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歌行  拼音:gē xíng
一种乐府诗体。放情长言为「歌」,步骤驰骋为「行」。后渐无严格区别,而合歌行为一体。其音节、格律较一般诗体自由,富于变化。
《國語辭典》:四六  拼音:sì liù
文体名。多以四字六字为对偶,故称为「四六」。始于六朝的骈文,盛行于唐宋。多颂扬酬应之作,而缺乏真情实感。唐。李商隐〈樊南甲集序〉:「作二十卷,唤曰『樊南四六』。」也称为「四六体」。
《國語辭典》:骈文(駢文)  拼音:pián wén
文体名。对散文而言,字句骈俪,注重声色藻绘,盛行于六朝及初唐,为当时文章正格。参见「骈体文」条。
《國語辭典》:同尘(同塵)  拼音:tóng chén
如灰尘一般的混杂在一起。语本《老子》第四章:「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比喻混同于流俗,不标新立异。《文选。左思。吴都赋》:「载汉女于后舟,追晋贾而同尘。」
《漢語大詞典》:玄元
(1).谓天地未分时的混沌一体之气。亦泛指天宇,天空。《淮南子·本经训》:“当此之时,玄元至碭而运照。” 高诱 注:“玄,天也;元,气也。碭,大也。”一本作“ 玄玄 ”。
(2).道家所称为天地万物本源的道。《晋书·李玄盛传》:“涉至虚以诞驾,乘有舆於本无,禀玄元而陶衍,承景灵之冥符。” 唐 李白 《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诗:“玄元包橐籥,紫气何逶迤。”
(3).指 老子 。 唐 初追号 老子 为“太上玄元皇帝”,简称“玄元”。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伏惟太上皇帝陛下,道继 玄元 ,业纘皇极。” 元 史九敬先 《庄周梦》第二折:“若能参透诗中意,尽在 玄元 一卷书。” 清 金农 《老子祠李花》诗:“玉鈿雾縠休轻比,恐污 玄元 七叶孙。”参见“ 玄元皇帝 ”。
《漢語大詞典》:玄元皇帝
唐 奉 老子 为始祖,于 乾封 元年二月追号为“太上玄元皇帝”, 天宝 二年正月加尊号“大圣祖”三字, 天宝 八载六月又加尊号为“圣祖大道玄元皇帝”。见旧唐书·高宗纪下《礼仪志四》。 唐 杜甫 《喜闻盗贼总退口号》诗之五:“ 大历 三年调玉烛, 玄元皇帝 圣云孙。” 唐 李绅 《赠毛仙翁》诗:“忆昔我祖神仙主, 玄元皇帝 周 柱史。”
《國語辭典》:别裁(別裁)  拼音:bié cái
1.区别取舍。现多指诗歌的选本。如清沈德潜有《唐诗别裁》、《明诗别裁》、《五朝诗别裁》。唐。杜甫 戏为六绝句六首之六:「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2.特别的体裁。如:「词有别裁,与诗不同。」
3.别出心裁。清。梁章钜《退庵随笔。卷一七。读子》:「则焦氏之书,亦具有别裁。」
《國語辭典》:同方  拼音:tóng fāng
1.志向相同。《礼记。儒行》:「儒有合志同方,营道同术。」宋。范成大 次韵严子文旅中见赠诗:「交情敢说同方友,句法甘从弟子员。」
2.同在一处。唐。张九龄〈与生公寻幽居处〉诗:「同方久厌俗,相与事遐讨。」
《國語辭典》:通体(通體)  拼音:tōng tǐ
1.全身。唐。韩偓〈寒食日沙县雨中看蔷薇〉诗:「通体全无力,酡颜不自持。」
2.事物的全部,整体。宋。欧阳修 渔家傲。九日欢游无限好词:「通体清香无俗调,天气好,烟滋露结功多少。」
3.合为一体。《淮南子。本经》:「通体于天地,同精于阴阳。」
4.全篇文辞的体裁。《文选。杜预。春秋左氏传序》:「仲尼从而脩之,以成一经之通体。」
《國語辭典》:合体(合體)  拼音:hé tǐ
1.合为一体。形容关系密切。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三。辩證一》:「王左右之臣,合体一心,趣乎王者也。」
2.汉字的结构可分为独体和合体。合体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所合成,六书中会意、形声字多属此。如「休」由人、木合成,「解」由刀、牛、角合成。
《國語辭典》:合身  拼音:hé shēn
衣服的大小适合身材。如:「这套衣服穿在他身上蛮合身的。」
《漢語大詞典》:同贯(同貫)
(1).犹一体,一例。后汉书·周景传:“﹝ 周景 ﹞常称曰:‘臣子同贯,若之何不厚!’”
(2).同籍贯。 三国 魏 郭遐叔 《赠嵇康》诗之三:“惟予与子,本不同贯,交重情亲,欲面无筭。”
(3).并列;同列。《三国志·魏志·邢颙传》:“ 楨 诚不足同贯斯人,并列左右。而 楨 礼遇殊特, 顒 反疎简,私惧观者将谓君侯习近不肖。”此指与……并列、同列。 宋 叶适 《姚君俞墓志铭》:“圣贤之所自,尽不与世同贯也。”
《漢語大詞典》:同形
(1).同属一体。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奇正》:“故一节痛,百节不用,同体也。前败而后不用,同形也。” 汉 王充 论衡·物势:“目与头同形,手与足同体。”
(2).谓同于原来的形体。 南朝 梁 刘孝威 《妾薄命》诗:“不见 丰城 剑,千祀復同形。”
《漢語大詞典》:半合
两半相合。谓夫妇合为一体。仪礼·丧服“夫妻牉合也” 唐 贾公彦 疏:“夫妇牉合也者,《郊特牲》云:‘天地合而后万物兴焉。’是夫妇半合子胤生焉,是半合为一体也。”
《漢語大詞典》:玉薤
(1).美酒名。旧题 唐 柳宗元 《龙城录·魏徵喜治酒》:“兰生,即 汉武 百味旨酒也。玉薤, 煬帝 酒名。” 明 徐复祚《投梭记·赴宴》:“泻琼浆琥珀,过玉薤光泽。”
(2).篆书的美称。篆书有“倒薤书”一体,像薤叶倒悬,故称。 明 李东阳 《三星图歌寿致仕马太守》:“年年愿授长生简,写我玉薤青琳琅。” 清 龚自珍 《能令公少年行》:“银针玉薤芝泥封, 秦 疏 汉 密 齐 梁 工。”参阅 元 郑杓 衍极·书要 刘有定 注。
《漢語大詞典》:齐体(齊體)
(1).犹如一体。 汉 王充 论衡·骨相:“当 邓通 之幸 文帝 也,贵在公卿之上。赏赐亿万,与上齐体。”
(2).匹配;结合。 汉 班固 《白虎通·嫁娶》:“妻者,齐也,与夫齐体,自天子下至庶人,其义一也。”晋书·后妃传序:“若乃作配皇极,齐体紫宸,象玉牀之连后星,喻金波之合羲璧。”太平广记卷四五九引 五代 范资 《玉堂闲话》:“ 王 蜀 时, 杜判官 妻 张氏 ,士流之子,与 杜 齐体数十年,诞育一子。”
(3).指妻子。 宋 □应昌 《颍川学究陈日严墓志》:“君之齐体,故 章州 潘府君 讳 軫 之女也。”
《漢語大詞典》:醉太平
(1).词牌名。又名《凌波曲》《醉思凡》《四字令》等。双调三十八字,平韵。又一体,四十五字,仄韵。
(2).曲牌名。南北曲圴有。太和正音谱中原音韵属正宫,《太平乐府》属南吕宫。字数均与词牌不同。南曲亦名《升平乐》,用作过曲。北曲可用作小令,亦可用于套曲内。
(3).花名。 宋 宋祁 《益部方物略记·瑞圣花》:“出 青城 山中,干不条,高者乃寻丈。花率秋开,四出,与桃花类。然数十跗共为一花,繁密若缀,先后相继而开,九閲月未萎也。 蜀 人号丰瑞花……浅红者为醉太平。”
《国语辞典》:大佩  拼音:dà pèi
以玉珩、玉璜、玉琚、玉瑀及冲牙等玉器组合成一体的佩饰。也称为「杂佩」。