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功次
指功绩的大小、官阶升迁的先后顺序。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綰 以戏车为郎,事 文帝 ,功次迁为中郎将,醇谨无他。”后汉书·韦彪传:“是时陈言多,多言郡国贡举率非功次,故守职益懈而吏事寖疏,咎在州郡。” 宋 王安石 《屯田员外郎邵君墓志铭》:“年四十,始以进士出佐 镇东军 ,积功次,入尚书为屯田员外郎。”
《漢語大詞典》:梦刀(夢刀)
晋书·王濬传:“ 濬 夜梦悬三刀於卧屋梁上,须臾又益一刀, 濬 惊觉,意甚恶之。主簿 李毅 再拜贺曰:‘三刀为州字,又益一者,明府其临 益州 乎?’及贼 张弘 杀 益州 刺史 皇甫晏 ,果迁 濬 为 益州 刺史。”后因以“梦刀”为官吏升迁之典。 唐 玄宗 《过王濬墓》诗:“叹嗟悬剑陇,谁识梦刀祥。” 唐 元稹 《寄赠薛涛》诗:“纷纷辞客多停笔,箇箇公卿欲梦刀。” 宋 王安石 《送赵燮之蜀永康簿》诗:“行追西路聊班草,坐忆南州欲梦刀。他日寄声能向我,应从 锦水 至 江 皋。”
分類:官吏升迁
《國語辭典》:荣升(榮升)  拼音:róng shēng
光荣升迁。如:「恭喜!恭喜!陈兄真是官运亨通,又荣升了!」
《漢語大詞典》:升差(陞差)
升迁其职务。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十一年:“六月,戊午朔,詔曰:‘诸军陞差,盖择将之根本,必有智勇劳效,乃能服众,今后宜精选,毋得循习苟且。’”
分類:升迁职务
《國語辭典》:美迁(美遷)  拼音:měi qiān
荣迁、升官。《南齐书。卷四六。列传。萧惠基》:「惠休事神谨,欲得美迁。」唐。白居易 独孤郁司勋郎中知制诰制:「官当满岁,职亦逾年;宜从美迁,以光近侍。」
《漢語大詞典》:郁滞(鬱滯)
郁积阻滞。郁,通“ 鬱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外治法》:“或因跌扑闪失,以致骨缝开错,气血郁滞,为肿为痛,宜用按摩法。”
(1).郁积阻滞。史记·儒林列传序:“ 公孙弘 为学官,悼道之鬱滞。”《淮南子·俶真训》:“血脉无鬱滞,五藏无蔚气。”
(2).停滞。谓官职淹滞不升迁。 金 王若虚 《故朝列大夫刘君墓碣铭》:“一时儕辈收罗殆尽,至於后生新进,亦往往先登,而君鬱滞如故。”
《漢語大詞典》:排连(排連)
(1). 宋 代禁军依次升迁制度。 宋 洪迈 容斋三笔·禁旅迁补:“国朝宿卫禁旅迁补之制,以岁月功次而递进者,谓之‘排连’。”宋史·兵志十:“凡军头、十将、节级转补,谓之‘排连’,有司按籍閲试,如列校转员法…… 建炎 、 绍兴 之间,排连转员屡尝损益。”
(2).对同一诗题连续铺排。犹唱和。 宋 陈亮 《丙午复朱元晦秘书书》:“连书求作《抱膝吟》,非求秘书粧撰而排连也,只欲写眼前景物,道今昔之变……以娱其索居野处耳。”
(3).排行相连。指结拜。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四折:“只为那兄妹排连,因此上鱼水难同。” 明 凌濛初 《虬髯翁》第三出:“更兼有兄妹排连,和个好相识,愈加欢忭。”
《漢語大詞典》:举最(舉最)
定期考查地方官吏,政绩优异者予以升迁,谓之“举最”。汉书·京房传:“﹝ 焦赣 ﹞爱养吏民,化行县中,举最当迁。” 唐 杜甫 《送梓州李使君之任》诗:“不作临岐恨,唯听举最先。” 唐 吕温 《衡州刺史谢上表》:“三载陟明, 虞 书盛典;六条举最, 汉 制宏规。”
《漢語大詞典》:出谷莺(出谷鶯)
从幽谷飞出的鸟。亦喻指升迁之人。 唐 李白 《荆门浮舟望蜀江》诗:“雪照聚沙雁,花飞出谷鶯。” 宋 王禹偁 《酬太常晁丞见寄》诗:“当年布素定交情,恨不同为出谷鶯。犹作三丞君最屈,徧寻两制我知荣。”参见“ 出谷 ”。
分類:幽谷升迁
《漢語大詞典》:出谷
从幽谷出来。常喻指境遇好转或职位升迁。 唐 皮日休 《旅舍除夜》诗:“出谷空嗟晚,衔杯尚愧先。” 前蜀 韦庄 《三用韵》:“未化投陂竹,空思出谷禽。” 清 曾纪泽 《次韵答左子兴》之二:“鸟方出谷已迁木,龙未跃渊犹在田。”参见“ 出谷迁乔 ”。
《漢語大詞典》:转员(轉員)
宋 时将校岁满依次升迁,称“转员”。 宋 洪迈 容斋三笔·禁旅迁补:“国朝宿卫禁旅迁补之制,以岁月功次而递进者,谓之排连……其岁满当去者,随其本资,高者以正任团练使、刺史补外州总管、鈐辖,小者得州都监,当留者於军职内升补,谓之转员。”
《漢語大詞典》:上除
即上巳。古代风俗,农历三月上巳日,往水边以斋戒沐浴等法去灾求福,故称。 汉 徐干 《齐都赋》:“青春季月,上除之良,无大无小,祓於水阳。” 南朝 齐 谢朓 《侍宴华光殿曲水奉敕为皇太子作》诗:“秋祓濯流,春禊浮醴。初吉云献,上除方启。” 唐 崔知贤 《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诗:“影媚元巳,和风上除。”
升迁,升官。 南朝 宋 鲍照 《谢上除启》:“冒乞停止上除。伏愿重许,干秽悚息。”
《漢語大詞典》:鸿骞(鴻騫)
鸿飞。比喻升迁腾达。 南朝 梁 沈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乃鸿騫旧 吴 ,作守东 楚 。”
《漢語大詞典》:沈身
(1).谓以躯体沉于水中;投水自尽。后汉书·梁竦传:“﹝ 竦 ﹞既徂南土,歷 江 湖,济 沅 湘 ,感悼 子胥 、 屈原 以非辜沉身,乃作《悼骚赋》,繫玄石而沉之。”后汉书·班固传下:“昔 卞和 献宝,以离断趾, 灵均 纳忠,终於沉身。” 李贤 注:“ 屈原 ,字 灵均 ,纳忠於 楚 ,终不见信,自沉於 汨罗 之水而死。”
(2).沉滞。指长期不升迁。 明 唐顺之 《丁近斋参政像赞》:“弱冠超迁,或快其早;庞眉作尉,或惜其迟。然 駟 ( 颜駟 )也既沉身於郎署,而 谊 ( 贾谊 )也竟堕谗於 湘 湄。”
《漢語大詞典》:谬登(謬登)
错误地登上。亦指无才德而升迁。《文选·枣据〈杂诗〉》:“予非 荆山 璞,谬登 和氏 场。” 张铣 注:“谓谬当进用,如非玉登於王场。” 唐 权德舆 《中书门下省贺滑州黄河清表》:“臣等谬登枢近,获奉休明,无任欣忭踊跃之至。”
《漢語大詞典》:省转(省轉)
谓升迁中枢官职。太平广记卷一三八引 前蜀 杜光庭 录异记·段文昌:“日者谓 禹锡 曰:‘员外若图省转,事势殊远,须待十年后,此客入相,方转本曹正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