一倖免。《战国策。赵策四》:「臣闻之,有覆巢毁卵而凤皇不翔,刳胎焚,夭而骐驎不至。」《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竭泽涸渔则蛟龙不合阴阳,覆巢毁卵,则凤皇不翔。」也作「覆巢倾卵」。
《漢語大詞典》:干净利索
快速彻底,不拖泥带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