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执一(執一)  拼音:zhí yī
1.专一。《荀子。尧问》:「执一无失,行微无怠。」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多为少善,不如执一;鼯鼠五能,不成伎术。」
2.固执一端,不知权变。《孟子。尽心上》:「执中无权,犹执一也。」
《國語辭典》:胡琴  拼音:hú qín
乐器名,擦弦乐器:(1)古代汉人称域外民族为「胡」,因而泛指从域外传过来的琴称之为胡琴。以木、竹、椰壳等为筒,筒上蒙蛇皮或木板,筒设杆柄,柄端穿一横孔,再以二轴贯穿,由轴至筒,主要为两弦,另用竹弓张马尾置于两弦之间,摩擦发声。音色优美,应用甚广,种类亦多。(2)现今泛指中国民族乐器中,以弓弦磨擦琴弦,使之振动以发出声音的拉弦乐器。包括传统的二胡(又称南胡)、板胡、京胡、粤胡、四胡、坠胡、椰胡等,以及近现代配合民族乐团的出现所改良发展出的高胡、中胡、革胡等。也称为「提琴」。
《國語辭典》:路口  拼音:lù kǒu
路的一端。也指二条或二条以上的道路交会处。如:「交通警察在十字路口指挥交通。」《水浒传》第二九回:「早见丁字路口一个大酒店,檐前立著望竿,上面挂著一个酒望子。」《喻世明言。卷二八。李秀卿义结黄贞女》:「明年,英台出嫁马家,行至安乐村路口,忽然狂风四起,天昏地暗,舆人都不能行。」
《国语辞典》:钓鱼竿(钓鱼竿)  拼音:diào yú gān
用来钓鱼的竿子。一端系线,线端有钩。如:「老伯扛著钓鱼竿等器具准备到海边钓鱼。」
《國語辭典》:沙嘴  拼音:shā zuǐ
一种海岸堆积地形,形状狭长,一端向水域延伸,一端与陆地相连。多出现在曲折的海岸或河口,且有沙或砾石供给之处。
《漢語大詞典》:鸡竿(雞竿)
亦作“鷄竿”。 一端附有金鸡的长竿。古代多于大赦日树立。新唐书·百官志三:“赦日,树金鸡於仗南,竿长七丈,有鸡高四尺,黄金饰首,衔絳幡长七尺,承以綵盘,维以絳绳,将作监供焉。” 唐 许浑 《正元》诗:“高揭鸡竿闢帝閽,祥风微暧瑞云屯。”后用为赦罪之典。 清 余京 《毕孝子宁古塔负祖父骨归里》诗:“鸡竿明詔下鰲禁,忽许枯骼还山邱。” 清 周亮工 《儿子南来寿格移尊过慰静一老人同赋二月十六日诗》:“鷄竿唱彻人争听,鸦室声寒我独悲。”
《漢語大詞典》:没一
谓偏于一端而忽视另一端。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孔子删诗:“ 文王 之化,被於南国,而北鄙杀伐之声, 文王 不能化也。使其诗尚存,而入夫子之删,必将存南音以繫 文王 之风,存北音以繫 紂 之风,而不容於没一也。”
分類:一端忽视
《國語辭典》:带钩(帶鉤)  拼音:dài gōu
古代用于扣拢腰带的钩,多用金属制作。《史记。卷三二。齐太公世家》:「鲁闻无知死,亦发兵送公子纠,而使管仲别将兵遮莒道,射中小白带钩。」
《漢語大詞典》:素带(素帶)
(1).即绅。白绢缝制的大带。束于腰间,一端下垂。古代天子、诸侯、大夫用素带。礼记·玉藻:“天子素带朱里,终辟。” 郑玄 注:“谓大带也。”礼记·玉藻:“而素带、终辟。大夫素带,辟垂。” 郑玄 注:“而素带、终辟,谓诸侯也。”南齐书·舆服志:“素带广四寸,朱里,以朱緑裨饰其侧,要中以朱,垂以緑,垂三尺。”明会典·冠服一·皇帝冕服:“素带朱里青表,緑缘边,腰围饰以玉龙九片。”
(2).引申指贵人服饰。 晋 陆机 《百年歌》之三:“辞家观国综典文,高冠素带焕翩纷。” 南朝 宋 鲍照 《放歌行》:“素带曳长飈,华缨结远埃。”
(3).白色的带子。服丧用。南齐书·礼志下:“当单衣白帢素带哭于中门外,每临輒入,与宫官同。”
《國語辭典》:举隅(舉隅)  拼音:jǔ yú
举一部分为例以说明全部。如:「文学欣赏举隅」。
《國語辭典》:举一反三(舉一反三)  拼音:jǔ yī fǎn sān
语本《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指列举一例而能晓喻其他各事。宋。朱熹〈答胡伯逢书〉:「则夫告往知来,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者皆适,所以重得罪于圣人矣。」
《漢語大詞典》:绳头(繩頭)
绳的一端。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五:“ 钱己 道:‘我身子坌,果然下去不得,我只在上边吊着绳头,用些坌气力罢。’”
分類:一端
《國語辭典》:隅反  拼音:yú fǎn
类推。语本《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國語辭典》:半圆(半圓)  拼音:bàn yuán
圆的任意一条直径把圆周分成两条弧,这样的弧称做「半圆」。又指这样的弧和直径围成的面积和形状。即全圆的一半,称为「半圆」。
《國語辭典》:插子  拼音:chā zi
武器名。旧时一种单锥状的兵器。《续孽海花》第四七回:「一人随即向地上检起单刀,一人拔出两个插子,向著张黑恶狠狠的立著。」
《漢語大詞典》:插汉(插漢)
(1).插入河汉。极言其高。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淯水:“其水南流经 鲁阳关 左右,连山插汉,秀木干云。” 元 钱惟善 《龙峰孤塔》诗:“高标插汉苍龙左,倒影横江白鹤东。” 清 吴伟业 《九峰诗·横云山》:“ 横云 插汉领诸峯,雨过泉飞乱壑松。”
(2). 明 代蒙古族部落名。亦称 插汉儿 、 察罕 、 察哈尔 ,本 元 裔 小王子 之后。 明 嘉靖 间 卜赤 (一作 布希 )驻牧 插汉 之地,因以为名。参阅《清文献通考·舆地二三》
《國語辭典》:禅杖(禪杖)  拼音:chán zhàng
僧侣用具。截竹成杖,以绵裹其一端。禅坐有昏睡者,则用杖轻触其身,使其警惕。《水浒传》第三回:「直教禅杖打开危险路,戒刀杀尽不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